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S助攻!高齡大腸癌患者術後恢復快 不到1周就出院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針對高齡大腸癌患者導入術後快速康復(ERAS)計劃,打破傳統手術管理,術後康復時間平均縮短30%,併發症降低25%,亮眼的臨牀表現登上國際期刊「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4日舉行記者會,北醫附醫副院長暨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魏柏立(見圖)說明ERAS計劃的優異成果。(劉宗龍攝)

大腸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第二位,高達9成發生在50歲以上,更不乏80歲以上患者,可能因爲高齡而猶豫是否積極接受手術。80歲的王伯伯去年診斷出大腸癌,和醫師討論後以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並搭配術後快速康復(ERAS)計劃,術後隔天就能進食,第4天就出院返家,打破過去認爲「排氣後才能進食」、「需住院10到14天」的觀念。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魏柏立表示,大腸癌每年新診斷個案有1.6萬人,其中80歲以上患者約佔1成,隨着臺灣人口高齡化,預計15年內就會逐漸增加到2成。北醫附醫針對高齡大腸癌患者,導入ERAS計劃,術後康復時間平均縮短30%,併發症降低25%,住院時間也大幅縮短。

魏柏立說明,ERAS是結合營養、復健、麻醉等跨科別團隊,提供全面優化的照護流程。例如術前1週會衛教病人,在家做體能訓練增強心肺功能及肌力,儘量讓患者維持經口進食,獲得充分的營養,以最佳狀態接受手術;手術時會優化麻醉深度及時間,並減少如鴉片類藥物劑量等,降低麻醉對術後復原的影響;術後避免裝設鼻胃管,並且及早拔除引流管、尿管等,讓患者術後快速銜接正常的呼吸及飲食,及早下牀活動。

過去認爲手術後要等到排氣纔可以進食,魏柏立說,這樣的觀念已經被打破了,可根據個人狀況,術後2小時就可以喝水,隔天進食清流質食物,不僅有助於營養補充,也能促進腸道功能;團隊也鼓勵長者及早下牀走動,避免因臥牀太久導致肺炎、靜脈栓塞等情形。

80歲的王伯伯在越南工作,去年發現血便持續一週之久,趕快回臺就醫,被診斷爲大腸癌第二期。他說,自己的母親也是高齡罹患大腸癌,但術後出現併發症,因此他到處找醫學資料,很幸運地找到魏醫師,經過詳細的說明和討論,讓他放心地接受手術。自己過去對手術檯的印象是「冷到會發抖」,但這次手術讓他感覺非常溫暖,睡一覺起來就手術結束了,術後恢復也非常好,第3天就可以下牀走路。

魏柏立指出,ERAS在國際上行之有年,大部分着墨在65到70歲以下的患者,而北醫附醫在105年全面導入ERAS,大腸直腸外科走在很前面,各年齡患者都收。研究團隊蒐集院內360名患者的手術結果,發現在實施ERAS後,不同年齡組別的併發症均減少,腸道功能恢復更快,住院時間縮短,且沒有增加急診就診或再入院率。研究成果今年登上國際期刊《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