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還買房的都是什麼家庭?

“叛逆”和“自由”曾是90後的標籤,但隨着00後走出社會步入職場,後浪已經把前浪們拍到了岸上。如今的90後大多已經成家立業,“成熟”成爲了他們新的標記。

什麼是“成熟”?據聞在90後人羣中流傳甚廣的一句話是:

奮鬥多年後,發現最好的工作是考公;

投資多次後,發現最好的項目是買房。

在樓市低迷的今天,90後們爲何還要執意買房?

“看中兩套房,秒交定金,最後怒虧1年工資。”(潮汕人 27歲)

“剛回國,總想着去別的城市闖闖,後來發現是我太天真。”

兩年前,小真從歐洲留學回來,選擇了入職杭州某互聯網廠。

看到杭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都不錯,計劃在杭州安家。看了許多房子後,決定買西湖邊一套2000年的老學區房,立刻就交了8萬元定金給賣家。

可就在房子馬上順利成交時,小真的工作卻出現問題,由於部門調整,面臨失業的困境。深思熟慮過後,他決定回廣州打拼,杭州的房子不要了。這屬於個人違約,賣家不同意退回定金,8萬元定金就這樣一去不復返。

回廣州後,因爲和父母住一起,工作、談戀愛、生活習慣都有衝突,小真希望一個人搬出去住。儘管很多人認爲房子是負擔,但是小真認爲房子是自由的前提。

對於小真個人,他喜歡珠江新城周圍的便利和繁華,於是挑選了一套總價便宜,環境好,安保不錯的公寓。衝動之下當場交了5萬定金。

“衝動之下,我又交了定金,但事後又不想買了。”

事後,家人、朋友都說買公寓,第一不保值,第二將來不好轉手。一句話來說:“誰買公寓,誰當冤大頭。”小真聽後認爲有道理,決定把公寓退了。但在交定金前說好了,個人違約定金一律不退,5萬又打了水漂。

到此,小真算了一筆賬,目前共虧損13萬定金,相當於大多數打工人一年的工資。

“買房是個大事,還是要多和家人朋友商量。”

隨後,小真吸取了之前的教訓,看房都是帶着親戚朋友一起。就在兩個月前,在與家人、朋友的商量下訂了一套黃埔區的房子,並交了3萬的定金。對於這套房子,他下定決心,這次一定不會中途退房了。

90後,什麼人在買房?

“啃老族”的90後們成爲了購房主力軍,他們的背後都有心甘情願“被啃老”的父母。確實,若90後要想靠一己之力買房,簡直比登天還難。普通人,一年如果能攢10萬,10年100萬,在廣州主城區可能連剛需房的邊都挨不上吧。

“沒想到生了二胎,只能被迫換房。”(本地人 32歲)

2016年,小汪一家迎來了第一個寶寶,一家三口便暫住在父母的老房子。隨後,由於工作調動,小孩上學等原因,夫妻二人全款買入區莊附近某老舊小區的小三房。

2018年,二寶的意外到來,由於需要岳母幫忙帶娃,小三房就顯得有些擁擠。迫使小汪工作日只能回父母家住。親子缺少互動,夫妻缺少交流,時間一久,感情有些淡了。

“兩個小孩,明顯以前的小三房不夠用了。”

夫妻二人隨即開始尋找改善型住房,爲方便照顧老人,二人把目光聚焦在老人家所在的越秀區,從2018年挑到了2021年,卻總也找不到的心儀的房子。考慮到父母身體還很健康,所以還是選擇了上班通勤更方便,且環境較新的科學城版塊,最終入手了6萬多單價的保利天匯。

90後,什麼人在買房?

90後中工作、收入穩定的人成爲了買房的主力軍。也因爲二胎出生,“住不下”成爲最迫切的置換需求,這也導致市場上三房、四房戶型越來越受歡迎。爲了孩子更好地成長,地段好、居住環境好、學位好的項目,自然就成爲了搶手樓盤。

“爲了結婚買房,但現在分手了,房子怎麼辦?”(佛山人 28歲)

“沒有房子,哪個女生願意嫁給你?”

小羅和他的女朋友娜娜,從大學畢業後就選擇了留在廣州紮根。

畢業後,兩人計劃購買婚房,在看了大大小小不下十個樓盤後,決定買入版奧體版塊的小三房。

由男方承擔首付的三分之二,女方三分之一。後續是共同還貸,房產證上也是寫二人的名字。

“日子過不下去了,這房子怎麼辦?”

當籤合同,房貸等手續都順利地完成的時候,這對還未舉辦婚禮的新人,突然鬧得不可開交,男方的父母希望和兒子住在一起,但女方不希望有父母打擾,認爲房產證上有自己的名字,有權決定給誰住,不給誰住。因爲這個問題,直接鬧到了分手。

分手不是難事,但分房子卻難於登天。

最後,他們商量決定等房產證滿了兩年後再賣出,賣出後按出資的比例分錢。

90後,什麼人在買房?

房子是婚姻的剛需,買房能帶來歸屬感和安全感,是中國人的普遍心理,認爲有房子纔有家。有條件就買,結婚必須買,生娃也要買,早買早享受。

婚姻和買房的本質都是契約精神,維護不容易,毀約成本高,對於90後來說,三思而後行。

你還知道哪些嚷着“不羈放縱愛自由”的90後,最終成了房奴的嗎?歡迎留言說出TA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