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智庫:兩岸風險指數 更甚1950年代

大陸智庫中國海峽研究院」19日發表《2021年兩岸關係風險指數報告》。(摘自該報告)

「中國海峽研究院」發表的《2021年兩岸關係風險指數報告》指出,當前風險指數超過1950年代。(摘自該報告)

大陸新成立的智庫「中國海峽研究院」19日發表《2021年兩岸關係風險指數報告》,指出兩岸關係風險指數處於史上高位,甚至已超越1950年代,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社會、國際等5面向,風險指數都呈現升高態勢

「中國海峽研究院」19日成立,是由兩岸各領域的青年學者共同發起成立的綜合性民間智庫,智庫以「數聚海峽,擁抱世界」爲理念理事長爲大陸全國青聯常委、海外界別秘書長雷希穎

根據該研究院發部的《2021年兩岸關係風險指數報告》,將1950年到2021年的兩岸關係分爲三階段,第一階段是1950年到1977年,第二階段是1978年到2015年,第三階段是2016年至今。第一階段指數位於高位且走勢平穩,第二階段是先下降再上升,第三階段指數則持續上升,連創新高。

報告指出,第一階段正好應對蔣介石時代和大陸改革開放時期臺灣反攻大陸,兩岸頻繁熱戰,如金門砲戰、大陳島戰役等。

第二階段臺灣放棄反攻大陸,兩岸關係緩和,大陸則從解放臺灣變成堅持「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且內部則進行改革開放;而後李登輝訪美、臺海危機國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等事件發生,風險指數上升;到了馬英九上臺後兩岸關係緩和,在2015年兩岸領導人會面時達到極值低點

英文臺後開啓第三階段,報告指,蔡政府在臺獨道路上越走越遠,指數急轉直上,趨勢再次扭轉,達到第一階段高位,並創歷史新高,也說明兩岸的風險已經達到爆發衝突的歷史高位。

報告從多面向分析兩岸風險指數,除了政治軍事的緊張外,在兩岸經貿往來的面向,報告認爲,兩岸經貿活動愈發頻繁,是兩岸風險降低的體現,但是大陸貿易逆差過大,卻又增加兩岸風險;在「兩岸社會輿論」部分,報告指出,當代兩岸民意都很不友好,大陸方面武統討論隨着蔡上臺越來越多,臺灣方面則是對中國人的認同創新低,百分比只有個位數,對臺灣人身分認同則創新高,突破六成,這也是兩岸關係緊張的體現。

在「外國的臺灣政策表態」面向,報告指出,美國因素是臺灣問題的首要外部因素,美國在臺灣的軍事存在、對臺軍售,都讓臺灣有實力抗拒統一;美國在臺海的巡航反映美國政府對臺灣的態度川普上臺後美艦穿臺海次數聯創新高;拜登上臺後,美國海軍依舊延續川普時代的政策。此外,日本澳洲盟友支持,也讓臺灣有恃無恐,導致海峽風險上升。

該報告在結論部分指出,要扭轉兩岸關係風險高漲局面臺灣當局需「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切實走回推動兩岸和解友好協商的道路,其次需要美國等域外國家切實落實『一箇中國原則』政策,不要給臺灣當局任何幻想」。

報告還稱,如果沒有這兩點的改變,臺海關係風險只會在已有高位上繼續積累,再創新高,如今兩岸風險已超越1950年代的高位,但不同的是,大陸軍力已不可同日而語,官方到民間維護一中原則的態度更是空前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