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製造業產值 倒退嚕4年

工研院昨發佈「2020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今年製造業產值推估衰退5.05%,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卻正成長4%到5.7%,優於全球表現。(臺積電提供)

不太妙。工研院昨發佈「2020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今年製造業產值推估約18.59兆元,衰退負5.05%。這不僅會是連2年負成長,產值更將倒退嚕回到4年前水準

半導體產值 成長近6%

相對而言,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預估2020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卻可達2.8兆元,正成長4%到5.7%,倒是優於全球表現。這來自於AI、5G、車用及物聯網發展,及疫情帶動居家工作、遠距教學伺服器資通產品設備需求。

這份報告預估2020年臺灣製造業產值爲18.59兆,將比2016年的18.81兆元來的更低。如加計2019年製造業產值19.8兆元,年減4.47%,會是自2015、2016年後,再次連2年衰退。當年主要有油價、原物料價格位處低檔,大陸出口增速減緩不利因素。

今年製造業所以低迷,工研院表示,是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國政府採取封城邊境管制供應鏈採購遞延、民衆消費也降低,加上國際油價大跌關係。

疫情貿易戰 2不利因素

以製造業四大業別來看,除「資訊電子」有宅經濟興、人工智慧(AI)、5G等新科技應用上路商機,正成長1.1%外,其餘「金屬機電」、「化學工業」、「民生工業」都是負成長,以化工業下跌16.3%最嚴重,其餘年減2.6%到4.6%。

工研院指出,後續仍有2大不利因素,分別是肺炎疫苗尚未研發成功下,疫情會否在各國復工後或在冬季捲土重來,以及近期陸美經貿紛爭有再度升溫趨勢,可能影響臺灣資訊電子業供應鏈產銷,後續都須追蹤。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建議,在後疫時代,臺灣需積極評估供應鏈風險,以「總部價值」思維,強化供應生態系韌性,並加速企業數位轉型。政府可參考國際作法,提供資金補貼輔導,協助業者轉移生產基地

2面向4重點 推動經濟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則談到續任後,將從對內對外2面向4重點去推動。對內部分,一是配合蔡英文總統宣示發展六大核心戰略性產業做重點落實。其次是加速高科技研發中心綠能研發中心、高階製造中心、半導體先進製程四大中心建置。

對外部分,尋求與歐、美、日、東協等洽籤貿易協定或投資保障協定。其次是協助廠商海外佈局,除中低階製程移到東南亞國家外,也要去歐美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