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新疆棉花大戰 打到中國要害了嗎?

文/陸一杭子牙

這次突然爆發新疆棉花大戰臺灣人眼中所看到的是政治強權、藝人代言與人權自由之間的選邊拉扯,藍綠政治人物的跟風表態也不脫離這個認知窠臼。然而,若從表象抽離開來,棉花大戰絕不會只是「空前絕後」的單一事件,梳理其爆發的背景過程可以發現,不管在衝突爆發的產品領域,還是時間序列上,都和這些年不斷升級中美對抗,以及不斷髮酵的新疆話題高度關聯,是中美乃至中西方之間以新疆爲核心,針鋒相對的一個面向。

隨着抵制新疆棉花事件的發酵,輿論開始談論抵制新疆棉花背後是棉花定價權、供應鏈,甚至是新疆就業問題,被視爲是歐美抓住了中國的「要害」。然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美國怕丟定價權

首先,被外界忽視的是,北京爲了維護新疆產業,從來都是由國家定價,並不隨市場價格波動。即便棉花作爲大宗商品,在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受各種因素水深火熱的時候,新疆棉花價格都是穩定的。

世界目前棉花的競爭格局是,中國、印度、美國分別佔據棉花產量前三位,囊括近70%的總產量。出口是美國爲首、印度次之。對棉花這種大宗商品來說,產量很重要,定價權更重要。棉花的國際定價權原本就掌握在美國手裡。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棉花期貨期權交易所,也是棉花貿易的定價中心。美國80%的棉花都用於出口,所以掌握定價權,自然有利於本國棉花出口,在理論上方便其控制棉花產業鏈,收割其他國家。

全世界來看,只有中國大陸能夠與美國爭奪國際棉花定價權。如同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吳啓訥對本刊所分析認爲的:「西方以新疆棉花使用強制勞動爲藉口,限制當地的棉花產業,就等於全面打擊中國棉紡織產業鏈,以及中國紡織品的定價權。」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棉花消費國和最大的棉花進口國,同時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紡織品生產國,這是中國在產業鏈上的話語權。2004年6月1日,鄭州商品交易所(簡稱「鄭商所」)推出棉花期貨交易;2017年,「鄭商所」將棉花期貨基準地調整至新疆,大爲便利了新疆棉花加工企業利用期貨套保,穩定棉農收益,鞏固新疆棉花主產區地位。

近兩年,中國三分之一的棉花產量已經在鄭商所期貨市場流通。鄭商所棉花價格已經被納入全球報價體系,「鄭商所價格」成爲全球棉花價格的重要指標和參考標準。可以說,中國在國際棉花定價權上的話語權愈來愈大,美國自然是如鯁在喉,欲除之而後快。

炒作中國製造業「外移」

許多網路輿論質疑,「打擊新疆棉花,就能絞斷中國棉紡織產業鏈,扼殺中國棉花定價權?」首先,需要清楚,全球紡織業的轉移可以劃分爲6個階段:近代紡織工業化生產起源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美國在20 世紀初接力英國成爲新的紡織製造中心,二戰後全球紡織製造中心轉向日本,1970 年代後又逐步轉移到南韓、臺灣和香港;隨後,中國大陸在1992年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目標後開放程度提高,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對外貿易迅速發展,成爲全球紡織製造中心。

近年來,東南亞國家由於勞動力成本方面優勢開始逐步承接其他國家部分低階製造產能,紡織品製造和出口貿易快速成長,紡織製造中心有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趨勢。

原因主要是兩方面:其一,近年來,隨着中國大陸薪資水準、人力社保、福利等方面的提升,導致人力成本持續上升,製造業低成本優勢逐步消失,企業利潤空間逐漸縮窄。其二,大陸環保政策的趨嚴也增加了紡織企業的生產成本,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此時,東南亞以及非洲一些國家卻在人力成本端表現出明顯優勢,紡織產業佈局東南亞等海外地區已是大勢所趨,全球紡織製造中心將繼續向東南亞等海外地區遷移。

所以,中國棉紡織產業鏈會否被絞斷?這就好像不斷炒作中國製造業的「外移」是一個道理。現象是有的,但這並不表示產業鏈的斷裂,而是產業升級的過程。事實上,中國大陸紡織業也在做升級換代。

會造成新疆大幅失業嗎?

會因爲限制新疆棉造成新疆大幅失業,甚至引發社會動亂嗎?這是外界很關注的另一個問題。

就中國大陸內部脈絡而言,一方面對於產量最大的新疆棉,基於民族產業保護,原本就有國家統一定價;另一方面,2011年9月1日,中國大陸正式實施國家棉花收儲計劃,對棉花進口實行關稅配額制,抑制外國低價棉花的傾銷,保護本國的棉花產業。從市場需求和價格看,新疆棉都受到保護。更別說,在今天中國大陸社會氛圍之下,更多「國潮品牌是很可能下單新疆棉的,這隻會對新疆棉構成利多。

基於此,所謂外國品牌減少訂單,造成生產線萎縮,從而打擊新疆棉花產業鏈,進一步導致失業的推論就是不成立的。此外北京對少數民族產業長期都有保護政策,這是一個政治問題,更不可能出現意外。

中國暴露的軟實力弱點

雖然從經濟角度分析,打擊新疆棉並未真正打到要害,但也對中國造成了切實影響。因爲將新疆棉花設定爲戰場,不僅把西方自己在國際輿論場放到了政治正確的高度,抹黑了中國,還提高了北京在新疆的管治成本,挑撥了相關企業在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關係,惡化了中國透過國際商業公司與外部主流世界建立的經濟與貿易聯繫,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和外部的經濟聯繫。

這也是學者吳啓訥接受本刊採訪時所提出的憂慮,「以美國爲首的西方的盤算,遠不止打擊中國的紡織業,他們所要打擊的更大目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近年來,中國紡織產業和其他傳統產業向西部移動,除了帶動中國西部的經濟開發,更重要的是,它在實體空間上貫通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打擊新疆經濟,就可以打斷一帶一路的空間連結,將中國經濟侷限在東南沿海,鎖定它的成長空間。」

不過,更爲重要的是,新疆棉花大戰再次暴露出了中國大陸在軟實力(Soft Power)方面的弱點。回顧整場衝突的前後過程可以很清楚地發現,美國是透過在國際輿論中製造新疆議題,當水到渠成後,再在這個最關鍵的節點,鼓動「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這個非政府組織,僅僅以一紙建議,就導致了衆多國際品牌紛紛與新疆棉花做出切割。只要國際主流媒體與話語權掌握在美國手裡,同時,包括臺灣在內的美國結盟體系又尚能有效地運轉,華盛頓要折磨一個國家、要製造一個事件,都可謂輕而易舉,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計,而由此給對方造成的困擾與損失,則往往是天文數字

平心來論,正如吳啓訥所言:「利用新疆的地緣政治和族羣政治議題打擊中國,是一項悠久的西方傳統。」因此,對於硬實力、軟實力與巧實力的靈活運用,美國和西方是非常嫺熟的。自一戰以來,尤其自二戰成爲霸主後,美國經由70多年在國際上的反覆操練,早已爛熟於心。相比之下,中國的硬實力雖然這些年在和美國快速接近,但是在對軟實力以及巧實力的理解與使用上,還存在很大差距。這場新疆棉花大戰只是一個縮影,中美博弈也註定是一個長期的「持久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