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仇非壞事!醫:有益身心健康

面對報仇和回擊心理人們往往落入兩種極端:摧毀他人或忍氣吞聲。(圖/pixabay)

「不甘心!」、「他憑什麼!」、「他這樣弄我,我一定要弄回去!」戲劇和電影中,報仇、報復往往都是不可或缺的情節。報仇也存在日常生活中,你爭我奪、爾虞我詐。

面對報仇和回擊心理,人們往往落入兩種極端:摧毀他人或忍氣吞聲,這兩種都不是最好的選擇,且我們接受的教育是遇到不甘、不平之事,要以德報怨、吃虧就是佔便宜、不要輕易回擊,「情緒總要出口,但卻沒人告訴我們可以怎麼做,」全觀式社區預防暨心理健康中心諮商心理師王弈升說。

報仇其實不壞:

遇到不公平或損害自我利益時,人普遍會升起一股怨懟的心理,這是報仇行爲的來源。楊聰才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研究證實了報仇、憤怒是人天生的機制,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都是負面字眼,但報仇其實對身心團隊都有好處。

一篇刊登在《社會個人心理學指南(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的文章指出,在人類早期社會,報仇能防止加害者進一步破壞、報仇後能讓團隊更合作、降低成員搭順風車的現象。

另外報仇也能增加大腦愉悅感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早說過,攻擊能讓人愉悅,而2014年,肯塔基大學心理系教授崔斯特(David Chester)研究發現,復仇行爲能產生愉悅和快感,後來他更指出,人們復仇的原因完全是因爲預期到這樣會有快感。

不只心理,大腦也會因復仇而改變。實驗發現,當人們真的復仇後,掌管獎勵機制的基底核會變得活躍,證實了:復仇是甜蜜的。

如同看戲劇,觀衆總在等壞人好人修理的情節,對壞人不滿的情緒慢慢累積,最後好人反擊,大快人心。

「過得好,是最好的報復」其實這類說法常出現在當我們發現事實無法改變,或不想傷害對方。(圖片來源:pixabay)

反擊或忍氣吞聲,哪個纔對?

面對不公平、心有不甘的情緒,想反擊是相當正常的反應。在報仇的光譜中,「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光譜的另一端是「過得好,是最好的報復」,一種往心裡內化的方式,哪個才合理呢?

王弈升認爲,這兩種方式象徵外化行動內觀己心兩種安頓之道。「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建立在個人有能力改變現狀,且不畏局勢艱辛、愈挫愈勇爲前提。例如之前很紅的《半澤直樹》,「但這類的反擊,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力與行動力,通常不會成功,反而容易愈弄愈糟」。

而「過得好,是最好的報復」其實這類說法常出現在當我們發現事實無法改變,或不想傷害對方,轉而把注意力從對方回到自己身上,「前者是以摧毀爲目的,後者的重心是將焦點回歸自我,但現實中常容易變成太強調證明『過得好』,忽略或壓抑真實情緒,悶久了反而容易產生脫序行爲。」想回擊的情緒是正常的,但需要找到適切的調適之道,纔有機會降低因衝動攻擊而傷害自己或他人身心的風險

在生活中,不論是說服他人或自我要或不要復仇,都是在這兩種極端上作選擇,是否有哪些作法可以有回擊的感覺、讓心裡好過些呢?

