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拜登總統1.2兆美元的基建案,看民主黨的路線之爭
工商社論
千呼萬喚始出來。11月5日,美國衆議院通過,號稱二戰後、規模最宏偉、高達1.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而所謂的「建設更好未來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的基礎建設投資與就業法案,將用於高速公路與橋樑修繕(1,100億)、鐵路(660億)、能源電網和網路寬頻(各550億)、飲用水管更新設施(550億)、大衆運輸系統(390億)、空港/海港(合計420億)、電動車充電站與電動巴士(各75億),以及其他要逐年分次編列6,500億的交通建設預算。
從「美國政治的歷史沿革」觀之,希望延襲90多年前民主黨名留青史,小羅斯福總統「新政」(New Deal),拜登總統的政治企圖是,「複製貼上,有政府,會做事」,用所謂的「大政府」作爲,重振美國經濟。由於美國聯邦主義的憲政理念,在過去將近一個世紀,聯邦政府已經將落實「硬體基建」的權力與預算,下放給各州政府。然而,在疫情、紓困、起伏不定的就業狀況的夾擊之下,今年以來,全美各地工會的罷工頻仍,誠屬特殊的景象。今日,這個規模龐大的「硬基建」長期計劃,固然可以提振大家的信心,但卻難以立竿見影,在2022年11月期中選舉前,恐怕不易讓人民看到有感的綜合效益。
始作俑者,做爲導火線的疫情,固然是拜登總統2020年勝選的原因之一,卻也成爲入秋以來,防疫不力,難以承受之重。然而,更重要的還是,民主黨自從2016年希拉蕊和桑德斯黨內初選之後,2018年與2020年衆議院的兩次全面改選,「資本主義是疾病,社會主義是解方」的理念,已然成爲民主黨的世代交替和選舉路線分歧的根源。
11月2日,新當選的波士頓市長吳弭,正式標誌政經形勢的風向轉變下,民主黨的路線之爭。首先,「政治正確,階級正確,綠字當頭」,成爲政治人物的新標章。波士頓市長吳弭,兼具少數族裔、高學歷、都會區、年輕(不到40歲)、女性、以及社會主義傾向的競選政見。相較於拜登總統和高齡超過80歲、史上第一位女性的衆議院議長裴洛西,平均80歲,白人、高齡、職業政治菁英的民主黨「建制派」,將會快速的淡出歷史舞臺。
而由於支持者的人口結構,尤其是來自傳統票倉的年輕/高學歷/少數族裔,注重社會福利、甚至提出徵稅主張,社會人士的從政,將加速黨內領導階層的新陳代謝。這股政治浪潮,將會直接衝擊到美國,從東岸到西岸的大都會城市選舉、部分州長和州議會的選舉、特別是每兩年就全面改選的衆議員選舉,以及將近三分之一的參議員。民主共和兩黨的總統,這兩年不分黨派,防疫不力。
受傷最重的民主黨都會地區選民,如果沒有投向共和黨的懷抱,勢必將更重視醫療體系改革、發放社會福利、以及開拓富人稅源,以支應自己所需要的種種一切。而其中,將選票投給「階級正確」的民主黨政治人物,當是最快速的途徑。
其次,師承哈佛大學教授華倫參議員的波士頓市長吳弭,接棒舉起「綠色新政」大纛,在紐澤西州長慘勝、維吉尼亞州長敗選的當下,無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吳弭的市長選舉政見包括:全市的校車改爲電動車、第一任內做到碳足跡零淨值、2030年全市100%再生能源、2040年全市碳中和;以及減少警員執勤的權力,乃至於提供免費的公共交通。
「由小見大」,這些政見不但遙遙呼應11月中旬結束的COP26,全球氣候變遷大會簽訂的「格拉斯哥協定」,也是過去兩次總統大選,民主黨參選人希拉蕊和拜登「建制派」(the establishment),以及桑德斯和華倫「進步左派」(the progressive left),兩種路線之爭的根本原因。
過去將近半年,美國參衆兩院爭議不休的兩大預算法案:1.2兆美元的「基建」預算案,以及3.5兆美元「社會安全」預算案。對於兩大預算案,基於2022年11月期中選舉的政治算計,從預算總額高低、科目增減、額度分配、乃至於優先順序,一次又一次的挑動兩黨參衆議員的政治神經。
而因爲選區/選民考量、2022年有沒有改選的壓力、或甚至是有沒有違背從政理念與政黨利益,結果就是,一方面,有部分共和黨衆議員支持民主黨的「基建案」,而另一方面,民主黨則有不分族羣、近百位衆議員,強力要求先通過重建社會安全網的3.5兆預算,否則一旦基建案過關,將會成爲通膨來襲的「棄單」。
就美國現在的經濟社會形勢而言,5,500億美元打前鋒、總共1.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從通過到落實,終究必須爭取各州州長的配合與執行。換言之,法案通過與預算執行,本質上就是政黨政治的競爭。拜登總統的基建投資與就業法案,遠水未必救得了近火。民主黨在參衆兩院「全面執政」的微弱優勢,2020年因爲總統險勝所掩蓋的路線爭議,都藉着2021年歹戲拖棚的黨內鬥爭,而浮出檯面。因爲基礎建設法案引發的黨爭,未來的結果如何,仍有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