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基礎

商品經濟的矛盾

一、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同以往其他社會的更替一樣,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也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也經歷了長期的過程

(一)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生

資本主義萌芽於14世紀末15世紀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現,其途徑有兩個:一是從小商品經濟分化出來;二是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

(二)資本的原始積累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之後,其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15世紀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發現,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要求商品生產以更大的規模和更快的速度發展,這一任務只能靠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來實現。新興資產階級便開始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利用暴力手段爲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條件

所謂資本原始積累,就是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貨幣資本迅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的歷史過程。在西歐,資本原始積累開始於15世紀後30年,經過16世紀的高潮,一直延續到19世紀初才告結束。資本原始積累主要是通過兩個途徑進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剝奪農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奪貨幣財富。資本原始積累的事實表明,資產階級的發家史就是一部罪惡的掠奪史,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着血和骯髒的東西。”

(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之後不斷髮展和成熟,反過來又促進了生產力 的進一步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對上層建築的徹底變革提出了強烈要求,這就是:在政治上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用資產階級政權取代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在地主階級同農民的矛盾極端尖銳,封建統治已被農民戰爭嚴重動搖的情況下,新興資產階級利用廣大農民和其他城鄉勞動者的力量,通過暴力手段,展開奪權鬥爭。17世紀中期和18世紀後半期,英、法等國先後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經過復辟和反覆闢的長期鬥爭,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進而在資產階級政權的幫助下,實現了產業革命,機器大工業代替了工場手工業,促進了社會生產力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空前大發展,最終建立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二、以私有制爲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的過程,與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社會財富表現爲一種驚人的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爲它的元素形式。因此,剖析私有制爲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內在矛盾及其運動規律,就自然成爲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質的出發點。

(一)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

商品經濟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作爲自然經濟的對立物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自然經濟是一種以自給自足爲特徵的經濟形式。自然經濟以分散的、自給自足的家庭生產爲基礎,生產規模狹小,社會分工低下,以使用價值爲生產目的。這就決定了自然經濟是同社會生產力水平低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相適應的。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上,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生產力水平都很低,社會分工極不發達,因此自然經濟是這些社會形態的基本經濟形式。

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爲目的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它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商品經濟得以產生的歷史條件有兩個:一是社會分工的出現;二是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關係,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一切勞動產品所共有的屬性。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馬克思指出:“不論財富的社會的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的物質的內容。”商品的使用價值,不是用來滿足生產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過交換用來滿足別人的、社會的需要的。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爲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決定商品交換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類腦力和體力的耗費。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會屬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價值,但只有這種有用物品是勞動產品並作爲商品時,它才具有價值。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換,就是因爲它們都具有價值。商品的價值在質上是相同的,因而它們可以相互比較。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商品的價值是勞動創造的,其實體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商品交換實際上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關係,商品的價值在本質上體現了生產者之間的一定的社會關係。

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其對立性表現在: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獲得商品的價值,就必須放棄商品的使用價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價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價值。對於商品生產者而言,他生產商品並不是爲了取得使用價值,而是爲了取得價值,只是爲了取得價值,才關心使用價值。商品生產者只有將商品的使用價值讓渡給商品購買者,才能取得價值。其統一性表現在:作爲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於使用價值之中。一種物品如果沒有使用價值,就是無用之物,即使人們爲它付出了大量的勞動,也沒有價值。一種物品儘管具有使用價值,但如果不是勞動產品,也沒有價值。

商品是勞動產品,生產商品的勞動可區分爲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體形式的勞動,馬克思也稱之爲有用勞動。抽象勞動是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體力和腦力消耗。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實體。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的兩種規定。任何一種勞動,一方面是特殊的具體勞動,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勞動,這就是勞動的二重性。正是勞動的二重性,決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一方面,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兩種勞動或兩次勞動,它們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統一的,是商品生產者的同一勞動過程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另一方面,具體勞動所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它是勞動的自然屬性,而抽象勞動所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係,它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三)價值量與價值規律

商品的價值包括質的規定與量的規定兩個方面。價值的質的規定回答的是價值的實體是什麼,價值的量的規定則回答價值的大小由什麼決定和怎樣決定。馬克思指出,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而勞動量則按照勞動時間來計量。決定商品價值量的,不是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而只能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這裡的“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是指勞動力的正常性質,即“勞動力在它被使用的專業中,必須具有在該專業佔統治地位的平均的熟練程度、技巧和速度。……這種勞動力必須以通常的平均的緊張程度,以社會上通常的強度來耗費”。它意味着形成價值量的勞動力和生產條件都必須具有正常的性質。

生產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隨着勞動生產率變化而變化。勞動生產率指的是勞動者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來測量,也可用單位產品中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測量。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勞動者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等。

商品的價值量同簡單勞動與複雜勞動有密切的關係。簡單勞動是指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的一般勞動者都能從事的勞動。複雜勞動是指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的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形成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是以簡單勞動爲尺度的。複雜勞動等於自乘的或多倍的簡單勞動,也就是說,少量的複雜勞動等於多量的簡單勞動。在相同的勞動時間裡,複雜勞動創造的價值大於簡單勞動創造的價值。在以私有制爲基礎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複雜勞動轉化爲簡單勞動,不是商品生產者自覺計算出來的,而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自發實現的。

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爲基礎,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形成價值規律。價值規律是貫穿於整個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它既支配商品生產,又支配商品流通。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在私人勞動產品的偶然的不斷變動的交換比例中,生產這些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爲起調節作用的自然規律強制地爲自己開闢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頭上時重力定律強制地爲自己開闢道路一樣。因此,價值量由勞動時間決定是一個隱藏在商品相對價值的表面運動後面的秘密。”在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的價格圍繞商品的價值自發波動。由於供求關係變動的影響,商品價格總是時而高於價值,時而低於價值,不停地圍繞價值這個中心上下波動。從較長時間來看,價格高於價值的部分和價格低於價值的部分能夠相抵,商品的平均價格和價值是相一致的。

價值規律是在市場配置資源的過程中體現它的客觀要求和作用的。價值規律的作用表現在:

第一,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爲了進行生產和再生產,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個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都應該遵循一定的比例,否則就會造成某些部門發展過快,浪費社會資源,或某些部門發展過慢,不能滿足社會生產和消費的需要。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會勞動的客觀要求,是通過價值規律的自發作用實現的。

