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2 Million Minutes 中美印高中教育對比

200萬分鐘的"盛世危言"

(作者:丁肇文

這部名爲《兩百萬分鐘:一次全球考察》的紀錄片,在比較了美國中國印度高中教育後,向美國教育界以至整個美國社會發出了“盛世危言”:美國學生花在學業上的時間太少了,美國學生必須要在數學和科學等基礎課程上花大力氣,要不然美國的競爭優勢將被削弱,美國創造高收入工作的能力也會下降。

一部震驚美國的紀錄片

美國高中是四年制,所謂“兩百萬分鐘”,大體上是美國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學習時間。這部紀錄片在中、印、美每個國家跟蹤兩位高中生長達一年之久,看他們在學習和課餘活動之間是怎樣分配時間的。結果發現中國學生花在作業上的時間是美國學生的近兩倍,印度學生所花時間也是美國學生的一倍半。

在這部紀錄片裡,人們看到:當17歲的印度學生阿波娃·烏帕拉除了正常的學習外,週末還要參加大學考前輔導班時;當17歲的中國學生金瑞璋(音譯)在爲參加國際數學比賽加班加點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夢想着將來成爲一名醫生的美國學生布裡坦尼卻信守着“生活必須好玩才行”的信條,她和一幫女朋友週四晚上集體做作業時其實是集體看一部熱門電視劇;而另一名美國高中生奈爾在高中三年級時隨便參加了一個考試便拿到了普渡大學全額獎學金

紀錄片的拍攝者由此爲美國基礎教育敲響了警鐘:美國的高中教育會不會被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快速地甩在後面?

一箇中國高中生的反證

中國的高中教育確實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了嗎?《兩百萬分鐘:一次全球考察》,表面上讓一直爲中國教育辯護的人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張芸,一個地地道道上海高中生。2005年之前,一直走在中國的莘莘學子必經的道路上:從離家最近的小學開始上學,然後進入中學,經過中考考上重點高中;在一步步邁向高考的路途中,夢想着考上所在城市的重點大學。直到有一天,從一家英語培訓學校——英孚的上海辦公室得知了招收英國A-Level(即英國的高中教育課程)全額獎學金學生的消息,於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張芸邁出了出國留學的第一步。

雖然自己就讀的高中在上海並非排在前幾位,而自己在班級裡也沒有名列前茅,頂多算是中上水平,張芸還是幸運地通過了考覈,於2005年夏,坐上了從上海飛往倫敦的飛機。已經在國內讀完兩年高中的張芸,在英國不得不重新開始了兩年的高中生活,邊學語言邊修讀高中課程

對中國教育的評價,多年來有一個幾乎被“公認”的觀點,即中國的高等教育在世界範圍內排名靠後,但是中國的基礎教育是領先世界的。然而,張芸對英國高中教育的感受卻只能用“震撼”來形容:英國的教育體制是,直到GCSE(相當於初中)階段進行的都是全面教育,到了A-Level(高中)階段則採取個性化的選課制度: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揚長避短地選擇課程組合,同時,也可以爲大學的專業學習提前打下一點基礎。出於對自己理科方面的自信,張芸選擇的課程包括:數學、高等數學、物理、經濟和會計。

由於在國內打下的基礎,對張芸來說,理科方面相對比較容易些;不過,張芸同時也感受到,中國學生在理科方面雖然學得深,但英國學生學得廣,所以輕易的鬆懈也是不可取的。對於張芸來說,更大的挑戰還在於以前從未涉及過的經濟和會計。在這些課上,教學方式與中國有着截然的不同:板書並不是老師寫,而是學生寫;知識點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從事例中引出來的;師生之間不是授與學,而是互相商討;所有的作業都是閱讀與思考,考試是當場寫論文。

“中國的學生習慣於死記硬背,而英國的高中生已經在考慮現實世界的問題,”張芸舉例說,在英國的課堂上,經濟學的老師甚至會讓學生討論當前中國正面臨的經濟難題的破解方法,“英國學生學習的並不輕鬆,但是學習的樂趣卻是不言自明。”

