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楊艾俐》疫後最大黑天鵝

運8反潛機國防部提供。

輝瑞藥廠生產的新冠肺炎疫苗,14日開始運送美國各地,16日開始爲醫護人員施打,再來是65歲以上人士,預計明年中可以供給二億人施打,隨着其他國家也開打疫苗,樂觀地說,明年底全球經濟活動應可恢復正常。

明年經濟展望樂觀一片,2020年可謂爲二次大戰結束以來,全球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經濟損失甚至還是2008年金融海嘯的兩倍,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世界經濟展望》,預估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4.4%,主要經濟體中,美國衰退-4.3%,歐元區全區平均-8.3%,一片慘澹。

但是IMF、OECD等國際組織對明年的經濟成長展望非常樂觀。例如國際貨幣基金估計全球成長率將達到5.2%,美國爲3.1%,歐元區5.2%,中國更可能達到8.2%,臺灣也至少可達3.5%。

復甦帶來報復性消費,悶了1年多的消費者必定大舉購物。重新上班,代表重出江湖,必須氣象一新,不免添購衣服、飾品、好不容易逃過新冠劫數,好好慶祝,開派對,旅遊,處處會帶動需求,就業也加強,中產階級有更多錢可花,整體氣氛樂觀而正面。

但在這欣欣向榮底下仍然潛藏政治、社會的危機,甚至新冠肺炎也不一定完全滅絕,以倫敦大都會爲首,61%的英格蘭行政區、超過3400萬居民昨日已進入最高等級的「第3階段封鎖」,因爲英格蘭南方超過60個疫區,共發現了至少1000例COVID-19的「新型變種病毒株」。而歐美人絕不會放棄聖誕、新年的狂歡,新年過後一定又有一波染高峰,美國多州的急診病房已滿載,死亡和生病人數是否會嚇阻人們,讓經濟復甦遲緩,也說不定。

最讓人放心不下的是世界債務衝向高峰,今年各國都舉債紓困、救經濟甚至買票,債務已達到歷史臨界點,而今年稅收必定減少,各國央行也大幅放寬貨幣流量,降低貸款標準,明年通貨膨脹是無庸置疑,只是通貨膨脹率將達多少而已,很可能會成爲泡沫經濟,成長率比預期差。股市同樣如此,經濟凋零,股市反而走出波瀾壯闊的大行情,明年是否會大幅修正或繼續成長都在未定之天。

這次復甦也將使貧富差距更爲嚴重,足足讓近9000萬人的每日收入,降到1.9美元的極度貧窮線之下。歐美這次疫情,最早也最長失業的人是飯店旅館服務生,這些人面對疫後新經濟,無一技之長,將是持續受創的人。而這次復甦也會發生世代差異,根據《遠見雜誌調查年輕人中老年人對明年自己財務狀況較樂觀。尤其20~29歲的人高達62.1%覺得會變好,但60歲以上準退休或退休族羣,僅不到兩成(17.8%)對自己未來財務有信心。

對臺灣來說,明年經濟照正常軌道應該有可喜的成長,今年儘管疫情致使國際貿易緊縮,但臺灣受惠於半導體、5G、AI、高階運算等應用需求強硬,以及全球科技大廠積極搶佔未來市場,致使電子業訂單需求一路暢旺。同時,寬鬆貨幣政策讓臺灣投資熱潮,飆至最高點。但是臺灣與世界同樣,要留心黑天鵝,稍一不慎,極可能從烽火之外跌進戰場,馬虎不得。

最大黑天鵝當屬兩岸關係凍結,軍機頻繁擾臺,極度不穩定,很容易擦槍走火,引爆臺灣及世界危機。由於軍機頻繁擾臺,本來民衆應該對中國印象變差,但是根據《遠見雜誌》長達12年的民心動向大調查,今年民衆對大陸印象未改,對大陸整體印象「變好、變差、不變」的比例,都與往年相同,60%以上民衆反而希望能加強與大陸交流,但是希望臺灣「永久維持現狀」與「臺灣獨立」的民衆也增加,有29.8%的受訪者希望臺灣獨立,顯示臺灣民衆對大陸的矛盾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