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解決空氣污染 專業科學遠勝政治口水

臺灣空污問題愈來愈嚴重。(圖/本報資料照/記者謝承恩攝)

文/吳姿賢

大陸中央電視臺前主播柴靜在自制紀錄片《穹頂之下》中說,「這是我跟霧霾之間的一場私人恩怨」。該影片公開後, 24小時內點擊數飆破1億人次、引發中國大陸對霧霾的空前關注。那是2015年,許多臺灣人看着《穹頂之下》一邊爲大陸嘆息、一邊慶幸自己得以置身事外。孰料短短2年後的今天,臺灣同樣面臨着一場與霧霾的「私人恩怨」,已經難將矛頭指向大陸或其他國家。

臺灣霾害問題於2016年浮現,一開始只是天色有點灰,慢慢地,連遠方大樓與山坡也朦朧起來,人們歸咎於氣候不好。再到後來媒體新聞頻繁出現紫爆和PM2.5這幾個關鍵詞,才赫然驚覺那些在清晨與夜半看見的浪漫薄霧原來是對身體有害的「霾」;然而此際口罩、空氣清淨機和咳嗽過敏,已開始與臺灣長相左右,情況急劇惡化。而可惜的是,當時社會幾乎都將霾害歸因於中國大陸,給了政府消極不作爲的藉口,放任霾害肆虐,故導致2017年迎來被喻爲毒氣室」等級的空污,更引起民怨沸騰。

不過,呼吸是人類基本生存要件與權利,此種民生問題最「有感」,民衆或許一時之間無法辨認空污來源,但很快就學會反思、不會老受人爲政治操弄。2017年12月17日臺中、高雄分別同步舉行「反空污大遊行」,集結上萬人呼籲政府將「臺中火力發電廠減煤、各縣市前30大污染源減排」,務實地把炮口對準境內污染時,政府的態度卻令人失望。

懶政推拖 讓對岸背鍋

遊行前5天,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於12月13日在民進黨中常會報告提到,2017年年末中火發電與用煤量皆減少,PM2.5濃度卻是反向升高,指出「空污絕對不能單一簡化爲中火因素」,這句話是對的。但他接着說,「中國污染源佔臺灣整體空污比例30.2%,冬季時更會攀升至接近四成」,蔡英文聽完作出指示,「正確的資訊,纔會有正確的對策。行政團隊有責任將空污資訊向國民正確而完整地揭露,例如近日的PM2.5問題,相當高的比例來自國境外經由大氣環流的擴散移入,這就說明爲何在用電量低的冬季,空污情形卻比夏季更爲嚴重」,並總結「國境外移入的污染源佔比甚高,儘管這是來自於境外國家與季節風等其他原因,但任何污染都攸關我國環境與國民健康」。

聽起來又是一次熟悉的「不沾鍋」模式,但遭臺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的媒體投書重重反擊。詹長權說明,新北萬里的空品測站是臺灣本島受大陸霾害影響的最前哨測站,而屏東潮州則是臺灣空污最嚴重之處,以兩地在11月的空氣品質指標(AQI)爲例,前者橙爆僅1天且沒有紅爆,後者卻有19天橙爆,甚至10天紅爆,若臺灣空污真受境外污染至深,萬里空氣品質爲何好過潮州?環保署的結論顯然十分弔詭。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也曾強調臺灣空污,三分之一從大陸飄來,「拜託中國共同解決問題」,再加上蔡英文指示行政團隊向民衆加強說明空污來自境外等舉動,目的除了推諉卸責、消滅「反空污遊行」的正當性以外,也有意提早爲2018年地方選戰消毒。

關鍵真相是,環保署這份調查報告以2010年資料爲研究基礎,時空環境變遷甚大,政府卻拿舊數據糊弄社會、掩飾境內污染嚴重程度,被環團人士痛批「政治正確治不了空污」、「只要最後結論都是中國害的就All Pass?」環團提出日本今年11月的研究證實,大陸近3、4年飄出境外的空污明顯減少,政府的說法不能服衆

政治算計 比霾害更毒

大陸霾害嚴重,爲鐵錚錚事實,過去幾年臺灣、南韓與日本受其影響頗深,但難以否認,大陸近期加速治霾並獲致相當成效,早期代表可追溯至北京在2005年面臨「要首鋼還是要首都」的問題。首鋼當時爲北京最大工業企業之一,每年稅收對北京財政貢獻甚大,更支撐一大部分當地人生計,但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兩難中,大陸依然決定耗費鉅額經費及5年時間,將首鋼搬遷至河北。其後對北京周邊工業限產或停工以治霾的命令,也沒有減少過。

另一方面,這個冬天大陸力推「煤改氣、煤改電」,以天然氣取代燃煤取暖,還出現「賣煤就抓人、冒煙就拆房」等過火標語,甚至出現停煤後天然氣供應不足,使得很多人在北方零度左右的寒冬只能「靠抖取暖」,引發了華北地區極大民怨。但據中國環境保護部的報告,「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2017年10月的PM2.5平均濃度比上年同期降了22.6%,11月更降低37.0%,藍天果然再現。

北京首鋼搬遷以及煤改氣政策,都是着重於當下嚴重污染源的對症下藥,方能快速有效治霾,不過這得歸功於中共政體因素,而「立竿見影」的速效背後,也產生非常嚴重的副作用。近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12月19日啓動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限制發電企業碳排放量以達到減排目標,這不但是全球最大碳市場,更被美國環保人士形容爲「氣候政策的珠穆朗瑪峰」。另外,北京支持電動車取代傳統化學能源汽車的政策已全面展開,意欲在實現汽車業升級發展的同時,減少碳排放。大陸即使在治霾路上跌撞,也並不放棄嘗試任何務實的做法。

反觀臺灣,因民衆反彈聲浪太大,賴清德在12月21日緊急端出「紅害減半大作戰」,高喊如2019年空污減半、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以及2040年新售汽車全面電動化等,並且要求國營事業達超低排放量。移動源影響空污甚鉅,目標沒抓錯,但美麗願景能有多少完成度,令人懷疑,更別說滿滿的數字暴露出濃烈的政治算計。先不說減排藍圖刻意跳過2018選舉年,2035年、2040年時,如今當政者誰還在位?這與非核家園所訂定的「2025年」簡直是異曲同工之妙。

治霾是巨大工程,兩岸政體不同,其實難以類比,臺灣民主制度在運作上勢必得犧牲效率,相信人民都能理解這是漫長道路。但政府除了應立即打消選舉算盤、專心處理與人民生活緊密相連的問題之外,更要以專業科學化精神改善空污,絕非如環保署一樣,使用2010年資料,誇大對岸對臺灣空污的影響,玩弄科學數據。

永續環境是21世紀全球主要議題,臺灣應正視事實,不應刻意導向意識形態的仇恨、操弄政治口水戰,兩岸當然不必在此較勁,更不應卸責,而須是一段互相學習、成長的過程。

臺灣人以前揶揄過「北京的天空不是藍的」,殊難想像,短短几年內臺灣天空也被罩一層灰紗。其實霾害尚有解方,比霾害更可怕的是政治算計和意識形態,這纔是天空藍不起來的要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