第二,自發地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社會價值進行交換的。那些勞動生產率較高、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的生產者,就可以獲得較多的收入,在競爭中就處於有利地位。反之,只能獲得較少的收入,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商品生產者爲了獲得較多的利益,並在競爭中獲勝,必然要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第三,自發地調節社會收入的分配。在實際的生產活動中,生產同種商品的各個生產者,由於生產條件和技術水平不同,生產中實際耗費的勞動時間也不一樣。那些生產條件好、技術水平高的生產者,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耗費較少,仍按照較高的社會價值出賣,因而可以獲得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產條件差、技術水平低的商品生產者,生產同種商品的個別勞動耗費較大,但還要按照社會價值出賣,所以不僅無利可圖,甚至可能虧本或破產。這樣,就調節了社會收入在不同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分配。

價值規律在對經濟活動進行自發調節時,必然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後果。其一,可能導致壟斷的發生,阻礙技術的進步。因爲首先採用先進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辦法,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的商品生產者,爲了保持其在競爭中的優勢,往往會限制技術的擴散,嚴守經營秘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技術的推廣和生產經營的普遍改善,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條件的生產者可能積累大量的財富,而一部分處於不利地位的生產者可能虧損甚至破產。其三,價值規律自發調節社會資源在社會生產各個部門的配置,可能出現比例失調的狀況,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四)價值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的產生

馬克思對商品的價值和交換價值作了嚴格的區分,同時又揭示了價值同交換價值的內在聯繫和辯證關係。馬克思從簡單價值形式出發,經過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的價值形式,最後到達貨幣形式,一方面進一步揭示了價值的本質,說明價值是一種社會關係,是商品的一種社會屬性;另一方面,闡明瞭貨幣產生的歷史過程,揭示了貨幣產生的必然性和歷史性,指出貨幣和商品生產是緊密聯繫的。

商品的交換是以貨幣爲媒介的。貨幣是在長期交換過程中形成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從歷史上看,商品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即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貨幣具有五種基本的職能,即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隨着貨幣的產生,整個商品世界就分化爲兩極:一極是各種各樣的具體商品,它們分別代表不同的使用價值;一極是貨幣,它只代表商品的價值。這樣就使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發展成爲外在的商品和貨幣的矛盾。一切商品只要轉換成貨幣,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就能得到解決,從而使商品的價值得到實現。所以,貨幣的出現,有利於解決商品交換的困難,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但是,貨幣的出現並沒有也不可能解決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擴大和加深了。所以,馬克思把商品轉換成貨幣,稱爲“商品的驚險的跳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佔有者”。

(五)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爲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者的勞動具有兩重性:既是具有社會性質的社會勞動,又是具有私人性質的私人勞動。商品生產者的勞動的社會性質是由社會分工決定的。在社會分工條件下,每個商品生產者在社會分工體系中從事的是某一種商品的生產,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依存,彼此交換所生產的商品。這樣,每個商品生產者的勞動都是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是具有社會性質的社會勞動。商品生產者的勞動的私人性質是由生產資料私有制決定的。由於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存在,每個商品生產者作爲私有者,都獨立地進行商品生產活動,擁有生產出來的勞動產品,並自負盈虧。因此,在私有制條件下,商品生產者的勞動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進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質的私人勞動。

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構成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這一矛盾貫穿商品經濟發展過程的始終,決定着商品經濟的各種內在矛盾及其發展趨勢。

首先,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着商品經濟的本質及其發展過程。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爲目的的經濟形式,交換體現了商品經濟的本質。商品經濟的交換本質正是由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的。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每個生產者的勞動本身是私人勞動,而私人勞動要轉化爲社會勞動,就必須用自己的產品去同別人的產品相交換。在這裡,交換是解決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矛盾的唯一途徑。

其次,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礎。在私有制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矛盾是由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之間的矛盾決定的。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生產商品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是不能直接進行量的比較的,只有將具體勞動還原爲抽象勞動,也就是從具體勞動中抽象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才能進行量的比較。具體勞動能否還原爲抽象勞動,在根本上取決於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能否實現統一。商品生產者的私人勞動生產的產品如果與社會的需求不相適應,這種私人勞動就不會被承認爲社會勞動,它作爲具體勞動的有用性質也就不會被社會所承認,因而不能還原爲抽象勞動,這意味着商品的價值不能實現,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矛盾沒有得到解決。反過來,如果私人勞動生產的產品爲社會所接受,則這種私人勞動就會被承認並轉化爲社會勞動,它作爲具體勞動的有用性質就會被社會所承認,因而可以還原爲抽象勞動,這意味着商品的價值得到了實現,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矛盾得到了解決。

最後,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着商品生產者的命運。商品的售賣過程,是私人勞動轉化爲社會勞動的過程,這個過程進行得是否順利,決定着生產者的經濟利益甚至命運。商品生產者生產的商品只有賣出去,其耗費的勞動才能得到補償,生產者才能生存和進行再生產。如果商品賣不出去,他的勞動耗費得不到補償,再生產就難以進行。

在私有制商品經濟條件下,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種矛盾進一步發展成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正是這一矛盾的不斷運動,才使資本主義制度最終被社會主義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觀必然性。

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

通過對商品關係的深刻分析,馬克思闡明瞭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勞動的二重性及其相互關係、價值的質和量的規定性及其變化規律、價值形式的發展和貨幣的起源、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規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第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揚棄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觀點,爲剩餘價值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馬克思在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的同時,創立了勞動二重性理論,第一次確定了什麼樣的勞動形成價值,爲什麼形成價值以及怎樣形成價值,闡明瞭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在商品價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從而爲揭示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創立剩餘價值理論奠定了基礎。此外,馬克思的資本有機構成理論、資本積累理論、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等政治經濟學的一系列重要理論的創立也都同勞動二重性學說有關。因此,勞動二重性理論成爲“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第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揭示了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二)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時代,是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現在人類進入了21世紀,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社會經濟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新的情況,必須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根據變化了的實踐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前進。

第一,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對生產性勞動作出新的界定。由於所處的時代所決定,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重點考察的是物質生產部門,認爲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纔是生產性勞動並創造價值,而絕大部分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屬於非生產性勞動,不創造價值。在當今時代,隨着第三產業的發展,服務性勞動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生產性勞動應當包括大部分非物質生產領域的服務性勞動。因此,應當在理論上充分肯定服務性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以利於推動第三產業更快的發展。

