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小麥?換核彈?23年前,差點被朝鮮“出口”到美國的“高麗姚明”

從2013年開始,丹尼斯-羅德曼應該是全美國金正恩關係最好的人。白宮一直在撇清關係,輿論也不時在圍攻,這讓羅德曼很委屈。但他可能不知道的是,在他還在公牛打球時,他本可能在NBA賽場上人生中第一次遇見一個朝鮮人。

1996年8月的臺北,帶着一羣NCAA球員來這裡參加威廉-瓊斯杯(或者說“度假”)的維克森林魔鬼執事隊的助教厄尼-內斯特(Ernie Nestor)和拉塞爾-特納(Russell Turner)彷彿又遇見了自己指導的蒂姆-鄧肯球隊被對手的中鋒轟下了27分,他在罰球線上12罰全中,甚至還命中了一記三分。相對於他的出色表現,更令人驚異的是他可怕的身高:2.35米,要知道,此時NBA最高的球員穆雷桑波爾也不過2.31米高。

他叫李明勳,在這次瓊斯杯之前,NBA的球探們對他一無所知,就如他的祖國朝鮮一般神秘。

對於亞洲其他球隊而言,李明勳絕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早在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上,儘管不是旗手,李明勳還是以傲人的身高成爲那支朝鮮代表團最引人注目的一員。而在1991年的亞錦賽上,李明勳更是在菲律賓隊頭上砍下了恐怖的55分。李明勳當然想過走出亞洲,時間來到了1997年,事情出現了一些轉機。彼時正和美國關係緊張的朝鮮想要像“乒乓外交”那樣伸出橄欖枝緩和關係,但他們需要一個機會

邁克爾-科因(Michael Coyne)也在等待一個機會,這位在克利夫蘭做移民生意的律師差點就成爲了一名籃球經紀人。幾年前,一個在非洲的朋友告訴他在剛果有一個天才籃球少年,並寄來了幾盤錄像。看過那些模糊錄像的科因認定這是一個天縱之才,他希望能夠把這個孩子帶到美國來讀大學。不過,就在在這方面還沒有什麼經驗的科因還在和移民局扯皮時,少年卻因爲腦膜炎猝然離世。

“如果有一個被髮掘,那麼肯定還有1000個等待被髮掘。”懷着這樣的心態,科因走上了淘寶之旅,在給維克森林大學發掘了一名蘇丹內線後,內斯特和特納告訴了他在瓊斯杯的奇遇。然而年近三十的李明勳的年齡太大,已經不能再進入NCAA,科因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做一件自己之前從沒做過的事情,把李明勳帶進NBA。但很顯然,朝鮮這個神秘的國家超出了這個移民律師的業務範圍,他需要一點幫助。

科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不是唯一對李明勳感興趣的人,球員時代曾在菲律賓聯賽打過的託尼-隆佐尼(Tony Ronzone)也曾聽過自己的菲律賓朋友談過這個輕盈的巨人,他從未想到過自己會和李明勳有什麼聯繫,但在1997年初,他的世界被改變了。彼時正在FIBA任職的隆佐尼前往朝鮮,作爲FIBA教練培訓班的一部分幫助指導約300名從朝鮮各地匯聚在平壤的籃球教練。在平壤,隆佐尼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巨人李明勳,深知NBA對這種世外“高”人的渴望的隆佐尼也有了把他帶入NBA的想法。

幸運的是,他得到了和金正日面談的機會,他提出要把李明勳帶到美國,正有此意的金正日爽快的答應了,交換的條件是隆佐尼帶來的教練筆記和錄像帶,以及設法幫助朝鮮搞一些小麥——這樣的條件在“苦難行軍”時期不難理解。通過隆佐尼的牽線朝鮮政府找到了科因,至此,李明勳的NBA之夢終於進入了正軌。

NBA球隊對這種來自籃球世界角落的神秘巨人的偏好並不是沒有理由,“身高是教練教不會的”,波爾以及穆雷桑的成功讓不少球隊都躍躍欲試。回顧歷史,第一個被NBA選中的亞洲球員岡山恭崇(1983年第8輪第10順位)也是一位2米30的巨人。在李明勳有可能進入NBA的消息被放出後,由於沒有李明勳的錄像帶,內斯特和特納成了僅有的消息來源,而內斯特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他的速度和投籃手感相對於他的身高而言令人吃驚,我不覺得穆雷桑比他強很多,鑑於在朝鮮的訓練和營養水平限制,如果能夠在這裡訓練一段時間,我覺得他可以挑戰NBA。”

亞洲第一個被NBA選中的岡山崇恭(中)

得到這樣的信號,李明勳自然引起了一些NBA球隊的興趣,這包括曾經在馬克-伊頓馬努特-波爾這樣的神秘巨人身上吃到過甜頭的爵士和76人,也包括科因第一個聯繫的騎士,騎士甚至準備讓李明勳參加1997年的選秀,但他們遇到了一個障礙:美國的1917年對敵貿易法。根據規定,美國企業禁止僱傭敵對國家的公民。自然,李明勳不可能直接進入美國,他需要一個折中的辦法

