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激進-駁《 丟出一隻鞋之後的臺灣》 一文

雨蒼

今天Sean Huang投稿到商周的這篇《丟出一隻鞋之後的臺灣:嚇跑人才,留下廢材》(注1)非常熱門,許多朋友都拿來分享,並表達自己贊同之意。

事實上,這文章從論述基礎上已有問題

我整理了一下作者文中核心觀點

1. 陳爲廷(或代表社運人士)沒有試着「聽」別人說什麼,他只是非常狂妄地說自己想說的話,也無意與人溝通。這種態度反民主的。2. 如果用激烈的方式表達,別人不會記得你表達的內容,只會記得你激烈的態度。3. 大量污衊言詞會讓賢良之士不願爲官。4. 許多政治人物爲了永遠跟「民意」站在同一邊,忘了怎麼說真話。以衝撞出名,而手執名爲「民意」聖劍的英雄,明日也可能(因爲說真話而)成爲死於「民意」魔劍怨魂

也許Sean Huang需要和陳爲廷面對面坐下來聊聊,或實際參與一場社運的組織會議。每一個社運人士在對麥克風講話前,都需要整合內部所有的聲音,站出來的時候才能得到支持。繁複的內部溝通需不需要論述?需不需要對問題的深刻理解?究竟是這些在前線的人不會論述,還是媒體鏡頭從未對他們的論述感興趣?而爲什麼Sean Huang和大衆總是隻記得他們衝撞的身影,只記得潑漆、丟雞蛋、丟鞋?

我在《臺灣-被財團主導的社會》(注2)一文中,有提到:媒體的老闆對於該媒體的言論是有主導權的。有的老闆甚至會將不聽話的記者直接開除。記者、編輯們迫於老闆的威壓, 會主動的審查新聞;因此我們經由報紙、新聞所收到的訊息,會不會其實只是符合老闆單方面的觀點,而不是事實?

對於來自社交圈網路訊息,可能也會有問題。衆所皆知,Facebook和Google都會不斷的判斷使用者的喜好,並且以演算法儘量呈現使用者喜歡的內容。如果各位不相信,可以嘗試用朋友的Google帳號在Google上搜尋相同的字串,你會發現找出來的結果天差地遠。這是所謂的上網過濾泡泡(注3)。在這種過濾泡泡的影響下,許多人自然是難以接觸到社運份子會在自己的網路上發佈的論述。

就算這些人發佈了論述,請問新聞媒體會有興趣嗎?看看我們閱聽人的喜好,以及羶腥色的新聞取向,這種論述文章自然就少有人看,更不要說經由新聞刊出了。許多的報紙甚至還有篇幅限制。我個人就投稿過許多長文,但在篇幅的限制下,許多報紙並不願意刊出。但如果不用長文,使用短文,又難以將自己的想法描述出來讓人理解。這也就是爲什麼報紙上的論述往往不會引經據典,更不會以各種方式來論述同一個想法的原因了。Sean Huang自己也有經營部落格,應該也很清楚,許多人並不會花時間去弄懂一個自己不理解的論述。一篇可能會改變自己想法的文章,可能還不如一篇有養眼美女或是可愛動物的新聞來的有人氣。

那麼,請問這些社運份子什麼時候會進入到大衆的視野中呢?答案是「衝撞體制的時候」。由於這些行動很激烈,令人印象深刻,因此新聞報導也往往着重在這些人「做了什麼」,而不是這些人「爲什麼這樣做」。當然,也不乏許多人看到他們「做了什麼之後」會深入去了解、進而支持。於是,弔詭的事情就出現了。這些社運人士寫了滿滿的論述,嘗試在公聽會提問、好聲好氣的和官員溝通,結果官員會理睬嗎?媒體會關心嗎?不會。而且他們還會發現和他們有相同訴求的夥伴似乎很少。但是,當他們開始以衝撞體制的方式表達意見以後,當這些東西被媒體報導出來以後,許多眼神在突然之間就開始關注到他們了,在媒體的追問之下,政府官員也被逼得必須面對他們的訴求。