張芸目前已經是牛津大學的一名在校生,應EF學校的邀請,最近她回到國內爲高中生和他們的家長做巡迴演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位幸運的學生表示:我最想告訴中國高中生的是,如果你努努力,能夠考上國內一流大學的話,那麼,你不如通過付出相同的心血,去夠一夠世界一流大學的入門證。而要實現張芸所說的這一目標,一條捷徑便是英國的高中教育。

中國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讓我們再回到對中國教育的那句經典的說辭:中國的高等教育在世界範圍內排名靠後,但是中國的基礎教育是領先世界的。如果你看了《兩百萬分鐘:一次全球考察》,即使你被這部紀錄片的拍攝者所打動,完全折服於他的觀點的話,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既然中國的基礎教育如此領先,那麼爲什麼那些接受了領先的基礎教育的中國孩子在進入大學後,會變得缺乏競爭力了呢?中國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親歷英國教育的張芸對此更有發言權,她介紹說,英國的高中教育與大學在銜接上做得比中國更好。比如,爲了幫助學生們瞭解英國的大學,在進入高中的第一年,學校就組織大家參觀了多所不同排名的代表性學校。

至於報考什麼專業的問題,原先在出國之前,張芸本來已經與父母盤算好了要讀經濟類的,可是在英國高中,經濟老師卻建議:“深入地讀經濟是要求非常高的數學能力的,既然你現在的數學那麼強,爲什麼不在本科階段先打好數學的基礎?這樣的話,到了工作後或讀碩士時,再專修經濟,那樣會十分輕鬆的。況且,現在許多的招聘者,喜歡招收基礎科學學科畢業的學生,而並非專業對口的。大學的學習是訓練你的思維,有了嚴密的思維,再到工作崗位上培訓,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了。”這段話促使張芸改變了最初的決定,選擇了數學專業。

在準備大學面試的過程中,來自高中老師的“援助”也讓張芸念念不忘:數學老師,爲她收集了大量的牛津以前的考試題,並與她商討不同類型的解題思路;張芸的個人導師,在三十幾年前,也從牛津數學系畢業,他爲張芸提供了許多面試的經驗以及在牛津生活的趣聞。除此之外,學校還特意請來有經驗的教育專家,爲即將參加大學面試的學生進行模擬面試。

而對於與英國高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同樣讓張芸記憶深刻。牛津大學的面試總共有三天,包括一場筆試與三個面試。筆試題並沒有預期中那麼難,面試卻非常的學術化教授出題,大多屬於“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蘋果”,教授並不指望學生能一下子做出。在面試中,學生只需要儘量多地陳述自己的思路,而教授則會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給出提示與引導,啓發思路,幫助學生得到最終的答案。

英國大學的選拔實際上不是看你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而是重在考察你是否具備進一步學習某一專業的能力,”張芸在國內的一些同學也曾經參加過國內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那與其說是自主招生,不如說是另一場由大學主辦的高考更爲確切,與高考一樣的體例、難度更高的試卷和對以往所學知識的苛求;而當張芸結束了在牛津的面試時,感覺就像是“上了一堂春風化雨的課,沒有絲毫的緊張感。”

“《兩百萬分鐘》的製片人說:該片爲美國和美國的教育敲響了警鐘。在我看來,它也爲中國和中國的教育敲響了警鐘。”一位在高校任教20年的中國教師這樣概括。在他的眼裡,中國的基礎教育過分強調死記硬背,孩子們雖然學的很辛苦,但是除了得到一定的知識儲備,並沒有培養出豐富的想象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而這種以死記硬背爲主的教育體制,恰恰扼殺了那些頭腦靈活、富於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學生。這一教育模式最爲嚴重的後果在高等教育中暴露無遺:我們的大學生失去了想象力,創新精神喪失殆盡。近幾年來,我們的高等教育也一直在提倡創新教育。只是應該爲那些經受了12年死記硬背訓練的學生着想一下:就其大多數人而言,他們在創新的道路上能夠走多遠呢?要在4年或者5年內,去扭轉或是改變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即在其人格、思想成型時期——已經基本形成了的思維習慣,何其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