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改名「華夏文物博物館」?馮明珠:自毀招牌

國立故宮博物院傳將因應政院組織改造,改隸屬於文化部,因此鬧得沸沸揚揚,外界流傳故宮將更名爲「華夏文物博物館」一說。(本報資料照)

國立故宮博物院傳將因應政院組織改造,改隸屬於文化部,因此鬧得沸沸揚揚,外界更流傳故宮將更名爲「華夏文物博物館」一說。對此,故宮前院長明珠臉書貼文表示,自己反對故宮納入文化部,並指若真更名爲「華夏文物博物館」,更是愚不可及、自毀招牌。

馮明珠表示,從1933年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設置開始,故宮便直屬行政院。一方面彰顯政府重視文化,另一方面,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掌理的故宮,也在政府重視與支持下,努力闖出了它在國際上的地位

故宮若將納入文化部,將從原有二級機關轉爲三級機關,外界擔憂,名列世界5大博物館之一的故宮,編制將隨之受影響。馮明珠表示,故宮涉及的專業極廣,一旦縮編,支撐故宮營運的各項專業研究事必弱化,必影響故宮未來發展

馮明珠認爲,將故宮降級改入文化部,「對故宮未來發展的優勢在哪?若未見其利,又何必改呢?」臺北故宮保管維護的近70萬件文物,屬國家重要文化資產,還是應當受到行政院、立法院、監察院審計部層層監督以策安全

針對是否改隸屬於文化部,故宮及文化部日前發出聲明均指出,目前組改案正在討論中,「後續會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政策方向研議後續法案內容,配合做相關調整。」故宮則另外指出,針對傳聞故宮可能改名「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並沒有列入行政院組改討論議題中。

馮明珠指出,若真如傳聞將「國立故宮博物院」改名爲「華夏文物博物館」,是愚不可及,「一塊歷經95年闖出來的招牌,爲何撒手自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