第二,深化對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在社會生產和價值創造中所起作用的認識。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關於“總體工人”的論述中,對腦力勞動(包括科技人員和管理者的勞動)給予了肯定,認爲這些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但他重點研究的是物質生產領域的體力勞動。在當今社會,在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越來越重要的條件下,科技勞動和管理勞動等腦力勞動,不僅作爲一般勞動在價值創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作爲更高層次的複雜勞動創造的價值要大大高於簡單勞動。因此,應充分肯定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在創造價值中付出的勞動,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們的勞動報酬與其勞動貢獻相對稱,以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三,深化對科技、知識、信息等新的生產要素在財富和價值創造中作用的認識。應該堅持馬克思關於人的抽象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這一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同時,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識、信息等新的生產要素在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使用價值和價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科學技術本身並不能創造價值。但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可以使勞動對象的範圍更廣、性能更好,從而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科學技術還可以爲人所掌握,而掌握了科學技術的人可以提高勞動效率,創造出更多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所以,應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作用,把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擺到重要的位置。

第四,深化對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關係的認識。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範疇。價值創造屬於生產領域的問題,而價值分配是屬於分配領域的問題。價值創造是價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價值創造也就沒有價值分配;但價值分配又不僅僅取決於價值創造。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價值分配首先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決定的,體現一定的生產關係。有什麼樣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就有什麼樣的分配關係。

第二節

一、勞動力成爲商品與貨幣轉化爲資本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以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和以僱傭勞動爲基礎的經濟制度。資本主義僱傭勞動制度的形成是以勞動力成爲商品爲前提的。所以,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必須從理解勞動力成爲商品人手。

(一)勞動力成爲商品的基本條件

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勞動力的使用即勞動。人的勞動是任何社會進行生產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基本要素,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

勞動力成爲商品,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勞動者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做自己的商品來支配;第二,勞動者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得一無所有,沒有任何實現自己的勞動力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勞動力成爲商品的兩個條件,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會後期發生的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勞動力成爲商品,標誌着簡單商品生產發展到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資本家與工人的關係,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買賣關係,而實質上是資本主義的僱傭勞動的關係。馬克思說,“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僱傭工人則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裡”。

(二)勞動力商品的特點與貨幣轉化爲資本

像任何商品一樣,勞動力商品也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但是,勞動力是特殊的商晶,它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具有不同於普通商品的特點。“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價值決定的。”它包括三個部分:①維持勞動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②爲維持勞動者家屬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③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由於勞動力價值的構成包含着一個歷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國家或在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勞動者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數量和構成也是有區別的,所以勞動力價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一旦勞動力價值降低到這個界限以下,勞動力就只能在萎縮的狀態下維持。

勞動力商品在使用價值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它的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源泉,它在消費過程中能夠創造新的價值,而且這個新的價值比勞動力本身的價值更大。正是由於這一特點,貨幣所有者購買到勞動力以後,在消費它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收回他在購買這種商品時支付的價值,還能得到一個增殖的價值即剩餘價值。而一旦貨幣購買的勞動力帶來剩餘價值,貨幣也就變成了資本。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家購買的是僱傭工人的勞動力而不是勞動。勞動是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它本身並不是商品。勞動力商品具有能創造比自身價值大的價值的特點,正因爲如此,資本家才購買勞動力進行資本主義生產。

二、資本主義所有制

資本家之所以能夠購買工人的勞動力,把工人變成僱傭工人,其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權

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具有根本意義的問題。所有制與所有權二者既有區別,也有密切的聯繫。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所有制的性質和特點只能從現實的生產關係的實際運動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從所有權出發去認識。所有制決定着所有權,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它反映着經濟關係的意志關係。這種意志關係或者法的關係的性質在根本上是由這種經濟關係本身決定的。

(二)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資本家憑藉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僱傭工人從事勞動,佔有僱傭工人的剩餘價值,這就是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實質。

三、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性動機,就是無休止地採取各種方法獲取儘可能多的剩餘價值。這樣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必然性,就是剩餘價值規律。馬克思指出:“生產剩餘價值或賺錢,是這個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一)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和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餘價值生產中的作用

剩餘價值是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中生產出來的。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即勞動過程,另一方面是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即價值增殖過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物質資料生產過程,即勞動過程,包括三個基本要素: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勞動過程是勞動者通過有目的的活動,即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改變自然界的物質形態,創造出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使用價值的過程。由於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要素都被資本家所佔有,由此決定了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兩個特點:其一,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他們的勞動隸屬於資本家;其二,勞動的成果或者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

價值增殖過程是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主要方面。所謂價值增殖過程,是超過勞動力價值的補償這個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①價值形成過程既是物化勞動即生產資料的舊價值的轉移過程,又是活勞動所創造新價值的過程。這兩重過程是以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爲基礎的。在生產過程中,工人的具體勞動創造了新的使用價值,並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與此同時,工人的抽象勞動創造了新價值,即把生產過程中所支出的勞動凝結在新產品中。工人的勞動一方面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另一方面又創造了新價值,二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商品的總價值。②如果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剛好補償資本家所預付的勞動力價值,那就是單純的價值形成過程;如果價值形成過程超過了這個一定點,就變成了價值增殖過程。馬克思指出:“作爲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過程;作爲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形式。③在價值增殖過程中,僱傭工人的勞動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勞動,用於再生產勞動力的價值;另一部分是剩餘勞動,用於無償地爲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用於再生產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叫必要勞動時間;用於無償地爲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叫剩餘勞動時間。僱傭工人的剩餘勞動是剩餘價值產生的源泉。剩餘價值是僱傭工人所創造的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它是僱傭工人剩餘勞動的凝結。體現了資本家對僱傭工人的剝削關係。

資本是可以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剩餘價值是由僱傭工人的剩餘勞動創造的。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資本總是通過各種物品表現出來的,但“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於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係,後者體現在一個物上,並賦予這個物以獨特的社會性質”。“這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是資產階級社會的生產關係。”“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關係下,他才成爲奴隸。紡紗機是紡棉花的機器。只有在一定的關係下,它才成爲資本。脫離了這種關係,它也就不是資本了,就像黃金本身並不是貨幣,砂糖並不是砂糖的價格一樣。”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採取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兩種形態,根據這兩部分資本在剩餘價值生產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將資本區分爲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

不變資本是以生產資料形態存在的資本。生產資料的價值通過工人的具體勞動被轉移到新產品中,其轉移的價值量不會大於它原有的價值量。儘管不同形式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產過程中全部轉移,如原材料和燃料;有的是在多次生產過程中逐漸轉移,如機器、廠房等,但是轉移的總是生產資料原有的價值量。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只轉變自己的物質形態而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不發生增殖,所以馬克思把這部分資本叫做不變資本。

