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次金改到近日喊出公公並 檢討金融業海內外併購

文/黃日燦

談及臺灣金融業併購發展之前,首先要先了解過去金融業的歷史背景。1980年以前,臺灣金融體系受到政府嚴格管制,是公營機構長期寡佔的封閉市場。

1980年代起,政府逐步開放金融業,首先鬆綁證券市場,並允許外商和內資新設保險公司。1990年代更覈准了數十家新設或改制的商業銀行。金融業自由化的結果,形成過度膨脹的惡性競爭,問題層出不窮。

以保險業爲例,業務快速成長,資金快速累積,但因政府嚴審保險商品,使得每張保單可說大同小異,缺乏創新與差異性,爲了搶客戶,保險公司只得從退傭着手,透過殺價競爭來搶業績。

銀行也是如此;爲避免銀行恣意放款給關係人,把銀行當成自己的小金庫,規定限制也不少。但因爲銀行家數過多,爲了搶生意,銀行多半提高存款利率、降低放款利率,同樣缺乏產品創新,最後也淪爲殺價搶生意。

2000年起,考量臺灣金融業家數過多,同質性過高,政府改弦更張,頒訂「金融六法」,啓動一次金改,加強金融監理,整頓不良債權,鼓勵整並共組金控,改善產業營運體質。不過,最後看來,一次金改只是完成股權整合共組金控,業務整合仍沒太大的進展。

就在強調防弊爲主的一次金改實施不久後,政府又在2004年推出二次金改,喊出「限時限量減半」,打算把12家公股行庫和14家金控家數減半,並且爲了加速國際化,也希望至少有一家銀行由外資來主導。

金融整並是好事一樁,但遺憾的是,因爲限時限量,引發各方人馬爭先恐後插旗卡位,再加上政黨輪替,政策頻頻逆轉,波折紛擾不斷。直到最近,金管會揭櫫「亞洲盃」大旗,鼓勵臺灣金融產業擴大規模、提升品質並進軍海外,在亞洲區域平臺一較長短,整並議題再度引起社會大衆注意。

國內金融併購案相對少

回顧1999年以來,這15年內國內金融併購其實不夠,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合社投信或是入股金控等,總併購案件數約105件,平均一年才7件,案件金額規模超過新臺幣100億元的只有26件。以策略來看,則以金融業之間同業整並最多,共31件,包括遠雄人壽蘇黎世人壽、渣打銀行新竹國際商業銀行合作金庫農民銀行、凱基證券併購臺證證券等。

其次,金融業合組或併入金控15年來共26件,例如國泰金控並國泰世華銀行、富邦金控併購ING、元大金控並寶來證券、交通銀行並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共組兆豐金控等。另外,也有私募基金或非金融業入主併購,包括潤成入主南山人壽凱雷買大衆銀行及隆力集團安泰銀行等。

海外併購當然也有,但觀察2000年到2012年間,都屬銀行與壽險等零星案件,且多集中在香港、中國大陸地區;其中,中國大陸又受限於法令限制,因此多半以參股方式居多。去(2013)年起,在政策推動下,海外併購又開始熱絡起來,目前已完成10件併購,且仍有其他多起案件傳聞進行中,併購標的以東南亞居多,不僅銀行業,證券業也頗爲熱絡,而且大都取得主導控制權

舉例來說,包括玉山銀行取得柬埔寨聯合商業銀行(Union Commerical Bank PLC)7成股權、元大寶來證券取得越南第一證券和韓國東洋證券過半股權、凱基證券收購新加坡券商Ong First Tradition及新加坡券商AmFraser Securities等,這些都是這兩年較受矚目的併購案。

中日新3國 併購腳步

反觀鄰近的中國大陸、日本與新加坡,自2005年以來併購腳步快速。以中國工商銀行爲例,自2006年起便積極在亞洲、非洲、南美洲、歐洲、臺灣尋覓投資標的,幾乎每年都有一件併購案,可說是直接打世界盃,尤其是中國工商銀行在印尼的Bank Halim、澳門誠興銀行、美國東亞銀行與阿根廷的標準銀行均取得8、9成股權,握有主導經營權。日本的MUJI金融集團,儘管不像中國工商銀行在世界各地大舉收購,但自2007年起,平均每年……

●黃日燦

現職: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衆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東吳、臺灣、政治等大學客座教授經歷:臺灣大哥大、大聯大控股、精誠資訊及中鼎工程獨立董事裕隆汽車法人董事代表;臺灣玉山科技協會常務理事;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11月號》。※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