1997年5月,李明勳和隨行的一名教練和兩名教練保鏢經由北京來到了渥太華。科因通過在渥太華的人脈找來了前加拿大國家隊教練傑克-多諾霍(Jack Donohue)來訓練李明勳。在渥太華,多諾霍負責指導李明勳的籃下技巧,包括勾手以及重複的麥肯訓練,就像他30多年前指導那個名叫盧-阿爾辛多的高中生(他更廣爲人知的名字應該是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一樣。

正如內斯特所言,朝鮮的條件限制讓李明勳的體測結果很不理想:體脂率18%,垂直起跳只有30釐米,力量也很差(深蹲重量只有45kg),但在曲棍球教練洛倫-戈登伯格(Loren Goldenberg)的幫助下,通過三個月的飲食調整和力量訓練,他的體脂率降到了15%,同時體重從108公斤漲到了120公斤,深蹲重量更是升到了100kg。

一切看上去都在向好的方向進展,儘管NBA方面怕惹上麻煩不允許NBA球隊和李明勳方面直接接觸,但根據多諾霍的回憶,至少有十支球隊來看過李明勳的訓練,更有一兩支希望能夠簽下他。但朝核危機的陰雲遲遲不散,美國國務院也一直不肯鬆口,NBA方面也不願意協助遊說,李明勳只能繼續在渥太華重複着訓練。

在渥太華的訓練也是一段奇幻故事,李明勳給自己起了一個英文名字:Michael,就如那個年代的所有籃球迷一樣,是因爲喬丹,這也方便了他的教練。找不到合適汽車的科恩只能用一輛小貨車來送李明勳去訓練,在貨車的側門上寫着“7尺10寸的邁克爾-李的官方用車”——儘管李明勳的官方身高是7尺9寸,不過虛報一寸也沒什麼。

每天,李明勳和自己的兩個保鏢來到球場訓練,這是一對略顯滑稽的組合,2米35的李明勳身後跟着兩個只有1米6左右的小個子形影不離地跟着他,好像時刻提防他逃跑。李明勳訓練時兩名保鏢也在一旁笨拙地運球,投籃,完全不像是練過籃球的人。多諾霍似乎也察覺了這一點,他曾經開玩笑地對一個NBA球探說:“小心邁克爾身邊的那兩個人,他們可以在一秒裡要了你的命。”

時間流逝,半年過去,儘管來的球探一撥又一撥,NBA方面卻沒有任何進展,美國國務院一直擔心李明勳的工資最後會流到朝鮮政府手中。科因也想了很多辦法想要幫助李明勳,包括自己在加拿大成立一家公司繞開對敵貿易法,但很明顯,美國財政部一直在關注着他們,以致於科恩在和財政部通電話以期能獲得許可時一直被故意拖延。

爲了讓李明勳進快打上球,科因甚至想過讓李明勳加入加拿大籍,但很明顯朝鮮方面不會同意。1997年年底,朝核問題各方在日內瓦舉行會談,李明勳的問題甚至成爲了朝美雙方談判的籌碼。最終這場會談並沒有取得什麼進展,金正日也對這場胎死腹中的“籃球外交”徹底失去了信心,將李明勳召回了朝鮮。科因對此也十分無奈:“朝鮮希望讓在NBA打球的李讓外界消除對他們的恐懼,而李確實是個完美的人選,他和我們一樣,不過是一個友善的普通人。”

1998年9月,CNN的記者邁克-奇諾伊(Mike Chinoy)在平壤採訪了李明勳,李明勳依然對自己未能成行的NBA之旅遺憾不已:

“我覺得如果我能夠進入NBA,這對兩個國家的關係有好處,但很不幸,我的努力可能帶來了負效果。”

“我對政治或金錢不感興趣,作爲一名運動員,我只想去嘗試。”

數年之後,曾任美國政府朝鮮問題顧問的羅伯特-卡林(Robert Carlin)承認,當時的美國政府本可以更好的處理李明勳的問題:“我們當時的處理不夠聰明,很明顯,這是朝鮮發出的一個信號:他們希望消弭兩國間的仇恨和對立。”

似乎是認識到了這一點,2000年10月,美國國務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在對朝鮮的歷史性訪問時送給了金正日一件特殊的禮物——邁克爾-喬丹的簽名籃球。美國國務院也在同年批准了李明勳進入NBA,但不幸的是,1998年曼谷亞運會前的一次車禍讓李明勳的狀態大不如前,此時33歲的他也已經錯過了進入NBA的最佳時期。一場本可以發生的“籃球外交”就此徹底地破滅了。

科因在招徠李明勳失敗後並沒有氣餒,1998年,他打聽到中國的上海有一個天才少年,並最終成爲了這個少年的第一位經紀人。

2011年金正日的葬禮上,現場不甚清晰的照片中的一名巨人引起了一衆媒體的關注,那應該是李明勳。正如這個風雪中的背影一樣神秘的李明勳,又有多少神秘的故事等待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