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脫貧(四)引進生產線促就業 廣河縣打工族返鄉
大陸官方的扶貧計劃中有一項「就業扶貧」,簡單說就是活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像是「基礎母畜示範工程」,便是由政府和村民共同出資購買牛、羊等母畜,村民負責飼養、販售,所得則歸村民所有,相比過去外出打工,收入提升不少。
記者前往採訪時,廣河縣紅星村村民「馬二不都」正在準備羊羣的午餐,他端着手中的飼料來回穿梭,羊羣也一路跟着移動。包含自己在內,馬二不都家中一共有四個人,過去家庭的經濟來源,全靠他到青海打工,但一年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因此收入並不穩定。
▲當地村民馬二不都。(圖/記者曾俊豪攝)
2016年,脫貧攻堅隊員找上馬二不都,說服他透過跟政府貸款的方式,購入三頭牛、上百隻羊來飼養。他表示,以羊爲例,一隻以500元(單位:人民幣,以下同)購入,養三個月便能以800元的價格賣出。採訪前,他才載着三頭羊到街上兜售。
買進賣出的方式,讓馬二不都的資產循環變快,現在家中已經超過「貧困指標」——人均年收入3700元的標準,脫貧成功。他強調,對比過去到外地打工,現在的養羊不僅更輕鬆,還能住在家裡,陪陪妻子,照顧小孩。
另一個脫貧的案例,則是甘肅伊尊民俗用品公司的員工「馬蘇菲也」,採訪當天,她正在「扶貧車間」裡縫製帽子。她表示,家裡人原本住在山區,後來搬遷到城裡,一直以來,只靠丈夫在外打工過生活,她負責照顧兩名長輩和四個孩子,由於僅有一份收入,生活非常困苦。
▲「扶貧車間」員工馬蘇菲也。(圖/記者曾俊豪攝)
然而,三個月前馬蘇菲也來到這間公司工作,生活改變很多,她一天製作做五百多頂帽子,一個月便有2000到3000人民幣的收入,這筆錢對家裡來說「很可以」,讓一家人品質提升,四個孩子上學、吃穿都有保障。
縣長馬東昇表示,廣河縣在2014年底,全縣建檔貧困人口12545戶、57800人,貧困比例27.3%。經過近年的努力,累計減貧7355戶、35798人。目前,全縣貧困人口剩下6454戶、32345人。今年計劃再脫貧3484戶、17421人,貧困比例下降到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