可變資本是用來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可變資本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不是被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勞動再生產出來的。在生產過程中,工人所創造的新價值,不僅包括相當於勞動力價值的價值,而且還包括一定量的剩餘價值。由於這一部分資本價值不是不變的,而是一個可變的量,所以馬克思把這一部分資本叫做可變資本。

把資本區分爲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進一步揭示了剩餘價值產生的源泉。它表明,剩餘價值既不是由全部資本產生的,也不是由不變資本產生的,而是由可變資本產生的。僱傭勞動者的剩餘勞動是剩餘價值產生的唯一源泉。這種劃分也爲確定資本家對僱傭勞動者的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依據。既然剩餘價值不是由全部資本帶來的,而僅僅是可變資本帶來的,因此,要確定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就可以拿剩餘價值和可變資本相比,而不應該把它去同全部資本相比。用公式表示:m'=m/v

在該公式中,m'爲剩餘價值率,m爲剩餘價值,v爲可變資本。由於工人的必要勞動是用來生產勞動力價值或可變資本的價值的,而剩餘勞動則是生產剩餘價值的,因此,剩餘價值率還可以用剩餘勞動與必要勞動的比率,或者剩餘勞動時間與必要勞動時間的比率來表示: m'=剩餘勞動/必要勞動=剩餘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

這兩個公式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個關係。前一個公式是以物化勞動的形式表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而後一個公式則是以活勞動的形式表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

(二)生產剩餘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

資本家提高對工人的剝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最基本的方法有兩種,即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絕對剩餘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延長工作日的長度而生產的剩餘價值。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兩個部分。在必要勞動時間既定的條件下,工作日越長,剩餘勞動時間越長,資本家從工人身上榨取的剩餘價值就越多,從而剩餘價值率就越高。爲了讓工人生產更多的剩餘價值,除了用延長勞動時間的方法以外,資本家還用提高工人勞動強度的方法,迫使工人更加緊張地勞動,讓他們在同樣長的勞動時間內比以前消耗更多的腦力和體力,這和延長工作日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因此,由提高勞動強度而生產的剩餘價值,同樣是絕對剩餘價值。

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由於生產技術以手工勞動爲基礎,資本主義增加生產主要靠增加勞動量來實現,因此延長工作日就成爲資本家提高剝削程度的基本方法。又由於那個時期無產階級還沒有成長爲一支自覺的政治力量,難以與資產階級相抗衡,所以資本家能夠憑藉經濟關係的強制力和國家法律的支持來延長工作日。

相對剩餘價值是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生產的剩餘價值。絕對延長勞動時間生產剩餘價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時間長度的限制,也容易引起工人階級的反抗。爲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條件下提高剝削程度,資本家在調整必要勞動時間與剩餘勞動時間的比例上下功夫,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的方法,增加剩餘價值的生產。這種生產剩餘價值的方法叫做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方法。

縮短必要勞動時間是通過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的。由於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降低了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縮短了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延長了剩餘勞動時間。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資本家追逐超額剩餘價值的結果。超額剩餘價值,是指企業由於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的差額。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條件下,每個資本家總是力圖不斷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其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少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從而獲得超額剩餘價值。爲了追求超額剩餘價值,資本家之間進行着激烈的競爭。某個企業採取先進的技術,其他企業也會競相採用新技術。當先進技術在部門內部普及後,部門平均勞動生產率就會提高,此時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會減少,商品價值就相應下降。當生活資料以及有關的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後,用於補償勞動力再生產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就會降低,用於補償勞動力價值的必要勞動時間就會減少,而生產剩餘價值的剩餘勞動時間則會相對延長,這種因必要勞動時間縮短而剩餘勞動時間相對延長而生產的剩餘價值就是相對剩餘價值。由此可見,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條件下,單個資本家改進技術、改善管理的主觀動機是追求超額剩餘價值,但其客觀後果則是整個社會各個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導致生活資料的價值下降和補償勞動力價值的必要勞動時間縮短,而剩餘勞動時間相對延長,整個資本家階級普遍獲得相對剩餘價值。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資本家主要依靠絕對剩餘價值生產來提高剝削程度。隨着生產技術條件的不斷改進和工人階級反抗資本家延長工作日的鬥爭力量的增強,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電子計算機、數控機牀等自動化裝置在生產中得到比較普遍的應用,機器大工業發展到自動化階段。生產自動化的主要表現:一是工業機器人的開發和利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體力勞動和部分腦力勞動;二是自動化生產線的廣泛使用,直接從事生產操作的工人大大減少,甚至出現了少數的所謂“無人工廠”。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根據這些情況,指出技術和科學“成爲獨立的剩餘價值源泉”,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已不適用於現代資本主義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生產自動化只是意味着剩餘價值生產所使用的生產工具更加先進了,不論是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還是“無人工廠”,它們在本質上依然是物化勞動或不變資本的實物形式。它們的價值是在工人生產它們的過程形成的,在它們參加產品的生產時,一隻是把原有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而不創造新價值,更不能創造剩餘價值。在生產自動化條件下,直接從事生產勞動的工人相對減少,而從事科研、設計、技術和管理勞動的人員日益增加,“總體工人”中的腦力勞動的比重不斷增大,勞動的複雜程度和強度日益提高,從而成爲生產力特別高的勞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勞動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和剩餘價值。

總之,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自動化是人類社會科學技術進步的結晶,它的普遍採用會大幅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使資本家階級獲得比過去更多的剩餘價值。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生產自動化是資本家獲取高額剩餘價值的手段,而僱傭工人的剩餘勞動仍然是這種剩餘價值的唯一源泉。

(三)資本積累

把剩餘價值轉化爲資本,或者說,剩餘價值的資本化,就是資本積累。馬克思關於資本積累的學說是剩餘價值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貧富兩極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資本主義失業現象的本質,深刻地闡明瞭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命運。

