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30萬人民幣年薪 重慶青年非洲當義工助貧民建學校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重慶小夥黎海森曾經在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專案管理年薪30萬元(人民幣,下同),但他後來選擇辭職,開始了義工旅行。他到肯亞貧民窟,發現一所學校是由鐵皮蓋成,地板塌陷,還有學生成績良好,卻沒錢繳學費,於是決定籌款並翻建學校。

根據《重慶晨報》報導,1987年出生的黎海森,來自重慶璧山一個貧寒的家庭,幾年前,他考進新加坡國立大學,被頒發全額獎學金畢業後在星展銀行從事專案管理工作,年薪30萬元人民幣。「我記得當時領到第一份工資,馬上就去買蘋果電腦、iPad、手機,然後去星巴克擺上一桌,非常得意。」

▲黎海森在肯亞中文教育中心。(圖/重慶晨報)

然而,物質享受並沒有帶給黎海森真正的快樂,他經歷一番自我質疑後,果斷辭去工作。2013年6月,他開始義工旅行,曾穿越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蘇丹、肯亞等國家

黎海森後來透過朋友知道了肯亞中文卡教育中心,這個教育中心位於貧民窟,有10間教室、1間廚房,都是鐵皮搭的,破損嚴重,地板也到處是塌陷。他與校長去一位兩年沒繳學費的學生家進行家庭訪問,發現學生母親當天因爲沒找到零工,沒錢吃東西,不得不在家睡覺,「睡着了就不覺得餓」。而那位學生爲了不被學校趕走,拼命讀書每學期都拿第一名。

這次的家訪讓黎海森印象深刻,他也從校長口中得知,貧民窟的孩子不像外面的孩子期盼放假,因爲只有上課,纔能有維持生命的一日兩餐。

據報導,學校如果能將房屋砌成磚房,就能免去每個月的房租,孩子的學費負擔也能減輕,因此黎海森決定籌款。他每天忍着蚊蟲叮咬,透過網路與朋友討論企劃書。2014年5月,他正式在往上發出籌款文章「築夢工程」;一個月後,他收到來自大陸、臺灣馬來西亞英國等地近150人的捐贈,工程的一二期款項不僅湊齊,還多出幾千元。

7月中旬,校舍竣工,黎海森離開肯亞,開始了下一輪的公益之行;8月,他接到央視《青年中國說》節目導演的邀請。節目播出後,在網上引發討論,有人讚賞,但也有人質疑他爲什麼不在大陸做公益,沒要大老遠跑到非洲

黎海森表示,其實當初離開新加坡,沒有什麼目的,最後落腳肯亞,純屬機緣巧合。他指出,當時接觸到一個貧民窟的家庭,得知這個家庭的小孩剛過世,竟是因爲放假吃不到學校的粥飯而餓死。

主持人貝寧總結得好,愛應是純粹的,不該被貼上家庭、國家等標籤。」黎海森說,如果當時他認爲那是別人家人的孩子,就撒手不管,那他的愛裡也必然有自私和殘忍的一面。

其實黎海森當初辭職與遠行,並未獲得家人理解,一直到他在非洲籌款建學校,家人透過網路體會到來自各地的愛心,以及當地孩子如此獲益,才深受觸動。黎海森回家過完年後,將到上海從事一份傳統文化傳播工作,「公益有很多形式,只要有愛心,不用到印度的仁愛之家,也不用到肯亞的貧民窟,生活裡處處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