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賀錦麗和民主黨的警政改革政見

工商社論

從「黑人的命也是命」(BLM)的口號開始,最近幾個月美國社會掀起1960年代半個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種族平權運動,在全國黨代表大會之前(而不是當天做爲壓軸),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於8月11日就先公佈副手人選,近年來誠屬少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加州的聯邦參議員非裔亞裔賀錦麗(Kamala Harris),做爲民主黨的副總統參選人,檢察官出身的前加州檢察長,面對BLM和1312(英文字母順序ACAB: All cops are bastards)「所有的條子,都是混蛋」,要如何強化拜登警政改革和改善社會治安競選政見之論述,全力爭取勝選,還有最後一哩路要走。

從政前後,擁有無數第一擡頭,1964年出生的賀錦麗,有兩點爭議值得檢視。第一,做爲少數族裔,雖然父母離異,但父母親學歷都很高,工作都很好;自己長大成人後嫁給白人,不只口才便給,工作的經歷顯赫,職涯表現更是亮麗順遂。然而,這種「人生勝利組」,不正就是民主黨內的既得利益者,所謂的「建制派」(the establishment camp);建制派在美國,真實的存在於不同的族羣。第二,由於民主黨的拜登,這次順應時勢,爭取選票,提出的警政改革和改善社會治安的系列配套政見,賀錦麗面對的挑戰很大:美國警察的種族失衡,犯罪和販毒的種族失衡,執法失當的警察絕大多數是白人,罪犯人口可能有半數的非洲同胞,政見可以四平八穩,很吸引人,但在政策執行層面的論述,立場將很難拿捏,而當選後的落實執法,也是很大的挑戰。

這次拜登希望「建立國家級的數據資料庫,追蹤濫權的警政執法人員」,當過檢察長的賀錦麗,並沒有反對的理由,雖然可以限制或嚴格審覈使用數據資料庫的資格,以避免被濫用,或有侵害人權之虞,但是,方方面面的強化政策論述,終究不能迴避執法過當的警務人員,是不是有極高比例白人警察的質疑。

雖然現今的美國社會,沒有人會反對禁止警察用鎖喉的過當方式執法;而強化社區警政,改善社會治安,也是有必要、受歡迎的政策。但是,民主黨還有兩個競選政見,值得討論:第一,減少國防部軍用槍械武器,流用給各州政府警察局;以及第二,大麻除罪化。

對於要不要減少或限制國防部的軍用槍械武器,移交給各州的警察局使用,這個議題因爲取決於各州政府要不要、願不願意接收軍用槍械,用以維持重大社會治安事件,從而有政黨的差異。理論上,共和黨長期執政的州政府,或許可能比民主黨長期執政的州政府,更傾向於接收留用軍事武器。

而「大麻除罪化」的問題,不只是政治問題,更是涉及非洲裔和拉丁裔的經濟社會的問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第二個任期(2012-2016),不反對各州政府將大麻除罪化的同時,也強調其實大麻的危害,並不一定會超過酒精。而共和黨的反對意見,則可見於虔誠的天主教徒,當時的衆議院議長波納(John Boehner),出面表達強烈譴責的立場。

事實上,包括民主黨籍柯林頓前總統伉儷在內,無數的美國政治人物都曾經表示或承認,自己年輕時候有抽過大麻或/和古柯鹼;但卻也都在擔任公職人員、尤其是競選的過程當中,公開表達自己的後悔之意。

而在總統的這個層級上,史上則只有同爲民主黨的歐巴馬總統當年表示,不反對州政府將大麻除罪化。目前全力幫拜登競選的歐巴馬錶示,少數族裔貧窮家庭的孩子,因爲吸大麻而被捕入獄的比例極其之高,而這也是他不反對大麻除罪化的原因。

換言之,在傳統的總統大選,大麻除罪化這種涉及社會價值的政策,是一個「能不碰,就不要碰」的政策議題。因爲這既不見容於基督教會和天主教會,但卻又觸及社會階層和更深層的種族問題

今年在新冠疫情期間,爆發的佛洛依德「我不能呼吸」社會事件之後,從禁止警察鎖喉的過當執法,無論是要強化社區警政,改善社會治安,都是跨越黨派的共識。但是從7月起,美國總統川普就開始推出影片,以民主黨主張刪減警政預算,導致社區治安敗壞;川普在內政上的競選基調,要選民省思:是誰讓白人社區的治安愈來愈不安,這種課責有政治的意義,也有種族社會的意義。

面對共和黨的攻擊,如今在民主黨黨代表大會,正式通過拜登-賀錦麗的搭檔參選總統、副總統大位之後,爲兩個月後的美國總統大選拉起華麗的序幕。然而,拜登的副手賀錦麗,是否真如外界所說的高度互補,選票的加分和減分之間,在「黑人的命也是命」與1312的左右爲難之間,值得後續的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