資本家瓜分到剩餘價值後,如果將其完全用於個人消費,則生產就在原有規模的基礎上重複進行,這叫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不僅生產商品,不僅生產剩餘價值,而且還生產和再生產資本關係本身:一方面是資本家,另一方面是僱傭工人。因此,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就其實質而言,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再生產的統一。但是,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點是擴大再生產。資本家獲得無償佔有的剩餘價值後,並不是將其完全用於個人消費,而是將一部分轉化爲資本,用以購買追加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使生產在擴大的規模上重複進行,這就是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在這裡,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源泉。剩餘價值本來是僱傭工人的剩餘勞動創造的併爲資本家所無償佔有的那部分新價值,現在,資本家又用從工人那裡剝削來的錢,再來購買工人的勞動力,進行更大規模的生產,以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所以,資本積累的本質,就是資本家不斷地利用無償佔有的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來擴大自己的資本規模,進一步擴大和加強對工人的剝削和統治,從而再無償地佔有更多的剩餘價值。

資本積累的源泉是剩餘價值,資本積累規模的大小取決於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之間的差額以及資本家墊付資本的大小。顯然,這些因素都是加強和擴大對工人剝削的因素。因此,資本積累就是依靠剝削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而實現的,沒有剩餘價值,就不可能有資本積累。隨着資本積累和生產規模的擴大,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到資產階級手中,而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無產階級則只佔有少部分社會財富。這樣隨着資本積累必然加劇社會的兩極分化,即一極是財富越來越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另一極是多數人只擁有社會財富的較小部分。

資本積累不但是社會財富佔有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資本主義社會失業現象產生的根源。隨着資本積累而產生的失業是由資本追逐剩餘價值引起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所導致的。在資本主義企業內部,資本家投入到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的資本,從自然形式上看,總是由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構成的。在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存在着一定比例,這個比例取決於生產技術的發展水平。生產技術水平愈高,每個勞動力所推動的生產資料的數量就愈多;反之,生產技術水平愈低,每個勞動力所推動的生產資料的數量也就愈少。這種由生產的技術水平所決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從價值形式上看,資本可分爲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這兩部分資本價值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在資本的技術構成和資本的價值構成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一般來說,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資本的價值構成,技術構成的變化往往會引起價值構成的相應變化,而價值構成的變化通常反映着技術構成的變化。這種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並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通常用c:v來表示。

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是一般趨勢,這是由資本的本性決定的。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動機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餘價值。爲了達到這一目的,資本家便儘可能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資本積累,通過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擴大生產規模。在生產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條件下,隨着資本積累的增長和資本總額的擴大,在自然形式上,每個勞動力所推動的生產資料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在價值形式上,不變資本部分日益增多,可變資本在資本總額中所佔的比重日益下降,從而資本有機構成得以不斷提高。在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情況下,由於可變資本的相對量的減少,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日益相對地減少,其結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業,形成相對過剩人口。所謂相對過剩人口,就是勞動力供給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要。這種過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對的,是因爲它並不是社會生產發展所絕對不需要的,而是由於他們不爲資本價值增殖所需要,使他們成爲“過剩”的或“多餘”的人了。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主義積累會不斷地並且同它的能力和規模成比例地生產出相對的,即超過資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過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相對過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流動的過剩人口;第二種是潛伏的過剩人口;第三種是停滯的過剩人口。經常性的龐大失業人口的存在,是資本主義的痼疾,資產階級政府通過各種干預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失業,但是不可能徹底消滅失業。 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勝利。隨着資本積累的增長,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愈來愈具有社會性,其表現是:生產資料的使用社會化了,生產過程成爲許多人協同進行的社會化的大生產;各個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賴的程度日益加強;社會分工不斷擴大,生產的範圍從一個企業擴展到一個國家,甚至擴展到全球,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密切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另一方面,資本愈來愈集中於少數資本家手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生產,完全服從於資本家追逐剩餘價值的目的,按照資本家個人的意願來進行;生產出來的產品完全由資本家所佔有,並按照他們的私利來進行交換和分配。這樣,在生產的社會性和資本主義的私人佔有形式之間便發生了深刻的矛盾。隨着資本積累的不斷增長,生產的社會性與資本主義的私人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這是資本主義被新的、更能夠適應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社會形態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四)資本的循環週轉與再生產

資本作爲一種自行增殖的價值,不僅在生產過程內運動,而且也在流通過程內運動,要深刻認識資本價值增殖的秘密,還必須考察資本的流通。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流通過程中,首先詳盡地分析了個別資本的運動,即資本的循環和週轉過程,揭示了資本循環週轉規律。

資本循環是資本從一種形式出發,經過一系列形式的變化,又回到原來出發點的運動。產業資本在循環過程中要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與此相聯繫的是資本依次執行三種不同的職能。第一個階段是購買階段,即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購買階段。它屬於商品的流通過程。在這一階段,產業資本執行的是貨幣資本的職能。第二個階段是生產階段,即生產資料與勞動力按比例結合在一起從事資本主義生產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上,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相結合生產物質財富並使生產資本得以增殖,產業資本執行的是生產資本的職能。第三個階段是售賣階段,即商品資本向貨幣資本的轉化階段。在此階段產業資本所執行的是商品資本的職能,通過商品買賣實現商品的價值,滿足人們的需要。

產業資本的運動,必須具備兩個基本前提條件:一是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形式必須在空間上同時並存,也就是說,產業資本必須按照一定比例同時並存於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三種形式中。二是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形式必須在時間上繼起,也就是說,產業資本循環的三種職能形式必須保持時間上的依次連續性。三種形式的循環在空間上的並存性與在時間上的繼起性表明,產業資本的連續循環,是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統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種循環形式的統一。

資本是在運動中增殖的,資本必須不斷地、周而復始地循環,才能不斷地帶來剩餘價值。這種周而復始、不斷反覆着的資本循環,就叫做資本的週轉。如果每次資本週轉帶來的剩餘價值一定,則資本週轉越快,在一定時期內帶來的剩餘價值就越多。影響資本週轉快慢的因素有許多,關鍵的因素有兩個,一是資本週轉的時間,二是生產資本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構成。要加快資本週轉速度,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就要縮短資本週轉時間,加快流動資本的週轉速度。

資本循環與週轉規律作用的發揮,必然受到經濟制度因素的制約。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該規律的存在對資本家追逐剩餘價值有重要影響。資本在運動過程中,必須保持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的並存性;必須保持每一種職能形式的依次轉化,即在時間上的繼起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資本無止境的價值增殖的運動。然而,這個條件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並不總是能夠經常具備。由於資本主義的各種矛盾的存在,特別是基本矛盾的存在,週期性爆發的經濟危機和波動,使得資本連續和高速運動的條件經常遭到破壞。

在對個別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的規律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馬克思對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也進行了深入分析,闡明瞭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流通的規律性,進一步揭露了資本主義經濟所包含的對抗性矛盾。

