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製造業將被印越取代?學者投書日媒:只是假象別信唱衰

電池大廠寧德時代工人正在對鋰電池進行品質管理。(新華社資料照片)

隨着中美貿易科技戰惡化,不少媒體都認爲產業供應鏈持續移出大陸,其製造業第1大國地位終將被急起直追的印度越南取代,但經濟學家布拉頓(William Bratton)投書《日經亞洲》(Nikkei Asia),警告這些看法只是假象,亞洲其他國家美國新政府都該仔細思考怎麼應對中國製造業的強勢

布拉頓明年將出版新書《中國的崛起,亞洲的衰落》(China's Rise, Asia's Decline),投書篇名與新書觀點一致,題爲《中國製造衰落的迷思》,開頭就提醒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的拜登(Joe Biden)應該謹慎制定對華政策,不要相信許多媒體營造跨國企業急於逃離中國、中國製造業力量正在衰退的陷阱

他提到,「關於中國已達製造業巔峰,現正處於下坡並將輸給印度、越南的想法,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也有誤導性。實際上中國製造業在經濟持續增長全球出口競爭力提升這些面向都展現高度韌性。中國製造業已從川普時代貿易戰存活下來,關稅也毫髮無傷,他們從消費性電子商品到汽車,都已經做好維持長久領導力的準備。」

唱衰中國的論調在布拉頓眼中相當危險且沒有事實依據。他寫到:「供應鏈變化常會讓人興奮,特別對於那些找證據證明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緩的人,但事實卻是部分製造業從中國遷出到鄰國似乎並未對中國製造業持續成長造成任何影響。」

布拉頓認爲有產業供應鏈遷出卻沒影響到中國製造業持續成長,是因爲中國的運作規模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同,甚至超越亞洲其他國家總和,亞洲第2大生產國日本的製造業產能只有中國1/4;印度大肆宣揚「印度製造」但產能只有中國1/10;越南飛躍性成長引人矚目,但產能更小,目前也只集中少數產品。

中國製造業已到顛峰要開始下坡也經不起數據檢驗。2016至19年是中國製造業在2013年成長最快的3年,中國在全球成品出口佔比從2016年來逐年增加,已接近全球1/5,如果再考量這種增長是在美國各種打擊手段下實現,其他大型出口國包括德國、美國、日本、韓國都無法做到。

他認爲中國最大優勢在於製造業種類齊備又廣泛,從勞動力密集型到技術密集型都有,實際上幾乎每種成品在全球出口市場佔比都在成長,包括最容易產生遷移現象的紡織品製造也不例外;雖然有很多製造業從中國移向東南亞的討論,事實上在製成品方面,中國對東南亞貿易逆差還是逐年遞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外移,布拉頓也認爲是假象,因爲中國太大,仍然有很多區域工資成本夠低。

結語布拉頓寫到:「真正的問題是亞洲國家如何應對中國氣勢洶洶的工業化和無敵的競爭力所帶來後果,以及美國新政府如何根據中國的長期實力來制定貿易政策。其他國家的迴應將決定中國是否能維持在區域製造業生態(如果還不認爲是全球範圍的話)頂端地位是否會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