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半導體產業將如何發展?

(原標題:2021年,半導體產業將如何發展?)

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新冠疫情幾乎改變了每一家企業和每一個人。對電子產業而言,供應鏈安全、供需不平衡、供應地和交付方式均在發生改變。日前在深圳舉辦的“第三屆芯跑科技技術論壇”上,多位半導體行業大咖聚集一堂分析了2020年半導體產業遇到的問題,並對2021年的市場趨勢和產業發展做出預測與展望。

爲什麼會缺貨?

2020年的半導體產業風雲變幻,除了半導體自主可控帶來全球半導體產業投資熱潮之外,貫穿全年的市場缺貨現象也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上半年的醫療器械用器件缺貨還讓人記憶猶新,而下半年快速蔓延至半導體材料、晶圓代工及各類元器件,缺貨潮讓產業鏈下游的製造企業陷入恐慌。

星宸科技董事長林永育看來,2020年的缺貨可以分爲兩部分來分析。上半年的缺貨,主要由疫情帶來的 “宅經濟”造成,電視、遊戲機、電腦等產品需求活躍,造成部分的元器件短缺。而到了下半年,一些企業大量備貨,相關元器件的需求激增,加劇了產業鏈供需的不平衡,導致更多類別的芯片出現缺貨狀況

啓祥國際董事長李文濤面板市場爲例:“截至到2020年底,國內的液晶屏幕仍處於非常緊缺的狀態,32英寸屏的價格從低位的28美金漲到70多美金,商顯用的86英寸屏幕漲到了500多美金。其原因主要與韓系的LG、三星等巨頭接連宣佈放棄LCD業務以及近期玻璃基板大廠停電事故造成產能損失等因素有關。”

江波龍電子董事長蔡華波分析今年存儲市場的表現後認爲,今年存儲器件在供應方面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市場整體表現穩定,來自汽車的需求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約,導致智能汽車的成長速度低於預期。

2021年的供應趨勢如何?

業內人士普遍認爲,從今年Q3開始蔓延的電子元器件缺貨潮將會持續到明年,對此,這些原廠和分銷商行業大咖們給出了自己的預測和判斷。

芯智控股董事長田衛東認爲,今年供應鏈缺貨的核心是市場需求變化,雖然預計“宅經濟”仍會持續帶來新的需求,但是2021年大家將會面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他說:“今年早些時候,一些大廠因爲供應鏈安全問題,提前做了大量的備貨動作,這些需求是向未來透支的,不能作爲對未來需求的判斷依據。我們觀察了很多工廠的訂單狀況,對明年市場缺貨現象的延續性保持謹慎態度。”

李文濤預計,到2021年下半年,玻璃產能新增後,面板缺貨的情況會逐漸緩解,但顯示驅動芯片供給不足或將會成爲制約明年面板交貨的重要原因。

蔡華波認爲,到2021年,隨着智能汽車增長速度加快,對於存儲器件的需求會激增。屆時,NOR Flash、NAND Flash、DRAM都可能會出現缺貨狀況。

信和達董事長黃健認爲,被動器件的缺貨狀況將長期存在,這主要得益於智能汽車普及帶來的被動器件需求爆發。預計2021年Q1之後,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被釋放,從而帶動被動器件的需求快速增長,因此,被動元器件的短缺將會是長期的狀況。

林永育認爲,明年下半年28nm及以上製程的主芯片短缺現象將逐漸緩解。“我們最近與上游的晶圓廠封測廠以及一些新能源廠商溝通得比較頻繁,大家普遍認爲導致目前供應鏈緊張的幾個要素在明年可能會消失。例如,到明年下半年,疫情就算沒有徹底消失,也會成爲一種可控的新常態。同時,經過一年多的消化,“宅經濟”的需求也將減弱等。因此,28nm及以上的中、高端製程芯片供應會相對緩和,但40nm及以下製程的功率器件、模擬器件的產能還將持續緊張,這主要是由來自新能源汽車的強勁需求帶動。”

“自主可控”加劇了芯片創業潮?