社會生產是連續不斷進行的,這種連續不斷重複的生產就是再生產。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即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問題。爲了深刻闡明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進而揭示再生產的一般規律,馬克思將社會總產品在物質上劃分爲兩大部類,在價值上劃分爲三個組成部分。所謂社會總產品就是社會在一定時期(通常爲一年)所生產的全部物質資料的總和。社會總產品在價值形態上又叫社會總價值,它劃分爲包括在產品中的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c)和凝結在產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v),以及凝結在產品中的由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裡創造的價值(m)。社會總產品在物質形態上,根據其最終用途可以區分爲生產性消費的生產資料和用於生活消費的消費資料。相應地,社會生產可以劃分爲兩大部類,第一部類(Ⅰ)由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門所構成,其產品進入生產領域;第二部類(Ⅱ)由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所構成,其產品進入生活消費領域。

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要求生產中所耗費的資本在價值上得到補償,同時要求實際生產過程所耗費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得到實物的替換,否則社會再生產就會停頓,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就會受到威脅。所以,使社會總產品在價值上得到補償,在實物上得到替換,以使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規律。

社會總產品在實物上得到替換,在價值上實現補償,客觀上就要求兩大部類內部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和兩大部類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生產資料的生產和消費資料的生產既要保證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更要保證擴大再生產的實現。生產資料的生產既要滿足本部類對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補償,也要保證兩大部類擴大生產規模後對追加生產資料的需求。消費資料的生產則既要滿足兩大部類勞動者的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也要滿足擴大生產規模後對追加消費資料的需求。上述比例不只是總量上的比例,還是結構上的比例。只有兩大部類的生產不僅在規模上,而且在結構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替換才能正常實現,社會再生產才能順利進行。

在資本主義發展的相當長時期內,由於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和僱傭勞動制度所決定,兩大部類的生產都是在價值規律和剩餘價值規律的作用下自發進行的,具有嚴重的盲目性,這就導致了兩大部類生產在規模上和結構上經常處於失衡狀態。這種失衡和脫節經常表現爲生產過剩,以至於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即實物替換和價值補償難以順利進行,最嚴重的就是引發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的發生,實際上是資本主義條件下以強制的方式解決社會再生產的實現問題的途徑,這種解決方式雖然最終也能夠使社會再生產由失衡慢慢轉變爲平衡,卻是以社會經濟生活的嚴重混亂和癱瘓以及社會資源和財富的極大浪費爲代價的。

※※(五)工資與剩餘價值的分配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的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這是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在這種制度下,資本家購買工人的勞動力是以貨幣工資形式支付的,工人爲資本家勞動,資本家付給工人工資,工資表現爲“勞動的價格”,或工人全部勞動的報酬,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的界限,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係。“這種假象,就是僱傭勞動和歷史上其他形態的勞動的不同之處。”

資本主義工資的形式主要有兩種,即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除此之外,資本家還建立了各種形式的血汗工資制度,其特點是利用“科學的勞動組織”,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勞動強度,從他們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這種工資制度的典型形式,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流行的“泰羅制”和“福特製”。關於血汗工資制度的實質,列寧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它的實行“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藝術的進步”。

在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過程的複雜化和腦力勞動作用的加強,工人的實際工資呈現不斷提高的趨勢,但是與其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增長幅度相比,實際工資提高的幅度還是較小的。只要資本僱傭勞動的基本經濟關係不變,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就不會發生根本變化。

在現實的資本主義經濟生活中,資本家並不是把剩餘價值看做可變資本的產物,而是把它看做全部墊付資本的產物或增加額,剩餘價值便取得了利潤的形態。當剩餘價值轉化爲利潤時,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關係便被掩蓋了。剩餘價值轉化爲利潤,剩餘價值率就轉化爲利潤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是同一個剩餘價值量與不同資本數量的對比得出的不同比率。剩餘價值率揭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利潤率表示全部預付資本的增殖程度,而且在量上總是小於剩餘價值率,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程度。利潤率是經常變動的,決定和影響利潤率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剩餘價值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剩餘價值率高,利潤率就高;反之,剩餘價值率低,利潤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夠提高剩餘價值率的方法,都會相應地提高利潤率。第二,資本有機構成。資本有機構成高,利潤率低;資本有機構成低,利潤率高。第三,資本週轉速度。資本週轉速度加快,提高年剩餘價值率,從而也提高年利潤率。資本的年利潤率與資本週轉速度成同方向變化。第四,不變資本的節省。在剩餘價值率、剩餘價值量一定的情況下,節省不變資本,可以減少預付資本,從而提高利潤率。

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獲得利潤。爲了得到儘可能高的利潤率和儘可能多的利潤,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家之間必然展開劇烈的競爭,大量資本必然從利潤率低的部門轉投到利潤率高的部門,從而導致利潤率平均化,這是剩餘價值規律和競爭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體現着不同部門的資本家集團按照等量資本要求等量利潤的原則來瓜分剩餘價值的關係。平均利潤的形成過程是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①不同的部門,由於影響利潤率的因素不同,利潤率最初存在高低差別。②利潤率的高低差別會引起部門之間的競爭,競爭的主要手段是資本轉移。③部門之間競爭過程中的資本轉移會使各部門之間的利潤率趨於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潤率。資本家爲了追逐高利潤率以及資本在部門之間的轉移流動,導致價格和價值偏離,使各部門的利潤率趨於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剩餘價值總量同社會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它是通過部門之間的競爭形成的。平均利潤率的形成過程實際上是全社會的剩餘價值在各部門的資本家之間重新分配的過程。影響平均利潤率水平高低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各部門利潤率水平,二是利潤率不同的各部門的資本量在社會總資本中所佔的比重大小。不能把平均利潤率看作是各部門利潤率的簡單的和絕對的平均。平均利潤率是一種利潤率平均化的總的趨勢。④各部門的資本家根據自己的預付資本和平均利潤率獲得的利潤就是平均利潤。剩餘價值在各個部門之間重新分配的結果,表現爲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即形成平均利潤。利潤轉化爲平均利潤進一步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係。

在利潤率平均化的過程中,產業資本家得到產業利潤,商業資本家得到商業利潤,銀行資本家得到銀行利潤,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這些不同部門的資本家瓜分到的利潤只是平均利潤。平均利潤率規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總量對社會總資本的比率。每個資本家所得利潤多少不僅取決於他對本企業工人的剝削程度,而且還取決於整個資產階級對整個工人階級的剝削程度。資本家之間在瓜分剩餘價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衝突,但在加強對工人階級的剝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餘價值這一點上,有着共同的階級利益。

