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年御藥房北京同仁堂掀起中藥咖啡熱 股價穩步向上

北京同仁堂積極延伸不同觸角零售板塊是結合咖啡中藥。(中新社資料照片)

1669年創立、自清雍正帝起連續被8朝指定爲御藥房的北京同仁堂近期登上熱搜,該老字號7月下旬在北京新開的咖啡店推出中藥咖啡受矚目,熱門品項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美式等每天都可賣出上千杯,帶動股價穩步上升,週五(13日)在上海證交所開盤跳空跌幅逾2%,下探27人民幣,仍較咖啡店開設前約26.3人民幣價位高出不少。

中藥與咖啡結合的衝突概念使不少年輕人因爲好奇前往嚐鮮。同仁堂表示,開辦咖啡店是爲了讓更多年輕世代瞭解中醫藥。該店所有飲品麪包均含中藥材店員以最暢銷枸杞拿鐵爲例,稱枸杞漿與咖啡融合後並不會掩蓋咖啡原味,還讓口感變得更厚實滑順

同仁堂康熙八年創店,至今仍由創始人樂顯揚後代經營,除被雍正帝指定爲御藥房,北京總店還有乾隆帝御賜藥櫃,自行研發出名藥包括安宮牛黃丸、烏雞白鳳丸,以及在現代韓國也很常見的牛黃清心丸等。

除北京同仁堂外,濟南宏濟堂杭州胡慶餘堂也是其分支,最盛時樂氏家族在全大陸各地分號超過30間,文化大革命時一度被收歸國有,甚至一度發生總經理、第13代樂鬆生遭紅衛兵打死悲劇暫停營業,目前維持公私合營模式,並獲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同仁堂在臺灣也有銷售據點,臺灣樂氏子孫也有另行註冊樂氏同仁堂、樂氏御供等品牌

同仁堂1997年6月27日在上交所掛牌,當日收盤價2.15人民幣,2015年12月31日達到股價歷史峰值44.61人民幣,但2018年爆出代工廠回收過期蜂蜜原料後股價暴跌,去年2月被撤銷中國質量獎認證,今年迄今股價在24.13至33.5人民幣間震盪,但咖啡店開設後已從26字頭展現上升趨勢,2周來2度收盤價逼近28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