自今年上半年開始,跟疫情相關的領域,如電視機、路由器、遊戲機、個人電腦、數據中心等的需求都呈現大幅增長態勢。以電視機整機的銷售爲例,從今年的年初到現在,電視機一直處於產銷兩旺的狀態,“宅經濟”對芯片需求的拉動非常大。

林永育表示,疫情不僅改變了市場需求,也改變了全球的供應和交付方式。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由於中國疫情防控得力,再加上國產替代風潮空前,國內新增了許多的芯片設計公司。海外原廠的產能不足、成本提升,導致供應端逐漸向國內轉移,半導體芯片中國製造的比重進一步加大。

在需求持續增長,供應地向中國轉移的大背景下,很多人看到了產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因此今年以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新創企業數量激增,以芯片設計公司爲例,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已經有1萬多家芯片設計企業,其中2020年前8個月有多達9335家企業轉投芯片行業,市場預期中國未來五年半導體投資總額將達到9.5萬億元,資本市場重新開始活躍。

芯跑科技基金管理合夥人楊藎業在報告中分享了一組數據:2020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的股權投資案例數量爲5467起,同比下降17.1%,募資金額7,041.9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2%,募資難的市場困境仍然存在。但是投資金額達到6,022.08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0.8%,退出案例數量3009筆,同比上升38.7%。楊藎業認爲“中國的投資金額及退出案例數量的正增長,呈現交投活躍狀態,意味着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被激活。”

針對半導體行業的股權投資,楊藎業認爲:“過去一年裡,受益於宏觀政策的鼓勵和多方因素的影響,我國半導體、醫療、健康、汽車、清潔技術等行業發展迅猛,多家半導體企業獲得了鉅額融資,新能源造車勢力也深受資本市場的青睞。這表明,我國投資市場的熱點,正在從虛擬經濟轉向實體經濟。”

既然半導體創業這麼火熱,這種熱潮會對半導體供應鏈帶來什麼影響呢?

蔡華波表示,目前芯片設計創業熱度高,主要由資本、國產化因素驅動。未來資本將更青睞行業的頭部企業,如果創業公司不能躋身TOP 3,未來可能會被併購甚至消失,這一趨勢最早或將在明年出現。

林永育強調說,半導體產業具備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特點,增加新產能需要衆多的環節和要素配合,而且時間週期長。建設新的封測、芯片、晶圓製造廠,不僅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建廠、購買設備、調試工藝、研發製程等,還需要有非常專業的團隊來運營和管理。現階段,在中美貿易爭端背景下,一些先進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很難購買,因此預計芯片製造/封測和晶圓製造的產能在短期內很難有效突破。

在此背景下,雖然國內芯片設計公司數量激增,但是芯片製造/封測的資源還是會集中服務行業的頭部企業,小規模的芯片設計公司將很難獲得優質的製造資源,未來的發展會因此遇到一些困難和瓶頸。而且隨着國產芯片的整體發展水平更上一層樓,國產芯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將加劇,預計將會迎來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

資本市場助力半導體產業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將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GDP增長率爲1.9%。對中國而言,今年Q1受新冠疫情的直接衝擊,季度的GDP呈負增長,但是得益於我國在防疫上的突出表現,國內經濟在Q2就開始快速復甦,GDP迅速重回正增長軌道上。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個季度世界半導體市場約3210億美元,同比增長7.5%。預計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8.4%,達到469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半導體芯片不僅是電子產品的核心,也是信息產業的基石,半導體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關聯性越來越強。據楊藎業介紹道:“Q3扛起全國GDP增長大旗的,主要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這兩個行業的增長率達到了18.8%。”

楊藎業以中美兩國的資本市場爲例:在全球疫情爆發和國際貿易爭端影響下,2020年中美兩國的募資和投資案例數量均有下降,但中國的投資金額及退出案例數量呈現正增長趨勢。據她判斷,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被激活。

楊藎業列舉了一組數據來佐證上述觀點:2020年前三個季度,中企境內外上市共計385家,遠超去年同期上市161家;今年前三季度上市的企業中,包括了234家創業板註冊制和科創板申報企業,其過會率高達95%。對此,她判斷說:“很明顯,上市的窗口正在敞開,企業只有抓好供應鏈、把握產業資源,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方能行穩致遠。”(文/李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