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海底的時空寶藏 水下考古在臺灣

打開海底時空寶藏 水下考古臺灣。(林旻萱攝)

1995年,澎湖人口中的「潛水第一將軍漁民黃加進,在澎湖將軍嶼海域潛水時,意外發現海底的沉船與古文物,經通報後,政府相關單位啓動調查,就此開啓臺灣水下考古發展。走過人力、設備,甚至法律制度尚不完備的年代,今日的臺灣擁有一支迷你精悍的水下考古隊,彷彿遙然呼應着歷史,其工作基地就設立在澎湖馬公港旁。

酷寒的冬季剛過,我們來到澎湖拜訪水下考古工作站。踏入這個低調的空間,空氣裡飄散着微微的海水鹹味,放眼望去,地上大量的塑膠箱裡浸泡着各式古物置物架上除了基本的潛水裝備,另有電子錶、潛水剪刀、防水的寫字板,甚至布方浮球,以及高規格的聲納等工具。在辦公室的白板上,則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今年度的工作排程

「『JG1』是『將軍一號』,『SBL』是『蘇布倫號』,『GB』是『廣丙艦』……」水下考古隊隊長黃漢彰教我看懂這些代碼,「這些都是我們的成果。」他自豪地說。

臺灣水下考古急先鋒:臧振華

臺灣正式以國家名義開始推動水下考古,不過十餘年。事在人爲,促成臺灣開始發展水下考古的關鍵人物,不可不提考古學家臧振華。

「海底就像一個巨大博物館。」「比起陸地,這些人類文化的遺存與文化景觀的重要性毫不遜色,在某些方面,可能還有過之。」臧振華表示。包括了沉沒水中船隻、飛機、文明遺址、化石遺蹟等,因着長年封存在水中,有如時空膠囊,往往蘊藏造船、貿易工藝、重大事件等豐富的歷史訊息,是屬於所有人的珍貴文化資產

在過去,許多沿海、離島的漁家,多少都有在捕魚時,同時撈捕到陶瓷錢幣等古物的經驗,加上在2016年以前,因未明文保護,故許多懂門路的古董商會定期到漁家收購打撈到的文物;甚至有漁民不以捕魚爲業,改撈海底的沉船廢鐵,雖然經濟價值更高,卻也因此造成文資的流失與破壞。

臧振華是在美國哈佛攻讀考古學時接觸到水下考古學,「當時就覺得很有趣,臺灣也應該要發展這個領域。」他進一步指出,臺灣周邊廣闊的海域,包括在1萬2,000年前曾是連結臺灣與大陸之間的陸地,冰河時代結束以後,海面上升被淹沒,後來則成爲古代海上絲路與大航海時代的重要的航道,但另一方面,有「黑水溝」之稱的臺灣海峽洋流湍急,暗礁密佈,行船不易,可想而知,海面下必然有許多值得探究的文物。從美返臺以後,臧振華便開始積極地呼籲國內發展水下考古的重要性。

直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1年制定《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UCH公約),明確定義水下文化資產的範疇、價值,並予以保護;2004年,臺灣政府也與之呼應,行政院正式頒定「國家海洋政策綱領」,2006年8月擬定「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計劃」,水下文資終於受到國家重視,臧振華也受文建會(今文化部委託,着手組織專業的考古團隊

把考古工作從陸地搬到海底

20世紀中葉以來,因着水肺發明,人們終於有能力長時間在水下活動,許多因地殼變動、海面提升的古代建築或聚落,以及因船難海戰所沉沒的船隻,甚至因人爲丟棄而在海底,不見天日的文物,逐一被發現或打撈上岸。

被電影《鐵達尼號》影響的人們,對於海底古物往往賦予了無限的遐想,但是「海底撈寶」與「水下考古」,可是有着天壤之別。「水下考古,是專業的技術,也是一門學問,同時格外需要毅力與耐心。」臧振華正色地說。

水下考古結合考古學、潛水技術與海洋探測技術,另外也要有航海、歷史、文物維護與修復等多種專業人員參與,是一門跨領域的學問,人才也涵蓋了水下考古、海洋科技、潛水以及出水文物維護等不同領域的專家

至於面對茫茫大海,該從何下手?經過訓練的專業團隊,有着明確的作業步驟。他們先從史料文獻中搜集線索,包括港口、貿易航線、海戰,再加上水域的地形與環境資料;由於民間也有不少船長、潛水人,就像黃加進一樣是隱藏的水下考古專家,他們也有可能從捕魚的經驗中知悉沉船的地點,團隊藉由鍥而不捨地搏情感,取得可靠的消息來源。

