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即時輔助揪出大腸癌元兇! 準確度提高到95%
▲中正大學劉偉名老師(右)運用人工智慧與嘉義基督教醫院合作。(圖/學校提供)
大腸癌過去11年來蟬聯「臺灣十大癌症」之首,醫師通常都是透過大腸鏡檢查,長年以肉眼判斷息肉,難免受到腸道內的水、泡沫及雜訊干擾,且須耗費大量工時,容易造成人爲疏忽。中正大學資工系副教授劉偉名與嘉義在地醫院合作,開發即時電腦輔助診斷系統,準確度高達95%,造福醫病雙方。
大腸息肉分別有贅生性息肉和非贅生性息肉,劉偉名指出,贅生性息肉比較常見的是腺瘤,會建議切除,因爲可能過幾年就會轉變爲大腸癌。
劉偉名與研究生蕭瑋廷運用人工智慧,與嘉義基督教醫院肝膽腸胃科張力仁醫師合作開發偵測系統,由院方提供大腸鏡影片與臨牀資料,再由醫師協助標記每張影像的息肉位置,並交由團隊開發演算法,人工智慧不斷學習辨識後,偵測準確度高達95%。
劉偉名除了與嘉基醫院合作研究大腸息肉偵測,也將人工智慧應用在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的放射線治療流程,讓癌症病人在進行放射治療前,需先做電腦斷層掃瞄,再由醫師計算需使用的放射線劑量。
劉偉名指出,做一次電腦斷層會產出上百張切面影像,每天照電腦斷層的病人又很多,原本醫師得花時間從一張張影像中判讀腫瘤與器官的位置,並一一手動標記出來才能計算劑量,是很大的工作負擔。
新系統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他表示,系統可自動圈選出腫瘤與各臟器位置,讓醫師判讀影像所需時程,從原本的1小時的縮短爲10分鐘,人工智慧初步圈選各器官的大略位置,醫師只要花很少的時間修改和調整影像,不僅省下醫師的時間,病人等待被排入治療的時間也可縮短,造福醫病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