因此,自然的,這些社運人士會開始覺得這種衝撞體制的方式是有用的,是有效的。他們會發現,不用太多論述,只要行動夠激烈,自然會有觀點,有版面,問題也比較有機會被解決。

以臺灣農村陣線(注4)爲例,這個團體在2008年就存在了。他們的訴求是農村再生條例的不合理之處。但是,近年來被大家注意,是因爲苗栗大埔事件。各位請想想,在大埔事件之前,你有聽過臺灣農村陣線嗎?你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嗎?其實應該很少有人知道。

而進入wiki去看以後,你也會發現,他們的訴求很完整,也有很多體制內的行動;但是由於大埔事件中,當權劉政鴻不理不睬,因此他們才以激烈的手法抗議,並且被報導,進入公衆的視野。

關廠工人也是一樣。在他們沒有臥軌之前,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訴求、他們的困境?又有多少人知道,正是這批臥軌的老人幫我們爭取到了資遣費?如果當年他們沒有臥軌,沒有激烈行爲,我們還要多久才能享有資遣費?

公民1985行動聯盟爲什麼最近會被知道?因爲他們聚集了不少人一起上街頭,因此博得版面。各位可以想想,如果公民1985行動聯盟只有聚集了數千、甚至數百人,今天他們的意見會被重視嗎?

因此,Sean Huang直接說這些人沒有論述、不懂得聽,其實事實不是如此。這些社運人士聽到、看到許多不合理的東西,很早就提出了論述,「不願意聽」的是執政者、是當權者。爲了博得更多民衆的支持,他們才選擇使用激烈的方式抗議。讓這些人採取激烈行動的,恐怕不是他們自己願意,而是因爲無感的大衆、只會報導激烈行爲的媒體生態所導致的結果。

Sean Huang提到,這些激烈的手法會逼走賢良之士;但我想反問Sean Huang,這些手段,會拿去對付所謂的賢良之士嗎?如果不會,那麼激烈的手段會逼走賢良之士的論述,着實讓我難以理解。的確,做事有時候就會有爭議,有爭議就應該想辦法弄個會議,大家一起過來表達意見。但請問劉政鴻、馬英九之流,又有好好的做過這個動作了嗎?還是隻是開個只有自己人的公聽會,裝個樣子,什麼都沒聽進去?

的確,以衝撞而出名的人,可能會因爲他所帶領的人對他不服氣,而反而被這種比較激烈的民意給擊倒。但我不明白這有什麼不好。反過來說,像馬英九這樣因爲民意可用而上臺,上臺以後卻不傾聽民意,民意也無法以制度方式制衡的政治人物,恐怕纔是臺灣最大的隱患。

Sean Huang這篇文章也許原意是希望社運人士可以多坐下來、多溝通,少以激烈方式來進行訴求。對於這點,我也希望許多社運人士能夠有機會可以坐下來談,並且能在這種談論機會上完整的說出他們的論述。他們也曾經坐下來嘗試和官員溝通過,但若沒有民衆支持,有權有勢者根本不聽你說話,甚至還給你貼標籤。如果沒有激烈行動,媒體不會注意,可能連陳爲廷是誰都不知道。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激烈的行動,或許他們連談的機會都沒有;甚至就算衝撞體制了,被注意到了,真的要談的時候,媒體、大衆可能又別過臉,去追黃色小鴨了。

臺灣1980年代的激進主義之所以還沒有消失,是由於大衆的無感,不習於獨立思考,以及執政者的蠻橫所導致的。希望Sean Huang可以更深入的去了解背後的原因,而不是單純就現象來做解讀。這樣的解讀,可能會喪失很多的本意,反而被曲解拿去誤用,維護威權高牆

● 注1:丟出一隻鞋之後的臺灣:嚇跑人才,留下廢材: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5103&pnumber=1● 注2:臺灣-被財團主導的社會: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231/147051.htm● 注3:伊拉•巴拉瑞: 當心網上的「過濾氣泡」:http://www.ted.com/talks/eli_pariser_beware_online_filter_bubbles.html● 注4:臺灣農村陣線:http://zh.wikipedia.org/wiki/臺灣農村陣線● 注5:本文網路發佈位址爲:http://goo.gl/gaW1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