(六)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意義

馬克思通過分析剩餘價值的生產、積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餘價值的運動規律及其作用,創立了剩餘價值理論。剩餘價值論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剝削本質,闡明瞭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階級鬥爭的經濟根源,指出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必然性。剩餘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石,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揭示資本主義制度剝削本質的銳利武器。由於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的發現,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爲科學。

馬克思在分析剩餘價值的生產、積累、流通以及分配過程,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特殊規律的同時,也揭示了商品經濟和社會化生產的一般規律,例如資本循環週轉規律,社會再生產規律,積累規律等。這些規律,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由於受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制約,具有了特殊的表現形式。如果撇開制度因素,則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四、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

(一)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徵,但是這種過剩是相對過剩,即相對於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要相比的絕對過剩。

經濟危機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貨幣作爲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以貨幣爲媒介的商品買賣在時間上分爲兩個相互獨立的行爲,如果有一些商品生產者在出賣了自己的商品後不接着購買,就會有另一些商品生產者的商品賣不出去。同時,在商晶買賣有更多的部分採取賒購賒銷的方式的情況下,如果有某些債務人在債務到期時不能支付,就會使整個信用關係遭到破壞。但是,這僅僅是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種基本矛盾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表現爲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第二,表現爲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正如馬克思指出的:“一切現實的危機的最後原因,總是羣衆的貧窮和他們的消費受到限制,而與此相對比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竭力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纔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這是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階段性決定的。當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達到尖銳化程度時,社會生產結構嚴重失調,引發了經濟危機。而經濟危機的爆發,使企業紛紛倒閉,生產大大下降,從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緩解,逐步渡過經濟危機。但是,經濟危機只能暫時緩解而不能根除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這樣,隨着資本主義經濟的恢復和高漲,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導致再一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只要存在資本主義制度,經濟危機就是不可避免的。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週期性爆發的特點,使社會資本再生產也呈現了週期性的特點,從一次危機開始到另一次危機的爆發,就是再生產的一個週期。社會資本再生產的週期一般包括四個階段,即危機、蕭條、復甦和高漲。資本主義再生產週期的四個階段是相互聯繫的,其中危機階段是週期的基本階段或決定階段。資本主義的再生產不一定都經過四個階段,但是危機階段則是必經階段,沒有危機階段,就不存在資本主義再生產的週期性。

第三節

一、資本主義的國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質

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之上產生的,它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關係,反映了政治上佔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的要求。同時,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作爲上層建築,又反過來保護其經濟基礎,爲鞏固和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提供政治保障。

(一)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和本質

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是以服務於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利益爲根本內容的,是資產階級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與歷史上一切剝削階級國家的職能一樣,包括對內和對外兩個基本方面,即對內實行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對外進行國際交往和維護國家安全及利益。

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內職能,主要是政治統治的職能,即資產階級作爲統治階級,運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機構和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國家機器,對被統治階級進行壓迫、控制,使社會生活保持在統治階級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內。爲了做到這一點,統治階級必然要把國家政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對人民羣衆實行資產階級專政。因此對於國家來說,政治制度的制定、權力的運用等,都必然要直接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要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由於資本主義國家作爲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的要求建立起來的,這就決定了資本主義國家在運用各種政治手段和政治權力進行統治時必然要以保護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不受破壞和傷害爲主要任務。

國家除了對內發揮政治統治功能之外,由於國家也是從社會分化出來的社會管理機構,所以國家還具有社會公共管理職能,即國家要運用各種權力和資源對包括郵政、鐵路、水利、文教、衛生保健、社會福利等事業進行管理,以保證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其實,國家的公共管理職能與政治統治職能是緊密聯繫的,從根本上說國家的公共管理職能也是服務於其政治統治職能的。

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職能,是指資本主義國家對外進行國際交往與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職能。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社會活動中,要經常調整與其他國家問的交往關係。由於國家之間常常會發生各種矛盾和衝突,甚至會發生軍事衝突和戰爭,因此資本主義國家要承擔起保衛本國領土和主權完整、抵禦外來侵略的任務,甚至爲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獲取新的經濟和政治利益,不惜發動對他國或地區的戰爭。顯然,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職能是國家對內政治統治職能的延伸,是服務於其政治統治的。

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資本主義國家作爲資產階級利益的體現,在經濟上要求自由競爭、等價交換,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義平等,這些特徵與奴隸制和封建制國家相比,顯然是人類社會政治生活上的一大進步。但是,這種進步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國家作爲剝削階級對人民羣衆進行階級統治和階級壓迫的工具的性質,並沒有消除人們在政治生活方面實際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的現象。其實,資本主義國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種新的階級剝削和壓迫形式取代了以往舊的階級剝削和壓迫形式而已。

(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及其本質

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統治是通過具體的政治制度實現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包括資本主義的民主與法制、政權組織形式、選舉制度、政黨制度等。

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是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而發展起來的。隨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鬥爭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權在民”、“天賦人權”、“分權制衡”、“社會契約論”、“自由、平等、博愛”等政治思想,並在這些思想的指導下建立起了資本主義民主制的國家。資本主義民主制的國家在不危及資本主義國家安全和資產階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給予民衆以一定的選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遷徙等權利和自由。

資本主義法制也是隨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資本主義法制是與資本主義民主結合在一起的。憲法是資本主義國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建設法制、實行法治的法律基礎。憲法規定了國家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規定了國家權力結構及國家權力運作的原則,規定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是在幾個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第一個基本原則是私有制原則。私有制原則是整個資本主義法律體系的支柱,“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是資產階級最強烈要求保障的權利。第二個基本原則是“主權在民”的原則。這裡的“國家主權屬於人民”,主要是指由選民每隔數年進行一次議會或總統選舉或公民投票,以決定誰來統治、管理國家的政治形式。但是,這種民主形式並未改變國家權力實際上是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在資產階級手中。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那樣:“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第三個基本原則是分權與制衡原則。強調立法、行政、司法是三種不同的、相互制約的政治活動方式,必須由不同的人組成的機關分別行使其職能。美國憲法是對分權與制衡原則表述得最爲典型的憲法。第四個基本原則是人權原則。強調“自由的和自主的個人”具有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

