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整產銷管道 纔是正道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王鴻薇(左起)、主委王育敏大陸事務部主任左正東4日召開「臺農發神隱失能‧農產新南向失敗」記者會,王育敏表示,中央成立臺農發以來累積虧損高達7800萬,相當於資本額的1/3。也不見兌現以往承諾要做的「農產品出口」、「技術輸出」、「海外投資與資材外銷」三大核心任務。(杜宜諳攝)

中國大陸宣佈停止進口臺灣鳳梨一週以來,朝野卯起勁促銷、鼓勵國人預購鳳梨,爭相農民交心。可悲又可笑的是,當在野黨職責深入檢視政府「新南向」等農產外銷政策成效,執政黨一面高喊「鳳梨國家隊」、忙於作哏圖洗腦民衆,一面不忘拖前朝下水,還急着拿「馬政府外流農業技術到中國」甩鍋找戰犯,忘卻執政者天職,最要緊的是鳳梨等農產問題治本,在於如何儘速建立完整產銷管道

在野黨揭露 新南向成效差

這波「旺來周」風暴,第一天蔡總統雖以「中國片面突襲」表達譴責,不過行政院蘇貞昌定調爲「檢疫理由,不升高爲政治層次」,府院一硬一軟,算是對臺灣及大陸內外兼顧的起手式

可惜的是,儘管朝野一致挺農民,包括蔡總統下鄉率地方首長賣旺來,在野黨也全力協助促銷、鼓勵吃旺來,國人熱情響應,儼然自發性成立「國家隊」,但執政黨勇於鬥爭在野黨、無能與對岸談判化解僵局面目,沒幾天就原形畢露。

隨着鳳梨逾9成銷大陸管道關閉,在野黨檢視蔡政府5年來所謂「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分散市場不集中大陸的新南向政策,卻發現成效不彰,例如依農委會資料庫,從2016年起,農產品出口大陸佔比就年年升高,在2018年達到最高點;2020年受疫情影響,出口大陸佔比下滑到20.7%,仍高於2016年的19.4%。

官方資料就像拆穿國王穿衣服小孩,偏偏官員兀自信口雌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就說「中國以外市場出口量連年成長」,卻沒說「大陸市場成長數量更高,出口大陸比例也連年成長。」

甩鍋找戰犯 無助解決風暴

綠委陳亭妃更另闢戰場,指「馬政府外流農技給中國」,毫不理會扁政府已有農技傳入中國、民進黨里長夫婦引金鑽鳳梨技術到海南島等事實,硬扯馬政府外流農技、轉移蔡政府鳳梨問題;而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被問到「馬政府此舉是否構成違法的疑慮?」竟然說「可以評估再來討論。」執政官員、民代口水旺盛程度,遠多於旺來產量,真能解決鳳梨風暴?

執政當局當下該做的,是全面誠心檢視農產品外銷政策、建立暢通有效的產銷機制,經貿數字已非常清楚呈現大陸是無法捨棄的市場,如何化解兩岸僵局、進行談判,更是關鍵。若一味政治考量、民粹治國,這次要國人吃鳳梨、下次吃蓮霧,日後大陸禁止臺灣非農產品進口,難道又要百姓自組國家隊狂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