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萬進口食品如何把關? 直擊「邊境查驗人員」工作日常

記者嚴雲岑/專題報導

3月基隆港依然溼冷,陣陣海風吹得大型起重機匡當匡當響。上午8點整,36歲的何佳樺技士與43歲的黃靜如技士已在食藥北區管理中心基隆港辦事處門口待命,準備搭車前往基隆貨櫃場。2017年69萬件進口食品中,有55%都在此處進行報驗,若抽驗不合格,就不得放行。而這道道食安大門,全有賴20多名邊境查驗人員幫忙把關。

何佳樺與黃靜如搭了15分鐘的車,來到基隆貨櫃場集中查驗區,在鐵皮搭建的棚子內,她所面對的,是滿山滿谷的貨櫃。爲了安全考量,每次出勤都是以2人一組爲單位,一人負責開箱清點數量,一人負責比對報驗資料產品標示,並在取樣後封箱

衛福部食藥署主責邊境查驗單位共分爲北區管理中心、中區管理中心與南區管理中心,北區下轄基隆港辦事處、馬祖代辦處桃園機場辦事處與中壢辦公室;中區爲臺中港辦事處,南區則有高雄港辦事處與金門代辦處。全臺進口食品中,有8成都經過北區管理中心之手。先由查驗人員對比產品標示與報關資料是否相符,再按比例抽樣送驗。

▲69萬進口食品如何把關?直擊「邊境查驗人員」工作日常。(圖/基隆港資料照/記者徐文彬攝)

依照《食安法規定,貨櫃裝運小麥、大麥、玉米、米、高粱及黃豆,同一產品30櫃以下開一櫃,其餘食品10櫃以下開一櫃。同一貨櫃裝有多項產品者,查驗標準則依件數計算。

以同一批到港食品爲例,30件以內開1件、60件內開2件、100件開3件,100件以上則以500爲單位依序增加,最多開15件。開件後產品的抽驗數量,以食品樣態區分,固態食品600公克、固液混合或液態食品則以1公斤爲限。

▲邊境人員檢驗進口食品。(圖/資料照/記者嚴雲岑攝)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廖姿婷說明,食品查驗方式又分爲審查與檢驗兩大類,審查是以書面形式,從報關資料與產品資訊進行比對;檢驗則是針對抽中批次進行取樣,並送至委託代施的檢驗實驗室進行農藥、色素或重金屬等化合物查驗,整個過程短則3天,長則1個月可完成。

今天開的第一櫃是日本櫃,爲了減少查驗爭議,取樣過程會有進口商貨報驗進口代理人隨同。何佳樺與黃靜如打開櫃門後,必須手持相機,拍下貨櫃內部狀況存證。第一批查驗的是日本堅果,依規定101件至500件食品,需開4件查驗。

每次開櫃都配置2名人力。黃靜如與搭檔隨機取下4箱堅果,用美工刀劃開封口,確認箱內數量與報驗數字是否相符,再逐一比對外包裝的製造商、成分、產地、標示等,確認無誤後,取出600公克樣品貼上標籤送驗,剩餘產品則放回箱中,用紅色膠帶封口以茲區分,等產品放入貨櫃中並關櫃後,就算完成一批一般查驗。

▲食藥署提供近5年邊境查驗不合格率。(圖/記者嚴雲岑制;資料來源/食藥署)

廖姿婷解釋,去年進口食品不合格率爲1.43%,查驗方式可分爲一般查驗、加強查驗與逐批查驗。一般查驗只抽2至10%產品,但只要同一報驗義務人、相同產地與相同產品遭檢出一項不合格,下次進口就會提升到加強查驗,需抽20至50%,再被查獲違規,只要一次就會被提升到100%逐批查驗,「像前一陣子進口藍莓連續好幾批農藥超標,都已提升到逐批查驗等級。」

提升到逐批查驗很容易,但恢復到一般查驗卻很難。廖姿婷舉例,像是之前「茶葉」曾經列爲逐批查驗,花了一段時間,做到「五批三倍量」:連續進口5批次、進口合格數量要達到原本不合格批次的3倍以上,才調降查驗方式。

「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斷的開箱、比對、關箱。」黃靜如笑稱。每天早上8點至下午5點是她的出勤時間,除了基隆港外,有時還須到五堵、汐址貨櫃場查驗,每人每天的查驗量約在40至50箱。不過,當貨櫃臨時到港,也需要配合調配或加班查驗。

▲北區管理中心技士黃靜如比對日本食品外包裝與報關資料是否相符。(圖/食藥署提供)

在基隆辦事處工作8年的何佳樺,則經歷過日本9大類食品逐批檢測輻射值、2015年核災食品闖關事件、2016年納豆僞造產地事件,體驗過業務量爆炸的日子,「那時每天一個人都要抽60至70件,後來乾脆分配一組人專門查日本。」所幸在除了乳製品嬰幼兒食品之外的7大類食品,因未被揪出違規,逐漸降回一般查驗後,肩上的擔子才輕了許多。

廖姿婷表示,許多人都擔心邊境查驗人力不足,但從2011年至今,邊境查驗人數已從46人增加至74人,以基隆辦公室爲例,還有20多位助理人員,每天約會有40多人力到各貨櫃場、港口稽查。桃園機場則爲3班制,就算是凌晨1、2點,只要有報驗單送來,邊境人員馬上會出勤到現場檢驗,就是要盡一己之力,爲國人食安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