資本主義國家政權採取的是分權制衡的組織形式,即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別由三個權力主體獨立行使,形成各主體之間的“制衡”。以美國爲例,在這種政權結構中,立法權屬於由參、衆兩院組成的合衆國國會,國會的立法權受到憲法保護和嚴格限制;行政權由行政首腦——總統來行使;司法權屬於最高法院及下級法院,法院獨立於總統和國會。由於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團,而這些利益集團直接或間接左右着國家政權的運行。實際上,國家政權的意向和行使常常是各種不同利益集團政治合力的結果。由於各個利益集團之間實力上的差別和利害關係的存在,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衝突不斷推動其政治制度的變化。

資本主義國家的選舉是資產階級制定某種原則和程序,通過競選產生議會和國家元首的一種政治機制。在資本主義國家中,選舉已經成爲國家政治制度運行中對社會發展和穩定產生舉足輕重影響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政治機制。從形式上看,競選制度是公民參與國家事務的重要形式。公民主要通過競選參與政治活動,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對國家公職人員的產生及其政治決策施加影響。從實際政治作用上看,選舉制是協調統治階級內部利益關係和矛盾的重要措施。在當代資本主義國家中,統治階級內部的利益衝突和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選舉制度來平衡和調節的。哪個資產階級政黨執政還是下野,由哪個代表資產階級的不同利益集團要求的政治人物充當國家元首,一般都是通過選舉制度的運行,根據競選結果來決定的。

政黨是特定階級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階級、階層或集團的根本利益,爲達到政治目的,特別是爲了取得政權和保持政權而建立的一種政治組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是階級和階級鬥爭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代表資產階級執掌政權,對政府施加政治影響,控制議會;制定和推行符合資產階級利益的方針、政策;操縱選舉;控制羣衆團體和輿論宣傳等。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基本上都是政黨制度。從政黨制度的類型上看,大致有兩黨制和多黨制等形式。兩黨制是由兩個勢均力敵的政黨通過競選爭奪執政地位,交替組織政府,輪流執掌政權的政黨制度。它表現爲一黨執政時,另一個黨就成爲反對黨,可以對執政黨的行爲進行批評和攻擊,並在一定程度上對執政黨起牽制和監督的作用。實行兩黨制的國家主要有英國、美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多黨制是指資本主義國家中由兩個以上的政黨輪流或聯合執政的政黨制度。當今世界上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大多是多黨制,如法國、意大利、日本、德國、西班牙、瑞典等國家實行的都是多黨制。

以上所列舉的資本主義的諸項政治制度是在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維護自身利益和鞏固自己的政治統治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發展和完善起來的,是資產階級革命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在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中曾經起過重要的進步作用。這種進步作用表現在:第一,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作爲上層建築,在戰勝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生產的生產方式,保護、促進和完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大幅度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第二,由於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使人們擺脫了封建專制主義條件下的分封割據狀態、等級壓迫制度和人身依附關係,因而使人民羣衆享有了比在封建專制主義條件下更多的社會政治自由。由於人們的社會活動獲得了更有利的條件、更廣闊的空間,因而歷史性地促進了人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的進步。第三,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在其歷史發展進程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的經驗,這對於社會進步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但是,由於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本質上是資產階級進行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爲資產階級專政服務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歷史的和階級的侷限性。其一,資本主義的民主是金錢操縱下的民主,實際是資產階級精英統治下的民主。民主是具體的相對的,而不是抽象的絕對的。任何一種民主的本質、內容和形式,都是由特定的社會制度所決定的,並且都是隨着經濟文化的發展而發展的。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的,本質上是資產階級進行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爲資產階級專政服務的,它不可避免地具有階級的和歷史的侷限性。選舉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但是它常常被金錢、媒體、黑勢力、財團等所影響和操縱。在實際的選舉過程中,爲了得到選民的瞭解和支持,參選者往往要支付鉅額競選活動經費,這筆經費是普通公民根本沒有能力支付的,只有大財團才能支付得起。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中的選舉事實上是有錢人的遊戲,是資本玩弄民意的過程。其二,法律名義上的平等掩蓋着事實上的不平等。資產階級名義上標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資本特權的基礎上的,資本家和勞動者之間、富人和窮人之間存在着事實上嚴重的不平等,資產階級法律的實質是將存在於資本家和勞動者之間、富人和窮人之間的經濟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其三,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是一種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政治制度。從表面上看,資本主義的兩黨制或多黨制允許工人階級及其政黨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甚至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力量比較強大的國家還會出現馬克思主義政黨與資產階級政黨聯合執政的情況,但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參政的程度必然是受國家政權的資本主義性質制約的,不可能出現由於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參政改變資產階級國家性質、使國家政權能夠真正維護工人階級利益的現象。因此從本質上說,資本主義國家多黨制仍然是資產階級選擇自己的國家管理者、實現其內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機制。

對於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應該堅持辯證批判的態度和方法。由於人民羣衆的長期鬥爭以及資產階級在長期的政治統治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其政治制度中會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一般規律的內容,對此我們可以加以借鑑。但是,由於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本質上是爲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是服從於資產階級進行統治和壓迫需要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在關於政治制度建設和實施的理論、觀點、立場、方法等方面,都帶有深刻的資產階級的階級印記和階級偏見,對此我們應該進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認識其作爲資產階級政治統治工具的階級本質。

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及其本質

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是在資本主義國家中佔統治地位的、反映了作爲統治階級的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種思想理論和觀念的總和。在資本主義國家中佔統治地位的政治、經濟、法律、哲學、倫理、歷史、文學、宗教等大多數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學說或意識形式都屬於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範疇。

(一)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形成

作爲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各種資產階級的思想理論和觀念,是資產階級在長期的反對封建專制主義和宗教神學的鬥爭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而這些思想理論和觀念後來成爲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則是在資本主義國家產生之後由統治階級在以往形成的資產階級思想理論和觀念的基礎上自覺地建立起來的。

在資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前,由於這些資產階級的思想理論和觀念在批判封建主義和宗教神學、啓發民衆進行資產階級革命、保證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和爲資產階級建立國家提供理論依據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曾經在社會歷史發展中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資產階級在革命取得勝利後建立了資本主義國家,爲了進行政治統治的需要,資產階級就開始建構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從這時起,與文藝復興和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一脈相承的資產階級的各種思想理論和觀念就逐步發展成爲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基本內容。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同時也構成了資本主義國家上層建築的主要內容。

(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

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本質,可以概括爲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是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的觀念上層建築,是爲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列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