最後,將所有資料交叉比對,規劃出最有可能發現目標物的「調查敏感區」,接着以人力目視,或者運用側掃聲納、多音束測深儀、底層剖面儀、磁力儀,甚至無人潛航機等儀器設備進行系統性搜索。

海底名偵探:水下考古隊

與陸地考古不同,水下考古格外受天候、海象的限制,以澎湖爲例,受強烈的東北季風限制,真正能出海的時間通常只有四到十月之間,動輒一天半日的航程,但受限於水壓,每名潛水人員在水中作業的時間,僅有寶貴的30分鐘。

即便前置作業如此曠日廢時,當我們訪談團隊八個大男生考古工作的甘苦,他們卻一致地露出對外人難以言傳的笑。「考古工作一點都不無聊。永遠都在探索未知,找尋新的發現。還沒發現以前,需要集中精力去規劃與準備,有了發現以後,當然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作爲領導者的臧振華傳神地形容。

出人意料的是,雖然科技已進步不少,「水下考古仍舊很危險。」臧振華相當嚴肅地表示。即便海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海底下卻是變幻莫測,尤其沉船的地點,常不外乎是暗流洶涌或者礁岩遍佈的地方,加上海底能見度不佳,還有廢棄漁網隨處漂流,都提高水下考古的危險性。爲此臧振華隨時叮囑團隊務必謹守紀律,除了出發前確實檢查,下海後也須小心謹慎、遵守規範,同時還得兩兩一組,相互支援,彼此關照。

文物適度出水,民衆寓教於樂

「通通不準動!」刑偵劇裡,機敏的警探站在凌亂的案發現場,他們屏氣凝神,從散落四處的蛛絲馬跡裡,嘗試拼湊出合乎邏輯的來龍去脈──考古工作,與辦案破案若有神似。

在費盡一番千辛萬苦,終於有所發現,「考古」的重頭戲才真正開始。專家必須從現場的線索中去判定、推斷目標物的內容與意涵,並且建立出脈絡。到2020年12月爲止,團隊已在臺南安平、澎湖、綠島等地區,發現97處具體目標物,經過確認後,其中的20處正是歷史沉船,更有六處因高度文資價值,被主管機關依法列冊保護。

臺灣正式啓動水下考古,至今是第13年,臧振華除了受委託組建及領導團隊,現在進一步關切水下文資在教育推廣和產業推廣上的發展。正如世界知名的瑞典「瓦薩沉船博物館」、英國「瑪麗羅斯號博物館」,除了文資保存,還能發揮教育功能,促進在地觀光產業的發展。

雖說水下文物從出水到後續處理相當不易,包括清潔、脫鹽等,時間動輒數年,甚至數十年,耗資甚鉅,UCH公約也建議水下文資以「現地保存」爲原則,但團隊正按計劃將指標性的文物適度出水,爲的是籌備一處屬於臺灣人的水下文物博物館,希望這份深藏在海底的寶藏,能有機會與全民共饗。

英國商輪博卡喇 英籍船博卡喇1892年10月由上海出發,預計返回香港,因遇颱風在澎湖姑婆觸礁沉沒。船上除了郵件,還載着一批到香港參加比賽的英國板球選手,沉船事件轟動,包括當時的美國《紐約時報》及多家英媒均有報導,事後英國等國捐款在姑婆嶼上興建「英輪遇難紀念碑」。

甲午戰船廣丙艦 建於清代的廣丙艦,有別於中國傳統倚賴風力的帆船,是一艘配有新式武器與動力系統的鐵甲船。曾參與甲午戰爭的廣丙艦,在清戰敗後,來到山東威海地區避險,卻被日軍俘獲,後日人將其改成日本軍艦,1895年作爲訓練艦來臺時,在澎湖海域觸礁沉沒。

受影視娛樂的影響,水下考古往往喚起人們的好奇心,近年國內多場水下考古展覽,也大受民衆歡迎。(林旻萱攝)

中研院院士臧振華在美國接觸到水下考古,回臺後積極呼籲國內發展水下考古的重要性,是臺灣水下考古的先驅。(林旻萱攝)

出水文物。(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

乍看單純的器物,背後卻載記着貿易、航海技術、工藝、常民生活習慣等豐富的歷史訊息。(林旻萱攝)

本文作者:蘇俐穎

(本文摘自《臺灣光華2021.06》)

《臺灣光華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