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崑曲交融 楊汗如《亂紅》見分曉

二分之一Q劇團的《亂紅》,以歌仔戲崑曲交織而成,臺灣第一崑曲小生楊汗如(中)將演出崑曲中的男主角侯方域。(二分之一Q劇團提供)

歌仔戲和崑曲如何交融演出?臺灣第一崑曲小生楊汗如在二分之一Q劇場獲得臺新獎作品《亂紅》中將見分曉。

來自於一個資優家庭父親數學教授楊維哲,哥哥則是臺灣18歲跳級讀博士的資優天才楊柏因,楊汗如也是資優班學生,但卻因爲國中某次數學考了35分而受到挫折高中因而轉讀美術班

楊汗如從小家裡只播放古典音樂,但她卻特別鍾愛歌仔戲,到臺大就學時,開始有機會一頭栽入歌仔戲社團,然而,在學習歌仔戲階段的她,對崑曲無比排斥,很難想像,在她往後的人生,竟能成爲臺灣第一崑曲小生。

楊汗如說:「一開始因爲沒有機會聽見真正的崑曲,對崑曲非常排斥,後來遇見崑曲名家嶽美緹老師,她的唱功非常好,讓我對崑曲有深入的認識,越學習就越喜歡,雖然我也喜歡歌仔戲,但崑曲更適合我。」

楊汗如說,崑曲是高度藝術化劇種,有自成一格的遊戲規則,「崑曲這是古代高級知識份子國度,有崑曲的『標準語言』和『字典』,這些細緻的規則,都需要透過學習而來,就是因爲限制多才值得玩味。」

楊汗如表示:「也由於崑曲的諸多限制,難免給一般觀衆難以親近的冰冷感,相較之下,歌仔戲則是較爲溫暖、容易接觸的劇種。」

楊汗如目前所屬的二分之一Q劇場,於2012年所推出的作品《亂紅》,便是以歌仔戲和崑曲重新詮釋崑曲經典名作桃花扇》,導演戴君芳成功交織,一舉獲得臺新獎。楊汗如說:「導演運用崑曲和歌仔戲的冷暖兩面性陳述劇中人物侯方域在明朝與清朝的兩種心境。」

相隔3年,《亂紅》將再演,爲了讓民衆有對照感,本回也特別安排了原版《桃花扇》,邀請新生代崑曲小生施夏明擔綱演出。楊汗如說:「在《桃花扇》中可以看見文人愛情,在《亂紅》裡則是可以找到文人於自身定位中的不同選擇和態度。」

《亂紅》與《桃花扇》今(11日)起至13日將分別於臺北城市舞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