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苓健脾胃顆粒白扁豆、茯苓道地藥材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掛牌
11月3-4日,昆中藥分別在楚雄州雙柏縣安龍堡鄉、愛尼山鄉等地舉行白扁豆、茯苓等道地藥材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掛牌儀式。旨在脫貧攻堅的最後衝刺階段通過“公司+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鞏固產業扶貧,爲鄉村振興和全面小康社會再作貢獻。
掛牌儀式上,昆中藥總經理楊承權表示,昆中藥作爲雲南中醫藥界獲得國家級非遺“閃亮名片”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其不僅擁有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精髓,還有國藥精品“參苓健脾胃顆粒”,它由白扁豆、茯苓等10味藥材配伍而成,無蔗糖更健康,便於人體吸收,讓調脾健胃變得更加便捷。目前,昆中藥從產品廣告宣傳、品牌打造、渠道建設等多維度,積極打造細分中老年助消化市場,奪取健脾藍海,佔據市場第一,逐漸形成大單品格局,助力企業發展。
2020年以來,爲滿足脾胃品類市場需求,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昆中藥結合企業產品戰略規劃,針對產業扶貧與升級赴楚雄雙柏縣調研白扁豆等多種道地藥材的種植情況。經過實地調研,發現白扁豆等藥材種植市場前景廣闊且種植提升空間較大,與公司參苓健脾胃顆粒配方藥材採購需求十分契合,多次與當地政府部門交流溝通,在雙柏縣建設成立白扁豆、茯苓等道地藥材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從源頭上保證參苓健脾胃顆粒所需道地藥材優良品質和穩定供應的同時,夯實鞏固當地產業扶貧,帶動種植戶經濟創收。
近些年來,隨着中央和雙柏縣委縣政府扶貧工作的不斷推進,白扁豆、茯苓等中藥材成了村民田間地頭最常見的作物。“目前,全縣有共有8個鄉鎮2萬多戶從事中藥材種植生產,並通過產業發展於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現在,白扁豆、茯苓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萬畝,滇龍膽種植也達上千畝。”雙柏縣政協主席王景書表示,雙柏縣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生態優勢,造就了品質過硬的道地藥材。如今,與昆中藥的合作,將會對加強道地藥材規模化、規範化種植,使中藥材品質再上新臺階提供有力保障。
談起種植茯苓的經歷,愛尼山鄉黨委書記李冬梅感慨:“過去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導致中藥材運輸難度大、成本高,農產品外銷困繞村民心頭。現在鄉里通過全新的產業發展模式,把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作爲重點推進,並且有政府引路、企業進村給予技術培訓,種植茯苓在我們心裡亮堂了、有底了。”
“道地藥材的種源純正是昆中藥參苓健脾胃顆粒產品質量保障的源頭,種植及採收加工的標準化是品質把控第一關。”昆中藥採購中心經理趙祖東介紹,中藥材講究基原純正,目前一些產區藥材種源選種大多來自混雜的種源市場,農戶的甄別鑑定能力薄弱,傳統粗放的留種,種質變異與退化顯著,種植後的藥材道地性自然堪憂。此外,種植管理缺乏標準,導致產量質量存在較大的差異。爲保證參苓健脾胃顆粒中配伍藥材質量和道地性,昆中藥還將建設種質資源圃及良種繁育基地,編撰系列藥材種植技術叢書,規範指導藥材品種選育、田間管理、採收和產地初加工,使村民向“藥農”轉變。
規劃佈局 共推中醫藥產業發展進程
在掛牌儀式上,雙柏縣副縣長馬濤表示,“雙柏縣地理環境適合中藥材種植,收益高,見效快,但發展中藥產業碰上的問題也不少。”馬濤認爲,最關鍵的還是得打造優質種植示範基地,保證質量、打通銷路、降低風險。產業發展後勁十足,種植農戶才能放心大膽走上致富路。
除了幫扶楚雄雙柏縣外,昆中藥自2012年起,便對紅河州金平縣、元陽縣貧困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通過提供藥材打包機械設備、成立種植基地、發展種植產業幫扶指導活動等“輸血+造血”、“扶貧+扶志+扶智”的方式,開展精準脫貧攻堅工作。公司還先後在54個種植基地建設中,帶動種植戶進行白及、厚朴、山藥、地黃等42種道地藥材種植,並在祿豐縣投資建設38畝白及、薄荷、紫蘇葉、黃精、白蘇子、萊菔子等以研究示範爲主的百草園種植基地。
據瞭解,通過這些幫扶合作方式,昆中藥一方面帶動了區域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走出一條“授人以漁”的新興產扶融合的扶貧模式;另一方面通過資源互補合作,填補資源短板,打通中醫藥產業生態鏈發展大循環,爲參苓健脾胃顆粒等黃金單品更好服務全民健康築牢根基。(文、圖/王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