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美國民主黨「向左走」:旗幟鮮明的黨內初選政見

在2月宣佈「國家緊急狀態」以取得美墨邊界的築牆經費以來,參衆兩院於3月中旬決議終結緊急狀態的行政命令,使得聯邦政府無法取得足夠的預算興建圍牆,川普因而在3月16日動用就任後第一次的否決權,否決參衆兩院的決議。由於「反否決」必須同時得到衆議院和參議院三分之二的支持,就當前兩黨的國會席次來看,這一場憲政等級的府會戰爭,川普現階段是以逸待勞。

去年美國期中選舉,民主黨雖然重新掌握衆議院的過半席次,重新擔任衆議院議長、年近80歲的斐洛西女士鬥志昂揚,和川普共同演出的聯邦政府關門大戲,固然對川普造成傷害,但民主黨也受到支持者的責難。然而,政黨鬥爭終究是民主政治的運作常態,禍起於蕭牆之內,對民主黨傷害最大的,還是自己的黨內同志。

首先,一個可能不會在共和黨出現的問題,卻在民主黨內引起很大的爭議;向來以包容多元宗教和種族自詡的民主黨,因爲衆議院的新秀人才輩出,但卻熱血有餘,發言則明顯不夠謹慎。一位新任的年輕女議員,是索馬利亞難民,還是第一位在國會問政時戴着伊斯蘭教頭巾的衆議員,無論是「支持以色列的活躍份子在推動效忠外國」的發言,或是「政治人物支持以色列都是爲了班哲明們(以色列總理班哲明納唐亞胡)」的推特發文,其所挑動的敏感神經,既是宗教,也是種族。

其次,細數目前民主黨宣稱參選2020總統的十多人名單,有三個特色:其一,女力崛起,「巾幗不讓鬚眉」;其二,捲土重來,重披戰袍的老將實力堅強;其三,意識型態鮮明,則可以從他們的政策主張看出。

回顧三年前,共和黨內羣雄並起,沒有一個在民調有優勢。而隨着昂貴的競選活動陸續在全美各州展開,退出初選的最知名的當屬布希家族的傑布布希,以及美國知名的醫師卡森(現在是川普的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長)。

而和川普鏖戰到最後的則是聯邦參議員克魯茲,但他們在傾向黨內極右民粹「茶黨」運動的意識型態上,則除了川普表達的用語更接地氣之外,並沒有什麼差異。

但是,當時各方所預期民主黨內會是由希拉蕊一枝獨秀的局面,最後卻成爲兩強相爭。最重要的原因除了輕敵之外,對於TPP政策立場的反反覆覆,以及政治獻金與「電郵門」案,希拉蕊所代表固有秩序和舊有勢力「建制派」(Establishment)之傳統政治菁英形象,深刻影響到原本各方看好的一面倒局勢。此次,前副總統拜登如果參選,並得到歐巴馬的支援,則在希拉蕊不再參選的情勢之下,將可能成爲強勢的競爭者。

回顧上次黨內初選,站在桑德斯背後、絕大多數年輕人全力支持的這位民主黨「左派復興」的「老左派」,當初爲了選總統才加入民主黨、本身也是猶太人,如今東山再起,何以致之,可以從以下的政策主張看出:反對TPP;公立大學的學費免費;聯邦政府的法定基本工資從每小時7.25美元提高到15美元;大幅提高有錢人的所得稅率;全民醫療保險;支持墮胎;支持同性婚姻合法;華爾街的銀行,應該倒就讓它倒。

最後,從競選的政見觀之,「向左走」的政策主張,呼之欲出。目前表態參選的民主黨政治人物所提出之政策主張,值得重視的除了「全民醫療保險」、以及減少碳排放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開徵更高的富人稅和增加勞工的社會安全保障。

其中,比較特別的則是參議員華倫所主張,要立法規範臉書、谷歌、亞馬遜;一方面限制科技公司既提供平臺,又參與平臺,另一方面則是加強對於非法和妨害競爭的壟斷行爲,而她特別點名的則是臉書收購IG(Instagram)。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和從2011年延燒到2012年「佔領華爾街」運動之後,貧富懸殊和貧窮世襲的經濟社會問題,已經成爲世界各國有志於國家領導人最迫切、也最難解的政治問題。川普「不會讓美國成爲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席話,從民主黨想要競逐總統大位衆多政治人物提出的政見可以看出端倪。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千禧世代的社會主義」政策理念,「要經濟,也要環保」、「要加富人稅,也要創造工作機會」,會不會成爲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的主軸,值得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