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南臺別院講座 當佛教遇見科學研證

佛光山南臺別院「安樂與富有」系列講座繼,2日晩間進行第2場,引領大衆科研角度深入佛法堂奧,將佛法融入生活中。(圖/南臺別院提供,下同)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佛教崇尚實踐,經由實踐與理論相互印證,兼具科學精神,當佛法與科學相遇,會擦撞出什麼樣的火花?佛光山南臺別院「安樂與富有」系列講座繼,2日晩間進行第2場,引領大衆以科研的角度深入佛法堂奧,將佛法融入生活中。

這講座邀請佛光山叢林學院女衆學部講師,也是量子力學博士知玉法師,成功大學化學系教授林弘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立體劇場負責人邱光亮,和主持人陳麗妍,一起主講「空有不二、凝聚於一處的無」,分別從量子力學、天文科學及化學的專業領域,印證佛陀的般若智慧真理,是本具永恆普遍的自然法則,並以不同人生經歷暢談佛教、科研的微妙相輔相成關係。現場聽衆5百多位及透過人間衛視YouTube直播及佛光山南臺別院臉書直播聆聽聞法

住持滿舟法師引言,佛法與科學都是在探討人類宇宙的關係,然而佛法更重要能解決人生的問題。所以當科學愈進步,就愈能證明佛法的微妙高深,同時提升心靈層次的修爲,爲世界帶來幸福的力量。

「透過能量交換與連繫,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往生時即刻連結到極樂淨土。」知玉法師用科學的「波粒二象性」,印證佛教的「淨土法門」,增加大衆唸佛信心。並提到金剛經是科學的語言,只要我們用心內觀,控制起心動念,即能引導走回心內的世界。正所謂「緣起性空」,物質非一成不變,僅是因緣合和呈現不同而已。而科研中所謂「測不準原理」,是機率波的呈現,應以金剛經「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來看待。

接着知玉法師解釋「能量不滅定律」,透過意念能量的流轉,對應了《心經》的「諸法空相不生不滅」。更以「質能互換的定律」解釋空有不二的義理,勸勉應放下執着,迴歸空谷萬象本來面目,才能在空中生妙有。佛教談的是真理,科學提升生活的進步,科學與佛法本質相融一體相輔相成的,人人當用慈悲觀照的心應用於科學創造,共謀人類幸福美好的生活。

知玉法師再以「四心」期勉大衆將佛法融入生命中。用「信心」產生動力,以「疑心」提高求知精神,常保「悟心」學佛,恆持「無心」以無有創造真有,將佛法真理與科學完全融合。

「當內在自由度趨使,而真正出於內心「愛與善自發性的付出,無求廣佈且遵守「愛與善」的法則,就是佛」。榮獲星雲大師信託教育基金典範教師的林弘萍站在科學角度,從宇宙的自發性過程談人類行爲的自由度。講師以實際行動展現科學人的高度胸襟,並分享以官田心安農場整合當地農業「吸附包」製造,教導農民以菱角殼作「循環經濟」,達到愛地球減碳永續發展環保的目的,併發揮愛心做公益的案例,體現實踐行佛美的一面。 林弘萍說,人生當中,感動是一時,感恩是一世,榮耀是一時,成就是一世的,行佛的正面影響纔是最重要的。

服務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立體劇場的邱光亮現身說法,講師以佛經中「百億須彌,百億日月」構成的三千大千世界宇宙觀,闡明佛教經典中關於宇宙年齡的定量是最接近於科學的。他表示,當天文科學遇見佛法,透過佛法轉念,觀念可以改變視野,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萬法唯心造心念大中可以現小,小中也可以現大。從小我走向臺灣,走向地球、宇宙。人人皆以佛教爲指引科學的明燈,以謙卑柔軟的心奉行三好,擁有大愛才是宇宙的正能量。

最後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帶領大衆再次將講座內容做複習,引發聽衆心靈的觸動。王志庸分享,物理學與佛教的三法印是相通的,一切都在變,一切唯心造,本來畢竟空,說明對佛法與科學的體認。遠自澎湖來退休老師表示,透過今日佛學心靈饗晏,一解過去對佛學的疑惑,日後薰習佛法更俱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