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滅人腦組織 致命吃腦變形蟲在美擴散

美國CDC的最新研究顯示,由於氣候暖化,會致死的吃腦變形蟲在美國的分佈有向北擴散趨勢。(示意圖/shutterstock)

美國先前傳出「吃腦變形蟲」(Naegleria fowleri)致死案例,現在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的最新研究顯示,由於氣候暖化,吃腦變形蟲在美國的分佈有向北擴散趨勢。

綜合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印度國際英語電視頻道「WION」報導,CDC即將在1月於國際醫學期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刊登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吃腦變形蟲的分佈有從南部向中西部擴散的趨勢。

研究人員檢視1978年至2018年間吃腦變形蟲引發的「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primary amebic meningoencephalitis,PAME)案例,總共檢視了85件案例,當中南部州發現74個案例,中西部州發現6個案例,出現案例的中西部州包含明尼蘇達州堪薩斯州印第安那州,值得注意的是,這6個案例中,有5例是在2010年之後發生。

研究人員發現,每一年發現的新病例分佈平均向北移動了約8.2英里(約13.2公里),換句話說,吃腦變形蟲的分佈正在向北擴散。

食腦變形蟲的正式名稱爲「福氏內格里蟲」(Naegleria fowleri),喜好溫暖環境,主要棲息於淡水中,例如湖泊溪流,福氏內格里蟲會感染人類,當人類進入受感染水域游泳時,福氏內格里蟲會透過鼻子嗅覺神經進入大腦,進一步殲滅大腦組織,引發「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不過如果人類吞食受污染水源,並不會因此受到感染。

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相當致命,9月一名德州6歲男童佛州一名13歲男孩因此喪命。

食腦變形蟲在溫暖水域中會大量繁殖,最高可以在攝氏45度的水域中生存。CDC研究人員指出,全球溫度上升很有可能導致食腦變形蟲的分佈範圍產生變化

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過去每年發生的案例並未激增,每年平均爲0至6例,過去10年也只有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