金磚五國的下一步

譚偉恩 蔡育岱

金磚國家日前在德本(Durban)集會議程中討論籌組發展銀行一事引來國際關注《經濟學人》(Economist)事後評論五國分歧大於交集,導致發展銀行集資分配義務的承擔無法形成共識。《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平衡報導五國各方盤算之餘,指出設立發展銀行的倡議多少是制衡以美國爲主的西方金融體制,並簡短觸及印尼未來參與這個集團之可能性。其它國際性媒體,例如路透(Reuters)與《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在介紹金磚集團對於全球經濟如何具有影響力的同時,不忘直接或間接強調中國以金磚爲槓桿挑戰華盛頓共識」的意圖,或是點出五國彼此貿易自由化爭議多於協作病造竈

上述列舉之評析均有所據,也確實是金磚一詞浮現國際社會以來成員之間或多或少存在的挑戰。但作爲精準分析五國聚合與研判金磚未來走向,卻尚未搔到癢處。從簡約的個人層次作爲比擬,倘若一個自然人不是很有錢,那麼銀行這種制度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答案是較爲安全的存款地點,或是合法貸款(利息合理)的考慮對象。如果一個自然人漸漸有了一些積蓄,甚至是晉升中產階級以上,那麼銀行的功能又是什麼呢?應該就轉變爲進行穩漸金融投資或是尋求理財專業服務的選擇。又如果一個自然人努力工作與累積財富了二、三十年,在沒有成爲正港有錢人之前,銀行又能提供給他什麼裨益呢?這最後一種假想情況或許就可以從金磚五國此次有意設立一個新的發展銀行窺見端倪。此種銀行對於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的主要功能不外有二:一是讓「物與類聚」的效應組織化(“BRIC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既然五國已在國際間取得了金磚封號多年,設立制度化更高的合作模式乃是必然的演化。一是效法工業先進的已開發國家,利用國際性金融組織狠撈發展中國家一筆;更具體地說,以進行基礎建設或援助貧困爲名,行投資謀利或經濟干涉之實。

第一種功能必有論者質疑,金磚國家相互間貿易衝突大於合作,而且彼此互賴的密度遠不如個自對於已開發國家之依賴。非也!考察五國在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互動便可釐清五國間真正的貿易衝突來源恰巧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已開發國家:美國與歐盟。詳言之,巴西僅控訴南非過一次(冷凍肉品傾銷),印度僅控訴過巴西(黃麻袋貿易)、南非(藥品反傾銷稅)各一次;此外還被我國舉發過不當的採用反傾銷措施。中國目前所有的貿易糾紛案件都是控訴美國或歐盟;而舉發中國的主要是歐美,其次是墨西哥與日本,而非金磚成員。俄羅斯因爲纔剛加入WTO不久,目前尚無任何糾紛案件。至於南非從加入WTO後從沒有告過別國。

第二種功能不免被貼上悲觀論或現實主義標籤,然世銀(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現有的壟斷地位和透過加權投票制形塑出的大國主導模式,確實對不少發展中國家或赤貧國家的經濟構成負面影響,甚至還進一步導致若干以農業爲經濟主力的國家出現糧食自主權流失的危機。「北京共識」所以在第三世界有市場,也正是因爲這些因素所致;而幾年前冰島金融危機發生後,未以IMF作爲首選貸款對象的事例可爲佐證。倘若更直接地聚焦在發展銀行本身,那麼得過諾貝爾獎與曾任世銀首席經濟學家的Joseph Stiglitz一再強調:「華盛頓共識」與一國經濟發展間沒有必然關聯性,過去世銀以此共識作爲國際貸款的條件,相當程度上是迫害,而非援助。

毋寧,當金磚五國不再是窮困或一般性的發展中國家時,發展銀行對它們的戰略價值就轉爲仿效過去已開發國家以市場經濟爲名「合法」剝削其它發展中國家最好的工具與最理性之選擇。習近平先生不已明白說了,「志合者不以山海爲遠」。有利可圖的勾當,金磚豈有不爲之的道理?

●作者蔡育岱,中正大學副教授;譚偉恩,政治大學博士研究生。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