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當前雙率情勢的變化與問題
年底前新臺幣易貶難升,成了市場共識。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是否持續升息雖仍有雜音,但大抵而言,聯準會(Fed)爲對抗通貨膨脹而主導的此波利率調升措施,已近尾聲。受此影響,臺灣年底前的貨幣政策主軸也出現變化,匯率取代了利率,成爲新焦點所在,相較於利率而言,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更顯複雜,應付新局面也要有更多的思考。
比起每季度定期宣佈的央行指標利率,匯率的變化特徵是說來就來,常令人措手不及,加上臺灣市場相對缺少匯率避險工具,或避險商品的成本偏高,因此企業對一個相對穩定的匯率環境更有所期待。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於7月下旬透過一場演講對此表達了態度。他強調,新臺幣匯率的穩定,對臺灣至關重要,製造業和金融業尤其如此,並舉同處於亞洲的香港和新加坡爲例說,兩個主要的金融中心做法一致,均採行了維持本幣穩定的匯率制度。
就在楊總裁大談匯率穩定重要性之際,臺北外匯市場的表現並不平靜,7月以來走勢趨貶的新臺幣,對美元匯價整個月累計貶值2.95角,進入8月的首周貶值速度繼續加快,單週達3.01角之多,本週一雖止跌,但週二(8日)又重挫1.4角至31.81元,續創九個月新低。
造成此一的現象的原因,既有來自日圓等亞幣疲弱的「比價效應」,亦有短期外資進出臺股的「套利現象」,而臺灣出口表現不佳的長黑數據(到7月已連11黑),讓更多企業希望可透過匯率的價格競爭優勢予以彌補,對下半年的央行匯率政策亦構成壓力,年底前的新臺幣易貶難升,成了市場的共識。
在此同時,我們也觀察到,金融機構在外匯套利上頗有斬獲,甚至成爲貢獻獲利的重要來源之一。由於大環境美元利率居高不下,被放大的臺美利差有利於換匯交易(SWAP)的操作。簡言之,即把潛在利差透過匯率工具,轉換爲已實現的報酬,多家行庫法說會上透露的訊息顯示,此商品操作的獲利較上年度大增至少10倍。
此作法近年來也爲央行所樂見,尤其鼓勵銀行協助外資以SWAP方式取得新臺幣資金,避免大筆資金在臺北匯市上進進出出,買賣之間容易影響匯率的穩定。利之所趨加上央行樂觀其成,SWAP交易於是在臺北金融市場上大行其道。
但如此獲利模式能否持續的執行,恐得打上問號,部分業者認爲,全年的獲利可在此基礎上創新紀錄,只怕過於樂觀。理由是,銀行從事此項財務操作的前提,在於必須擁有豐厚的美元部位,而以優利定存吸收美元資金的作法,在美元升息將告一段落,甚至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會降息的預期心理下,多數銀行已縮手不不再承做,且在新臺幣趨貶的大環境下,承作先賣後買SWAP交易的匯率風險也要考量。即使單從財務操作的立場來看,如何佈局海外債券的臺資,反是銀行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在銀行外匯操作大發利市的同時,我們除了讚歎其財務調度能力的提升,仍不免發出疑問,相同的操作方式,銀行對手握大筆外匯資金的客戶是否也願指點一二,更大的可能是,由於彼此間存有資訊的不對稱,不少金融機構客戶存放的低成本外匯部位,纔是銀行財務操作的資金主要來源,自己先賺上一手再說。
就企業而言,長期以來,政府一直鼓勵業者要有避險意識,不能寄希望於一個不動如山的新臺幣匯率,但除了如保險業從事海外投資,依規定必須安排避險之外,不容諱言,大部分企業缺少此方面的意識,專業知識也不足,對於匯率上的趨吉避凶之術,是既不想做也不會做,往往意識到匯率對營收穫利造成巨大影響時,才以集體力量提出訴求或施壓政府。
此種互動關係非我們所樂見。平心而論,臺灣的企業家必須要被教育,要有將匯率成本內部化的體認,尤其當匯率動盪時更顯得重要,此時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的銀行業者,當然責無旁貸。於是,當銀行正爲其SWAP獲利貢獻沾沾自喜之餘,值得憂心的事也浮現了出來-銀行對於其自身獲利的重視程度,更勝於客戶避險需求的提示和滿足,而兩者之間要運用到的資源,則具有高度的重疊。
最後再回到楊總裁演講內容上,他雖舉星港維護本幣匯率的穩定,作爲臺灣的參考對象,卻也點出新臺幣匯率需要穩定,對製造業和金融業的運營都相當重要。這正是臺灣與星港的不同之處,如以對GDP的貢獻度而言,製造業更勝於金融業。也因此,我們認爲協助企業滿足其於避險上的需求,是金融機構最核心的任務之一,必須優先處理,這比起其在財務操作上能有多少精彩的表現,要重要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