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纔是“人間正道”

(原標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纔是“人間正道”)

新冠肺炎疫情已肆虐一年有餘,它深刻改變着世界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出越來越大的魅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中國將自身發展與世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如今,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國際社會團結協作,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纔是後疫情時代應對共同挑戰的“人間正道”。這一理念提出的背景如何?具有怎樣的中國特色?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在世界眼中,這一理念究竟有怎樣的吸引力?

中國理念 指引方向

“進入21世紀以來,恐怖主義、金融危機、氣候變化、生態災難等全球性挑戰使世人愈發認識到人類命運與共、禍福共擔,科學家們更是發出了人類命運堪憂的警示,人類的地球家園意識、‘一個星球’意識空前增強;世界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顯著表徵是國際力量對比與戰略地位加速調整,全球經濟與戰略的重心東移,國際關係中的西方中心地位和‘西方中心論’愈發難以爲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陳須隆對本報記者說,“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面對‘時代之問’,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不斷提升的中國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日內瓦聯合國總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從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的平等和主權原則,到150多年前《日內瓦公約》確立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從70多年前《聯合國憲章》明確的四大宗旨和七項原則,到60多年前萬隆會議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國際關係演變積累了一系列公認的原則。這些原則應該成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遵循。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古今中外相關思想的一種沿承。“中國人素有天下主義的抱負。西周時期就有‘天下大同’的理念。在西方,從但丁到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等西方哲人,都提出過有關世界治理的觀念和理論。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超越種族、文化、國家與意識形態的界限,爲思考人類未來提供了全新視角,融合了人類在21世紀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安全等各個方面互相依賴的狀況。”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說,“從這個角度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古今中外人類思想的結晶,是近代以來的集大成之思想,具有偉大的時代意義。”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凝聚了傳統與現代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中國自古就有的‘世界大同’思想一脈相承,包含着‘天下一家’‘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髓,也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和平共處、和平發展、和諧世界等優良外交傳統的繼承和發揚,是中國‘和合’外交哲學思想釋放出的新光芒。中國不僅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要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做到統籌中國夢與他國夢和世界夢,尋求最大公約數,形成巨大合力。”陳須隆說,“這是回答‘時代之問’的中國方案,指明瞭世界發展和人類未來的前進方向。”

“當前,去全球化、極端化民粹主義悲觀主義等幾種消極思潮在全球蔓延,甚至演變爲一些國家的少數羣體行動。可以說,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給世界和人類提供了一盞指路明燈。”王文說。

中國行動 堅定信心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英國廣播公司引述專家觀點稱,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空中樓閣,而是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具體方案的支撐落到實處。中國能夠首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是因爲它擁有“在路上”的足夠底氣。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和完善的。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強調:“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是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第一次正式提出。

“之後,中國領導人在一系列雙邊和多邊重要外交場合多次強調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紀念聯合國成立70週年聯大一般性辯論中,發表題爲《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提出‘五位一體’。2017年1月聯合國日內瓦總部講壇上,習近平主席將‘五位一體’行動方略進行全面充實和升級,提出了‘五個世界’的主張。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報告把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新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序言部分寫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容,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正式上升爲國家意志。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中國又提出了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建人與自然命運共同體等倡議和舉措,充實和深化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陳須隆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發展、豐富、完善,顯示出中國的理論自信與行動自覺。”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一帶一路”已成爲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規模最大的合作平臺,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快共建“健康絲綢之路”步伐。迄今,中國已向120多個“一帶一路”合作伙伴提供抗疫援助,向90多個國家提供了超過4億劑疫苗原液,其中大多數是“一帶一路”合作伙伴,並且正在和多個“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開展疫苗聯合生產。疫情發生以來,中歐班列累計向歐洲發運1199萬件、9.4萬噸防疫物資,成爲防疫物資運輸和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

“目前,中國正在努力通過開放式、包容式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式互聯互通發展,促進全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大貢獻者,這也讓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的實現更有可行性。”王文說。

中國擔當 世界稱讚

2017年2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寫入聯合國決議,隨後又被陸續寫入聯合國大會、安理會、人權理事會及相關國際組織重要文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逐漸成爲聯合國官方文本共識,也成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最明顯標誌。”王文說。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爲應對全球共同挑戰和建設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國方案。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刊登學者雅各布·馬德爾的評論文章認爲,人類命運共同體描述的是一個相互合作的世界,它以雙贏爲前提,是一種取代西方落後模式(零和思維)的新型國際關係理念。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引述專家觀點稱,如果說人類命運共同體有政治含義,這個含義就是盡力找到避免對抗、避免我們在冷戰年代體會到的國際社會分裂的新途徑。英國廣播公司引述中國國際問題專家的話稱,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超越了西方思想以國別、種族、歷史、宗教劃分的傳統界限,是未來人類發展的新願景

“這一理念正在逐漸成爲全球性共識。可以說,凡是不抱有政治偏見的國家與國際組織,都在接受這一理念。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在內的真正的多邊主義者,都十分讚賞這一理念。在中國的廣大朋友圈中,這一理念更是得到了高度認可與評價。”陳須隆說,“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種‘急迫而悲愴’的方式發出人類命運與共的警示,這一理念的國際認同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近日發表文章稱,在世界抗擊疫情之際,人類命運共同體堪稱偉大願景。照字面意思且不帶偏見的話,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對全球都有益的詞語。疫情自證了“共同命運”思想的全球重要性。中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願景敦促所有國家爲了共同利益採取行動,它符合我們這個動盪時代的需求。

王文說:“後疫情時代,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抵禦疫情致命衝擊的‘急所’。疫情之下或者說後疫情時代,它對於未來各國之間的合作將會產生至少三方面的重大影響。第一,強化各國間的政策溝通,以減少乃至避免更多衝突,尤其是大國間的衝突。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加強政策溝通,避免大國衝突造成人類共同的悲劇。世界各國間有了更好的政策溝通,纔會有更好的全球社會環境,人類文明纔會有進一步良性發展和繁盛的基礎。第二,明確闡釋了人類相互聯通、溝通命運的未來,在經濟上進一步加強各國間互聯互通的政策導向。第三,極大地提升各國社會之間的全球認同。過去我們只認同國家,現在不僅要認同國家,也要認同國家之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記者 張 紅)

原標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爲世界指明前進方向(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中共的世界情懷)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7月05日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