想回擊,先用「三調」冷靜一下:

碰到不好的事情當然有不滿,但報仇前可以先冷靜一下。(圖片來源:pixabay)

碰到不好的事情當然有不滿,但報仇前可以先冷靜一下。王弈升說最常使用的就是調身、調心、調息,這三件事能轉移注意力,讓自己暫停冷靜,觀察身體、呼吸和自己的感受:

調身:找一個安全、不受打擾、不會勾起憤怒情緒的環境。安靜地覺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因爲憤怒讓身體哪些部位出現變化?可能是肩膀硬了、心跳快了。

調心:憤怒時注意力不在自己而在外面的事物,所以把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跟自己說說話。楊聰財指出,大腦前額葉會作出理性的判斷,提醒自己不要作出衝動行爲。

調息:不用刻意放緩呼吸速度或深呼吸,專注在自己呼息時的感受就讓身體放鬆。

三種方式讓你好好報仇:

想來想去還是想報復,但直接回擊可能讓情況越演越烈,甚至造成惡性循環,又不能不抒發,那該怎麼辦呢?「好好地報仇」就是個學問。王弈升指出,好的報復有三個原則:

1. 一定不能以摧毀爲目的

2. 不論對自己或對他人,須以安全優先

3. 最後要設立停損點

楊聰財也認爲,透過內化復仇情緒和「聰明地」復仇就是一種學習,經一事長一智,知道下回不會再被佔便宜、不受傷,同時也能有同理心,不傷害他人,如同古羅馬哲學皇帝馬爾庫斯‧奧列裡烏斯(Marcus Aurelius)所說的:「最好的報仇是不變成像敵人那般的人。」

有三種回擊方式可以讓你心裡舒暢又不傷害他人:

1.跟親朋好友或同事講八卦

講八卦不是壞事,在抱怨、討論的過程中就是一種宣泄。(圖片來源:pixabay)

講八卦不是壞事,在抱怨、討論的過程中就是一種宣泄,只要不傳出去或讓對方聽見、變成言語霸凌即可。王弈升說,很多有復仇情緒的人都不會跟別人講,最後發生憾事,這是因爲長期處在壓抑的狀態,但如果有機會說出口,情況就會大不同。

或是可以在腦海中幻想一個劇本,例如對方被炒魷魚、被上司責罵或遇到種種倒黴事都可以,這在心理諮商時是很常運用的方式。

2.儀式跟象徵行爲

也是宣泄的方式,但相較於第一個,這是有所行動的,無傷大雅且透過不傷人的行動,讓憤怒能轉移到某件事物上而獲得安慰,「這帶些趣味性,像是日本有離婚典禮,雙方共同用錘子錘爛戒指,用派砸對方臉上,這也是一種儀式,」王弈升說。

此外,國外也有一個很有趣的研究,是巫毒娃娃扎針,受試者扎完真的覺得舒坦許多,這是一個安全、沒人會受傷的方式。

利用一些物品作像徵性的復仇行動,是相對安全且能發泄情緒的方式。(圖片來源:pixabay)

有個故事是這樣:分手了很難過,主角就徒步到彼此曾經玩過的地方拍影片、整理對方曾經發生過的糗事,或是把對方穿過的衣服剪爛變成抹布,用來打掃家務,「報復不只有毀滅,有時還可以是一種創造,」通常有這樣的行爲,憤怒情緒就會慢慢冷靜

其他的方式還有很多,例如買或作一個東西想像成對方,可以表達對他的各種心聲等等,「當不滿與憤慨透過儀式與象徵的方式轉換時,這些負面情緒有了相對安全調適的出口,可減少衝動行事而造成的傷害風險。」王弈升說。

但楊聰財指出,這樣的確能發泄怒氣,但儀式行爲本身仍帶有不平之心,因此如果能緩解當然好,但如果不足以發泄完,仍可能引發報復行動。

3.安全地揭露對方的缺失

楊聰財指出,在職場或情場上,想報復可以平心、安全地揭露對方的缺點或過失,有點類似「讓大家評評理」的意味。

報復本身沒問題,直接攻擊雖能帶來快感但也短暫。王弈升指出,報仇成功與否,最後常出現「沮喪」的情緒,因爲回擊過程中可能違反理性良知、道德甚至法律,報仇完清醒後發現做了錯事,慚愧、內疚涌現,這是另外一個更辛苦情況。報仇可以,但千萬不要傷害他人,纔不會陷入一個又一個無法自拔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