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表演廳當殿堂 國際指揮家籲學子親近藝術

指揮家簡文彬,日前到政治大學舉行講座,他鼓勵學子自在親近藝術,別把表演廳視爲遙遠的「殿堂」。(政大傳院提供)

衛武營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在開放空間放置鋼琴,供民衆自由演奏,活絡藝文氣氛,日前荷蘭鹿特丹愛樂管弦樂團首席指揮拉哈夫.沙尼,就隨機和小朋友獻彈一曲,吸引民衆駐足。(衛武營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享譽國際的指揮家簡文彬,日前到政治大學舉行分享講座,他鼓勵學子自在親近藝術,別把表演廳視爲遙遠的「殿堂」,他以衛武營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公衆鋼琴爲例,原本是臺要報廢的鋼琴,但放在公開場合供民衆彈,音樂賦予老琴生命國外音樂家來表演,都覺得新奇,每每小試身手,吸引觀衆圍觀

自在親近藝術,簡文彬也有親身經歷,曾任德國萊茵歌劇院指揮、現爲衛武營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說,他之所以對歌劇、人聲着迷,可追溯到童年時期,他的保母阿花,「我的父母親都需要工作,沒時間照顧我,他們找了一位原住民女孩阿花,作我的保母,我印象中她總是在唱歌,雖然在3歲之後,再也沒見過她,但她的歌聲讓我印象深刻,是我對人聲着迷的原因。」

簡文彬在1995年拿下伯恩斯坦指揮大賽特別獎,以指揮專業揚名國際,他從小主修鋼琴,雖「號稱彈得不錯」,但練得不是特別認真,一天練一小時,他自認也曾有過鋼琴夢,是在鋼琴家魏樂富的啓發下,人生才轉了彎,開始學指揮。

簡文彬表示,當時魏樂富直指盲點,「如果想成爲職業鋼琴家,必須有三個要件,一是肯花時間練琴,但從小一天只練琴一小時,已錯過許多;第二是要有把握,每次上臺都能彈得一樣好,雖然情感無法每次都相同,但對於音樂的處理規模,每次都要能穩定且準確地呈現;第三就是15歲前,要有20首已練過的鋼琴協奏曲,這些都是我做不到的事。」

簡文彬說,魏樂富老師告訴那時的他,彈琴彈得好,但沒有層次,「老師以水墨畫爲例,告訴我,這只是一張紙,上頭有湖、船、人、山和垂柳,還有幾隻鳥,放在同一張紙上,卻有遠近的效果,這就是層次。」

此外,魏樂富進一步提點簡文彬,鋼琴鍵盤有限,但效果無限,如同交響樂,爲此,簡文彬在課後買了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總譜,開始對總譜產生興趣,後來遇到指揮家陳秋盛提攜,自此走上指揮的路。

「我很愛面子,知道鋼琴有些技巧我做不到,也許老天很早就告訴我不適合鋼琴。我在總譜上找到我想發展的事,就是指揮,可透過衆人協助,一起調配音樂色彩,我不是一個人,可以大家一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