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唐宮小姐姐”邂逅“Z世代”——傳統文化與年輕人“破圈”相擁

新華社鄭州2月27日電 題:當“唐宮小姐姐”邂逅“Z世代”——傳統文化年輕人破圈”相擁

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翟濯

鄭州歌舞劇院的演員河南博物院錄製元宵奇妙夜節目(2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河南省春晚節目《唐宮夜宴》成功“出圈”後,“唐宮小姐姐”再次出鏡元宵奇妙夜。古今交匯、穿越次元,節目中,“唐宮小姐姐”打卡河南名勝,一場神奇的文化之旅使不少網友表示“沒看過癮”。

“伸手一摸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是秦磚漢瓦。”古老河南如今涌現豐富的文化創意,以“95後”爲代表的“Z世代”掀起傳統文化熱潮。自覺熱愛、由衷自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斷“破圈”,主動擁抱優秀傳統文化。

拼版照片:上圖爲鄭州歌舞劇院的演員在河南博物院錄製元宵奇妙夜節目(2月20日攝);下圖爲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內展出的展品(2020年9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其實,我們和傳統文化的距離並不遠”

這個春節,“00後”鄭州女孩史怡菲特地再次參觀了河南博物院,“試圖尋找《唐宮夜宴》背後的‘秘密’。”

史怡菲是重慶大學的一名大一學生。春節放假,在家刷抖音的她一刷到《唐宮夜宴》便被“圈粉”。這支5分鐘的舞蹈,將大唐風華融於少女的嬉笑怒罵,背景配以“婦好鴞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等諸多“寶物”,讓史怡菲立刻想到小時候曾去過的河南博物院。

拼版照片:上圖爲河南博物院展出的“賈湖骨笛”(2019年11月18日攝);下圖爲鄭州歌舞劇院的演員在河南博物院錄製元宵奇妙夜節目(2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來“探秘”的不只有史怡菲。20歲的朱家鑫看到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取自藏於河南博物院的樂舞俑造型,也來一睹爲快,“預約了幾次才得以成行”。河南博物院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6成以上到訪遊客爲35歲以下人羣。

隨“博物館熱”一同興起的,還有“文創熱”“漢服熱”。2月19日以來,“唐宮夜宴手繪大賽”互動話題在微博上引發近6000萬閱讀量、1.5萬餘條討論,古風碰撞二次元多了份俏皮可愛。在鄭州、洛陽、開封等地,一些市民穿起漢服,打卡城市地標。

拼版照片:右圖爲2020年9月24日,參觀者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內拍攝展品“婦好鴞尊”(新華社記者李安攝);左上圖爲2020年9月24日拍攝的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婦好鴞尊”冰淇淋(新華社記者李安攝);左下圖爲2020年9月24日拍攝的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婦好鴞尊”圖樣咖啡(新華社記者李文哲攝)。新華社發

“90後”姑娘劉維兩年前從英國留學歸來,目前在河南博物院從事文創工作。會展專業出身的劉維坦言,從未想過自己會轉行和歷史文物打上“交道”。

“工作後才發現有這麼多熱愛傳統文化的年輕人。其實,每一代年輕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傳承和演繹着傳統文化。”劉維說,現在每天都有粉絲催出唐宮相關文創產品,“年輕人和傳統文化的距離並不遠”。

拼版照片:上圖爲2019年11月18日拍攝的河南博物院展出的“雲紋銅禁”(新華社記者李安攝);下圖爲河南博物院推出的“雲紋銅禁”文創產品(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鐵打的文化內核百變個性追求”

因河南省春晚火起來的導演陳雷,最近收到衆多粉絲留言。其中,一個13歲孩子的話讓陳雷印象最深,“他說非常喜歡我們的節目,因爲表演中呈現的中華文化和華夏文明讓他感到非常神奇,覺得沒有看夠。”

在陳雷看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始終都在。新生代對中國歷史文化展現出的濃厚興趣,讓他尤其驚喜和欣慰。

“傳統文化不再枯燥乏味,在形式和內容上開始變得有趣起來,是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愛傳統文化的重要原因。”“95後”女生李靚雯說。

鄭州歌舞劇院的演員在河南博物院錄製元宵奇妙夜節目(拼版照片,2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李靚雯是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的一名成員,今年河南省春晚,該樂團參與的節目《新春國樂暢想曲》將古樂民樂電音完美相融,既有《少林寺》等經典曲目,也有《達拉崩吧》等潮流舞曲,一經亮相,同樣受到網友好評。

“古樂看似小衆,但通過與現代潮流相結合,也可令人耳目一新,並加深年輕人對音樂文物的興趣和理解。”如今,李靚雯不僅會吹奏傳統樂器,還學會了演奏編鐘編磬等古樂器。

這是2020年9月24日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內拍攝的展品“蓮鶴方壺”。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隨着社會不斷進步,不少年輕人現今有着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中華民族鐵打的文化內核,傳統文化所蘊含的高雅趣味和深厚內涵,恰恰能滿足年輕人百變的個性追求。”河南大學河南文化旅遊研究院院長肖建勇說。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範周表示,傳統文化在年輕羣體中持續走紅,也得益於文化創作者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熱潮中,“真正放下了包袱盡情和年輕人進行交流和對話”。

參觀者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內觀看展品(2020年9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自信的一代需要更多‘自信’的文化產品”

幾年前,一些低水平製作的歷史穿越神劇充斥熒屏,引發觀衆反感。有年輕網民表示:“不是我們對優秀傳統文化不感興趣,我們厭惡的是生搬硬套的煽情和說教式演出。”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認爲,得益於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大環境對年輕人的引領,年輕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正逐漸增強。

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的演員們在爲觀衆演奏(2020年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近年來,通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等,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正在逐步確立,但與之相對應的文化產品還不夠自信。”馬蕭林說,現今自信的一代需要更多“自信”的文化產品。

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結合,成爲文化產品“自信”起來的新路徑。故宮彩妝一經發布便被一搶而空、直播帶貨國風產品備受歡迎等現象,彰顯多地正在通過文化創意,構建文化發展新格局。

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的演員們在爲觀衆演奏(2020年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要契合時代潮流,通過故事化、人格化而非說教式的手段,能夠更好地實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完美融合。”陳雷說。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茅慧認爲,創造性轉化的前提,應基於對傳統文化的準確認識與當下精神旨歸的有機貫通。“古今中外,人心相通。基於共情心理編創,才能增強藝術作品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這需要文藝創作者在創作時首先要關注人文、人性、人情。”

遊客在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內遊園(2020年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創新表達建立在對傳統文化資源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範周建議,要結合產業融合大發展的機遇,利用好科技發展成果,做好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推動文化資源產品化品牌化、產業化。

遊客在應天門遺址博物館內參觀(2019年10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