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所得怎麼報稅最划算? 關鍵是這兩個數字

股利所得怎麼報稅最划算?關鍵在股利所得有沒有超過94萬元,以及所得淨額適用的綜合所得稅稅率。(示意圖/達志影像)

有別於時下當衝盛行,以往臺股投資人很多都是存股族,去年領了股利之後,今年報稅時可別忘了申報現行股利所得報稅有「合併計稅」與「分開計稅」兩種方式民衆可以選擇最有利的申報方式,選擇的關鍵在於全年股利所得有沒有超過94萬元,以及所得淨額適用的綜合所得稅稅率,除非適用稅率在30%以上,一般上班族大多選擇合併計稅會較爲划算。

稅法規定,股利所得應就「合併計稅」或「分開計稅」兩種方式擇一課稅,合併計稅就是將全戶的股利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並可以股利所得合計金額的8.5%計算可抵減稅額,來抵減應納稅額,但每戶可抵減金額以8萬元爲限。以8.5%的扣抵稅率以及8萬元的可扣抵上限來計算,股利所得沒有超過94萬元(94萬元x8.5%=7.99萬元),年薪又不高的上班族選擇以合併計稅方式較爲划算。

從所得稅應納稅額級距來看,綜合所得淨額低於54萬元的民衆,都適用5%的稅率,舉例來,小明薪資所得60萬元,股利所得10萬元,採用合併計稅方式,要繳的稅(薪資所得60萬元+股利所得10萬元-個人免稅額8.8萬元-標準扣除額12萬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額20萬元=29.2萬元)x稅率5%=14600元,再扣除(股利所得10萬元x8.5%=8500元)爲6100元。

但如果小明沒有股利所得10萬元,以薪資所得60萬元來計算,應課9600元的稅,在股利所得按8.5%計算可抵減稅額,且小明適用5%綜所稅稅率,相當於股利所得反而額外創造出3.5%的抵減稅額,長期投資並領取股利似乎比完全不投資來得有吸引力

分開計稅則是股利不計入綜合所得總額計算出應納稅額,再將股利所得合計金額按28%單一稅率分開計算稅額。因爲所得稅級距依綜合所得淨額分爲5%、12%、20%、30%、40%等級距,會選擇採用分開計稅的,大多是所得淨額較高,超過242萬元,適用30%、40%稅率級距者,纔會選擇以單一稅率28%來計算股利所得稅額,不過還是建議民衆可以兩種方式都試算,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式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