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劇團參加臺積藝術季 臺南新竹演出《孝莊與多爾袞》

▲唐文華(左)飾多爾袞、海敏(右)飾孝莊。(圖/國光劇團,下同。)

記者蔡紹堅/臺北報導

2017臺積心築藝術季,國光劇團受臺積電文教基金會之邀,將在6月在臺南新竹演出新編清宮大戲《孝莊與多爾袞》,演繹清朝「興國太后」孝莊與攝政王多爾袞入主中原故事,由京劇天后魏海敏主演孝莊、臺灣第一鬚生唐文華主演多爾袞、京昆王子溫宇航主演洪承疇

國光劇團已四度受邀參加「臺積心築藝術季」,2007年演出《金鎖記》、2012年演出《百年戲樓》、2013年演出《趙氏孤兒》、2015年演出《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在新竹、臺南兩地的演出皆締造亮麗票房紀錄,深受觀衆好評。

此次第五度受邀,國光推出2016年秋天受邀參加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幕季首演的《孝莊與多爾袞》,以精湛的表演藝術展現清宮戲的氣派格局,由藝術總監王安祈與林建華共同編劇,創排導演李小平,此次演出由王冠強、戴君芳擔任復排導演,將針對舞臺設計重新調整呈現,爲觀衆帶來不同以往的感官體驗。

太后下嫁」是清史著名疑案,故事在歷史縫隙之外有很多野史傳說,孝莊與多爾袞年少情定彼此,卻因命運捉弄而無法結合,在環境威逼之下,孝莊爲維護兒子福臨,多爾袞爲掌握權勢,竟不得不相互算計,在宮廷的政治角力心機籌劃中,牽絆着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愛糾葛

▼溫宇航(左)飾洪承疇。

國光藝術總監王安祈特別提煉「弓」與「鷹」的隱喻意象,從蒼鷹的豢養與重生、弓承載的權力與能量,首尾貫穿全劇,以及「抒情」與「敘事」筆法錯位寫作技巧,提升文學內涵,召喚人性底蘊結尾並以「後設」觀點由孝莊視角回顧自身的定位格局,將文學與劇場表演藝術兼容一爐,再創「臺灣新美學京劇」。

林庭瑜(左)、戴立吾(右)。

《孝莊與多爾袞》的音樂由曾爲《三個人兒兩盞燈》、《金鎖記》、《康熙與鰲拜編腔作曲李超擔任唱腔音樂設計,此次特別與同爲傳藝家族的臺灣國樂團合作,力邀作曲家王乙聿擔任國樂版唱腔音樂配器,營造大漠壯麗河山與宮廷幽怨氛圍,爲全戲增添磅礡氣勢與情感內涵。

《孝莊與多爾袞》6月3日(六)19:30在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臺南市中華東路3段332號)演出,6月24日(六)19:30再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演出,現場有中英文對照字幕購票請洽兩廳售票系統www.artsticket.com.tw(02)3393-9888,國光劇團(02)8866-9600 # 1687。

▼王耀星(左)、戴立吾(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