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是馬克宏賣臺 還是臺灣賣傻(雁默)

(圖/美聯社)

「蔡麥會是挑釁」、「盟友不意味着附庸」、「歐洲需避免舉捲入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對抗」……馬克宏在臺灣問題上的表態,迅速吸引了國際社會的目光,按贊按踩的都有,歐洲內部的分歧更因此而進一步表面化。

臺灣對此很不爽,直接說人家卑躬屈膝,爲了爭取訂單而「賣臺」,一陣拳打腳踢,各種譏刺揶揄。然而,站在法國立場與世界多極化的趨勢,憑什麼馬克宏不能呼籲歐洲自主?

說到底,許多臺灣菁英還眷戀在單極世界的舊秩序裡,巴望着美國繼續統治世界,這樣做爲小弟才安心,因此看到有歐洲小弟想背離大西洋主義自立門戶,氣不打一處來,趕緊把美國那些老教條拿出來訓斥馬克宏。

凡事都有兩面性或多面性,若將自己的視野限制於局部,會看不到問題的本質,也會錯估發展趨勢。

只從局部看,其中一個面向是,馬克宏成爲西方團結的破口,應該按踩;另一個面向是,馬克宏呼籲歐洲應在多極世界架構裡提早佈局,應該按贊。總結這兩個面向,問題的本質是,美國國力下降,因此支配歐洲的力量正在減弱;發展趨勢是,歐洲遲早得放棄對美國的依賴。

毫無疑問,俄烏衝突就是大西洋主義的喪鐘,這場戰爭雖在初期促成了西方團結,卻因戰事拖沓,並無法單靠代理人烏克蘭致勝,致使這份團結從內部開始分崩離析,朝向泡沫化發展。

世所公認,歐洲是這場衝突的最大受害者,美國則是促戰者與收割者,華盛頓不但沒有協助歐洲擺脫困境,反而加速消耗歐洲實力,除了能源賣得比俄羅斯貴,還以「重建美國」的保護主義大肆收編歐洲企業與資本,諸如此類的收割行爲,罄竹難書。

既然無法指望美國相救,除了找北京要訂單,要生意做,世上還有哪個國家能救歐洲?是誰讓馬克宏與其他西歐國家不得不對中國「卑躬屈膝」,怪俄羅斯嗎?北約與美國不敢出兵擊潰俄羅斯,就只能怪自己愚蠢奢望透過制裁就能達標。

向北京討好處,就必然碰到臺灣問題,既想賺人民幣,又想打臺灣牌,是另一種愚行,而且根本行不通。

許多臺灣菁英幻想「臺灣問題國際化」是最佳自保之道,但戳破這種幻想的事例並不在少數,而且會愈來愈多。馬克宏當然不是孤例,前面還有德國蕭茲,連五眼之一的澳洲都乖乖回到一中政策。

至於說到「腰桿挺直」的馮德萊恩,不久前,臺灣以晶片爲籌碼想與歐盟簽署投資協議,就硬生生被打了回票,其主要理由就是不想搞壞與北京的關係,馮德萊恩做爲歐盟執委會主席會不知情?腰桿挺直地跪着嗎?

說穿了,歐洲若打臺灣牌,目的都是爲了向北京討好處,甚至連美國往往都是如此。爲此,大陸民情沸騰,逼得習近平必須在新的任期徹底杜絕此一歪風,這才使得近來絡繹不絕的訪華團,識相的就不提臺灣,提到臺灣就得提一中,不識相的如馮德萊恩,就會被習當面修理。

歐洲,美國,俄烏,中國大陸與臺灣,以下讓我們將這五角關係的邏輯理順,你就知道歐美有多矛盾。

美國想對抗中國,卻拉着歐洲一起陷入俄烏衝突泥淖,致使資源無法集中輸往「印太地區」,連臺灣購買的武器都交不出貨。因此,邏輯上,美國應儘早結束烏克蘭問題,但卻無法罷手,讓歐洲盟友持續失血,而且還落井下石,收割盟友的經濟資源。

歐洲主要國家爲了止血,只能尋求北京的協助,調停俄烏,並給予經濟支援。北京藉此鼓勵歐洲自主以「分化」歐美,並阻卻臺灣問題國際化的趨勢,所以有求於人的歐洲只能買單。

換言之,歐美若持續在俄烏衝突裡自我消耗,就根本對抗不了中國,更別說顧及臺灣,所以戰爭繼續,是中國贏;反過來看,設使西方沒在戰場上重創俄羅斯就不得不尋求止戰,那還是中國贏,因爲傷害已經造成,歐洲,甚至美國都已無實力與中國硬幹。

是戰是和都是中國贏,而北京只需要將自己的經濟搞好,在西方衰退的環境裡,就立於不敗之地。

西方只要不敢出兵烏克蘭,在戰場上擊潰俄羅斯的可能性就趨近於零,因爲與俄方背靠背的是中國,而其他非西方國家也都無意介入衝突,甚至有些國家還暗助俄羅斯,如印度,與中東國家。

馬克宏難道會看不清此一形勢?事實上,西歐主要國家領袖都心知現狀於己不利,只是法國小馬年輕力壯,又是聯合國安理會成員,有膽公開主張獨立自主而已。

相較之下,遙遠的臺灣對西歐大國而言,可割可棄,歐洲得先解決現下的火燒屁股。

美國共和黨議員恫嚇馬克宏,揚言讓歐洲自己處理烏克蘭問題,這話表面上顯得慓悍,但事實上共和黨內部不願再爲烏克蘭開支票的聲量也在放大中。重點在於,在歐洲領袖的評估裡,下了重本搞破壞的美國,在停戰後會出資重建烏克蘭嗎?

念及此,大家馬上會想到阿富汗,爛攤子絕不會是美國在收拾。結果頭還是轉向「基建狂魔」中國。

這就是整齣戲的高潮了,北京是局外人,本來就沒義務重建烏克蘭,若美國不擦屁股,又缺乏中國加入重建行列,那歐洲只會更慘。更有意思的可能是,在重建烏克蘭的隊伍裡,有中國纔可能會有俄羅斯,以分擔歐方的壓力。這就是爲何歐洲大國必須向北京低頭的主因。

算盤還是歐洲富國打得精,那些爲美前驅的東歐窮國,眼中只有美鈔,哪裡算得到這一步?

以上就是目前的整體局面,現實是什麼,清晰可見,部分臺灣菁英們不要裝瘋賣傻,不必片面地,情緒式地,不現實地看待馬克宏對臺灣問題的表態,歐洲必須尋求中國幫助,臺灣幫不上忙,就別把自己當寶。

想將臺灣問題國際化,不但不是自保之道,反催促北京加速解決「臺灣問題國際化」的問題。一年之內,美國衆議長兩次表演「挺臺」,引來兩次「圍臺軍演」,臺灣各種固有屏障快速消失,國際社會給出的反應卻是兩次的沉默,答案還不夠清楚嗎?

因此,說馬克宏「賣臺」,不如說臺灣「賣傻」。(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