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咖陸續出走 臺經院:應把握機會跟美籤FTA

▲臺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圖/資料照)

記者許雅綿臺北報導

臺灣企業大咖陸續出走,臺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企業到國外投資對臺灣並非好事建議政府與其讓臺廠個別美談條件,倒不如直接帶領檯廠一起去談條件,並藉由美國的投資,帶動談判交易;臺經院院長林建甫則認爲,最好是跟美國籤FTA(自由貿易協定)或TIFA(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在目前還有利的情況下,應儘快保握機會

孫明德表示,近期陸續傳出企業大咖要到國外投資,對臺灣未來的投資並非好事,且聽到的都是大廠,包括鴻海、義聯臺積電,「一個大企業去,可能會帶走很多小企業」,建議政府不用讓企業個別跑去國外投資,要就一次帶企業去把條件談到最好,對政府的威信領導力纔有幫助。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圖/記者李鍾泉攝)

臺經院研究員劉佩真直言:「臺積電擬出走,赴美投資3奈米制程晶圓廠,反映出臺灣內部投資環境,不盡理想。」劉佩真說,英特爾(Intel)近期重新啓動美國晶圓廠的投資,未來英特爾在地投資的優勢特別顯著,企業也關注英特爾與蘋果合作關係是否會更加緊密,甚至英特爾旗下晶圓代工訂單情形,也是臺積電考量因素之一。

臺積電佔國內半導體產值38%,佔整體半導體獲利比重高達6成以上,而臺灣半導體的競爭力在於晶圓代工,特別是臺積電的先進製程。「若未來臺積電將先進的製程,轉往美國投資,將對臺灣整體半導體競爭力,帶來負面影響。」

而繼臺積電後,近期義聯集團創辦人林義守也透露,決定砸500億到美蓋兩座電爐廠,爲臺灣鋼鐵業首家響應川普政策的企業。

▼義聯集團創辦人林義守。(圖/記者葉佳華攝)

臺經院研究員彭思遠表示,義聯投資美國主要有三大因素,包括環評、搶佔美國市場,以及美國原料提供不虞匱乏。先前義聯想投資臺南,最終因環評因素沒有通過,義聯也考量到中國大陸或是東南亞投資,而環評因素考量,也是重要關鍵

再者,彭思遠指出,義聯這次去德州投資2座電爐廠,相比之下,爲較低污染性的投資,德州政府大力支持,通過的情況相當樂觀。

美國經濟表現佳,同時川普政策亦擴大基礎建設,而中國鋼鐵明顯被美國政府阻止進入市場,美國鋼鐵市場相對匱乏,義聯若能進軍美國,並提升鋼鐵業的產量,對美國、義聯未來業務發展都是十分有利的,除了增加美國就業,也能帶動臺灣整體營收,會是個雙贏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