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歸”讓中國農村增添活力

新華社南昌1月2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沈洋 高皓亮 餘賢紅)從最初的56萬元到最近的308萬元。連續6年,江西安義縣種糧大戶凌繼河一直以搶人眼球的方式給農民年終獎,以此展現現代農業魅力、轉變人們對新型農民的印象。

凌繼河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城歸”。所謂“城歸”,有學者解釋爲從農村出去打工、經商的農民,或者從農村走出去的讀書人、退役士兵等,憑藉在城市打拼的經歷,積累了經驗,獲得了技術和資金,之後又迴歸鄉村生產生活。

上世紀90年代,凌繼河從農村走到城市,從開食品店,到銷售建材,再到手機銷售省級總代理,生意越做越大,但心中的種糧夢卻從未消失過。

在外經商20多年後,凌繼河返回家鄉種田,但與當年只種自家幾畝地不同,他創辦的現代農業企業流轉土地1.9萬餘畝、託管土地3.1萬餘畝,並創建了自己的大米品牌

凌繼河回鄉種田後,安義縣鼎湖鎮的農田不荒了,當地的土地流轉租金從過去的每畝每年不到200元增加到500元。此外,他還通過水稻種植、機械化服務等專業合作社,爲周邊地區農民提供土地託管服務,帶動3300多戶農民增收。

江西省靖安縣羅灣鄉哨前村是省級貧困村全村有35戶貧困戶,都以種植水稻爲生。但哨前村距靖安縣城80多公里,開車需要一個多小時,大米難賣問題一直比較突出

2016年1月,在福建廈門務工10年的肖敏奇返回家鄉,在村裡開了一家農村電商服務站。這名32歲的“城歸”決定主打“哨雲大米”品牌,利用電商渠道優先幫貧困村民代銷大米。

每斤價格比在當地高出0.5到0.8元,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約1500元,解決了村裡的一大難題。”肖敏奇說。

但只靠種水稻,要脫貧還是很難。肖敏奇又和朋友一道去貴州織金縣取經,回來後他在自家田裡闢出一畝地,用大棚種植紅託竹蓀,希望藉此開出一條致富新路

肖敏奇說:“竹蓀一年能收三季,一畝投入大約一萬元,產出可達三四萬元。如果真能成功,就發動村民搞合作社一塊兒幹。”

因爲敢闖敢幹,當地村民都對肖敏奇另眼相看,盼着他能帶領大家脫貧致富。

在江西井岡山南麓的黃坳洪石村,“城歸”黃小華返鄉後擔任了村支書,帶領村民把當地的小河魚幹辣椒香菇木耳土特產搬到電商平臺銷售。他還藉助電商平臺,組織貧困戶將閒置房屋改建成鄉村旅遊民宿點,遊客可線上購買、線下體驗,同時在民宿點品嚐當地客家小吃。在2016年4月舉行的井岡山國際杜鵑花節期間,平均每天在民宿點吃住的遊客有200餘人,給10餘戶貧困戶家庭每戶帶來直接收入上千元。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勞動力開始大量進入城市務工、經商,很多農村逐漸“空心化”,併產生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等諸多社會問題。

一些專家學者認爲,解決上述問題的希望,可能就寄託在“城歸”羣體身上。經濟學家厲以寧稱“城歸”爲升級版的人口紅利。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不久前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初步統計,近年來從農村流向城鎮各類人員返鄉創業的人數累計達到570多萬,其中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達到了450萬人,還有居住在城鎮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人員約130多萬人下鄉創業創新。

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扶持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

一些地方政府,在鼓勵在外人員返鄉創業方面早就進行了探索。江西瑞金市近年來大力實施“雁歸工程”,通過優先提供創業用地、住房保障、金融扶持、產業扶持、創業補貼、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優惠或便利,促進“城歸”在農村創業,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能和活力。(完)

(原標題:“城歸”讓中國農村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