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倉、價格戰,快遞業內卷!七部門“入場”解局

(原標題:21深度|爆倉、價格戰,快遞業內卷!七部門入場解局

已是夜裡10點,快遞員李劍峰枯坐在樓道上,他送錯了件。

李劍峰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裡將這一天送出的近200單快遞梳理一遍,若不能找出是哪一單出了差錯,賠償客戶損失不說,等待他的還有200元的罰款

在快遞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快遞員奔走在街頭巷尾,爲千家萬戶送來便利。而另一邊廂,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在增加快遞員工作負荷的同時,不斷擠壓快遞末端的派費水準;層層罰款條目更是使快遞員雪上加霜。

此外,快遞業承包、外包、兼職、衆包等各類新型用工模式交織,快遞員與企業之間難以被界定爲勞動關係,繼而無法享受社保權益

針對以上問題國家郵政局等7部門在7月8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聯合發佈《關於做好快遞員羣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就保障快遞員合理的勞動報酬、完善社會保障增強社會認同、壓實快遞企業主體責任、強化政府監管與服務等四項重點工作任務作出詳細部署。

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洪桂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快遞行業的靈活用工比例極高,《意見》的出臺,正是呼應了7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提出的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之要求。”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律師丁金坤則告訴記者,《意見》的出臺固然暖心,但當務之急是釐清快遞員的法律地位。譬如,從法理上看,平臺方與快遞員之間應爲非典型或新類型的勞動關係,但司法實踐往往認定爲勞務關係,故立法要跟上保障勞動者權益的需求。

快遞員已成“最缺工”職業之一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數據,截至7月4日,2021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件,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

快遞業蓬勃發展的背後,是各大快遞企業爲搶佔市場而打響的價格戰。國家郵政局發佈的2021年5月快遞行業數據顯示,1-5月,快遞業務量與業務收入的增數差達到20.4%,量的增數是收入增數的1.7倍;快遞平均單價已跌至9.9元,較一季度的10.2元再有下降。

而從A股上市企業5月快遞業務的主要經營數據來看,順豐控股、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等企業的快遞服務單票收入均出現同比下滑,其中圓通、韻達與申通的單票收入均不到2.1元,分別爲2.04元、2.02元與2.07元。

面臨持續走低的快遞單價,快遞公司或是通過佈局自動化分揀設備、優化運輸線路等方式節約中轉、運輸成本;或是通過全面推廣電子面單的方式節約面單成本;而在這之後,基層加盟網點與快遞員重要的收入來源——派單費成爲了動刀的切入口。

在圓通公司廣州一處分揀站,工作人員正在處理堆積如山的快件新華社記者 樑旭

這一現象在實行“加盟制”的通達系企業中更爲顯著。數量龐大的加盟商撐起了快遞企業的服務網絡,相應地卻消化着價格戰帶來的陣痛。據韻達股份2020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在全國擁有3875個加盟商及32624個網點及門店(含加盟商),加盟比例爲100%;而廣發證券研報則分析指出,從2019年通達系企業全網均價的價格降幅來看,加盟商承擔的降價佔比約70%。

“總部作出降派單費的決定,各級加盟商只能層層遞減,留給末端網點和快遞員的收入所剩無幾。我們在盡力守住付給快遞員每單1元的底線,但能頂多久真說不準。”一家北京快遞網點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價換量的打法相應地增加了快遞員的勞動強度。李偉總是早早定好清晨5點45分的鬧鐘,他需要在7點前到達網點分揀快遞,並在一天內三度往返於負責片區與網點之間,直至下午5點送出最後一批快遞。

李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以前每天收攬200個快遞感覺就是極限了。現在的單量越來越多,一一送上門實在是吃不消,所以除了客戶特別要求的,我儘量都放菜鳥驛站。雖然每件要自己掏0.3元,但一來能應付派單任務,二來能保證簽收率。”

李偉口中的簽收率,是快遞企業用於考覈快遞員的種種指標之一。李劍峰因送錯件而面臨200元的處罰。他告訴21記者,一旦有來自電商平臺的客戶投訴,公司的起步罰款是50元。在客服回訪時,如果客戶仍不滿意,罰款額度將拔高到500元。“派件收入現在不景氣,公司還制定了攬件的指標,達不到也得受罰。”李劍峰表示。

