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甄命題要納「臺灣文學」 教育部挨轟帶頭違背3大法

高中生在老師帶領下參與走讀文學活動。(示意圖國教署提供)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教育部國教署7日發函給各縣市政府、國立高中指出,爲因應12年國教國語文課綱強化臺灣文學教育,辦理國文教師甄選,命題範圍應納入臺灣文學內涵及相關題目,此公文傳開引發各界議論,有國文老師直接批評教育部「太刻意」,干預了教師專業全教工會則怒批教育部帶頭違法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高孟琳認爲教育部不用刻意強化臺灣文學、本土語文這一類有意識形態的事情,尤其高中階段,不管哪一類文學、語文,以在高中現場的老師來看,都會針對課本內容調配進行教導,一限制等於干涉老師專業,原本有充分專業自主權的老師喪失該有的能力,政府機關不應過度干預。

全教產工會理事長黃耀南痛批教育部非常離譜,從來沒有過一隻命令下來就要大家接受,以目前現行法令來看,完全違背了三法,包括憲法教師法師資培育法,以上法規並沒有一定要考臺灣文學,其中也涉及教師工作權問題,對於很多人花了很多年在師培課程、取得教師證,卻面臨突然冒出的規定,要大家如何因應,無法理解身爲最高行政機關竟然帶頭違法。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文宣部主任薛慧盈表示, 去年教育部刪減古文篇數,增加臺灣古文,現在要提高臺灣文學題目比例,大概就是希望未來能讓老師有更多能力在這些教材上教導,但不管是臺灣文學、現代散文新詩等,都是吸納了傳統中國文學內涵纔有的創作,要將中國文學「根本」刪了,是捨本逐末

一位不願具名的高中國文老師向《ETtoday新聞雲》記者表示,臺灣文學很重要,但是教育部這樣的行爲「太刻意」,且「國文」課裡包含了各類文學、層面,老師本來就都會適當分配並教導,政府管太多了。

薛慧盈說,教育部如果真的想好好的推動臺灣文學的課程,就光明正大增設一堂課,而不是用「偷渡夾帶」的這方式到學校,因爲大部分文學能進入課堂是需要一定精華典範,尤其「文化」這件事必須有更多、廣泛連結,才能引領學生另外創作出更好的作品,而不是將內容愈縮愈小,只侷限在某個領域,喪失教育本質

相關新聞:教甄命題納臺灣文學惹議 國教署跳針澄清「只是提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