在上述新聞發佈會上,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陳凱指出保障快遞員合法權益的另一大難點:“快遞業屬於新業態、新模式,承包、外包、兼職、衆包等各類新型用工模式交織,在落實社會保險方面臨着相當複雜的因素。”

“加盟制”企業則是新型用工模式的主陣地。就記者的採訪來看,快遞員對於工傷險與醫療險的參保訴求頗爲強烈,但由於其與加盟商或基層網點簽署的協議並非勞動合同,因此無法享受到應有的社保權益。

“加量不加價”、重重罰款、社保難覆蓋等一系列問題催生了快遞行業“招工難”的現象。據人社部4月26日發佈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大於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快遞員這一職業已然名列第8。

提升快遞員社保覆蓋水平

針對上述難點,國家郵政局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意見》。陳凱表示,快遞員權益保障問題產生的原因比較複雜,既有快遞市場迅猛發展所衍生的問題,也有產業鏈上下游的利益分配問題,爲此要推進電商與快遞的有機互動。

陳凱說:“目前,電商快遞市場競爭激烈,要保障快遞員合理的派費水平,必須建立快遞企業與電商企業之間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傳導機制,確保快遞企業能夠獲得正常的服務收入,促進形成有序的市場秩序。國家郵政局將引導電商平臺和快遞企業加強系統對接,滿足用戶差異化需求,推動落實‘商品定價與快遞服務定價相分離’的要求,使得消費者可以根據企業服務能力、商業信譽和快遞價格等選擇快遞服務。”

在釐清快遞價格戰根源的基礎上,《意見》爲保障快遞員的勞動報酬權提出了四項重點任務。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金京華解讀稱,第一是制定派費覈算指引。目前,國家郵政局已經指導中國快遞協會在江蘇、安徽、四川等部分城市開展了末端派費覈算試點,明確覈算依據、覈算指標、區域差異等要素,引導派費處於合理區間水平。

第二,制定勞動定額。考慮在保持行業合理勞動效率的基礎上,避免快遞員過度勞累。對超出勞動定額的情況,要引導快遞企業充分考慮工作時間和工資收入等因素,推動實現快遞員多勞能夠多得。

第三,糾治差異化派費。針對部分企業對寄自特定區域的快件實施非正常低派費的問題,郵政管理部門將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對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爲的,將依法進行查處。第四,遏制“以罰代管”。《意見》提出要指導快遞企業完善考覈機制,加強對惡意投訴的甄別處置。

而在完善快遞員羣體社會保障工作方面,《意見》另提出,鼓勵快遞企業直接用工,提高自有員工比例;對用工靈活、流動性大的基層快遞網點,可統籌按照地區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或營業額比例計算繳納工傷保險費,優先參加工傷保險;推動企業爲快遞員購買人身意外保險

在丁金坤看來,《意見》的出臺針對目前快遞行業存在的問題對症下藥,引導快遞員保持適度的勞動強度,提出對快遞員的報酬要給予公平的保障,也將治理罰款亂象,體現了國家對快遞員羣體的關心。

“但光有《意見》尚且不夠。當務之急是釐清快遞員的法律地位。譬如,從法理上看,平臺方與快遞員之間應爲非典型或新類型的勞動關係,但司法實踐往往認定爲勞務關係,故立法要跟上保障勞動者權益的需求。”丁金坤說。

可喜的是,7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適應新就業形態,推動建立多種形式、有利於保障勞動者權益的勞動關係。對採取勞務派遣、外包等用工方式的,相關企業應合理保障勞動者權益。

洪桂彬向記者表示,“多種形式勞動關係”的提法將有利於推動勞動關係下位概念的誕生,如強勞動關係、弱勞動關係、標準勞動關係、非標準勞動關係等,同時對於傳統勞動權益進行精細化分割和重組,結合不同形式勞動關係的自身特點,匹配具體的“保障方案”,此將顯著提升勞動和社會保障立法的科學性和精確性,最終爲我國經濟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年初疫情期間,石家莊市匯通路郵政快遞投遞部,工作人員在整理準備發送的貨物。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快遞員羣體的社會保障工作,國務院常務會議中使用的字眼是“職業傷害保障”。而在《意見》中仍試圖探索拓寬繳納工傷保險的範圍、推動購買商業保險的路徑。

洪桂彬認爲,兩種方案的出發點都是增強對於快遞員的事故傷害風險保障。而職業傷害保障的理賠範圍也與工傷保險有所區別,預計在各地區試點基礎上,國家會出臺統一的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