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

中山武公時,魏國攻破中山國國都,中山國亡。

二十年後,中山恆公趁着魏國戰略在中原,魏、趙交惡,倚靠燕、齊兩國的力量,得以復國。

中山恆公、中山成公、中山釁王厝這三代君主時期,擊魏、攻趙、御齊、稱王、破燕,不僅在大國之間夾縫生存,還擴土八百里。中山國並沒有因爲大國寇邊而國弱,反而越長越強。

中山國八百里疆土嵌在燕、趙、齊三個萬乘之國之間。它是一個由鮮虞人仿效華夏諸侯,建立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存國數百年而不被中原諸侯滅的胡狄國。

公元前380年,中山恆公復國,將國都定都靈壽。因爲靈壽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得名中山。

趙軍雖然攻破靈壽外城,兵峰抵達宮城。但,中山軍仰仗地利,不斷阻截趙軍。趙軍兵峰雖然抵制宮城,但也遭到中山軍頑強的抵抗,損失慘重。

中山王姿也趁着夜色,兩軍交戰之際,向東逃亡。

隨着,第一縷陽光照進靈壽。趙軍和中山軍攻守之戰,落下帷幕。趙國和中山國戰事再次陷入對持。

趙雍不想因爲攻伐中山國,空耗太多國力。爲了降低自身損失,趙雍以李疵爲使,前往中山宮勸降。李疵進入宮城,來到中山宮,面見中山王姿。然,李疵見到的人並不是中山王姿,而是代行王權的公子尚。

李疵常年負責燕國、中山國的外交,自然認得公子尚,問道:“大司寇,我奉趙君之命前來與中山王協商軍國大事。中山王避而不見,不合禮儀吧!莫非是中山王看不起吾君。”

公子尚見趙使沒有將自己放在眼中,心中涌出一股怒氣。然,公子尚善於隱忍,心中怒氣橫秋,但臉色平靜。公子尚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進而從對方的話語之中,他得到了一個有用的信息。那就是趙軍還不知道中山王出逃的消息。

既然對方不知道中山王姿出逃的消息,公子尚也不會笨到主動將這件事情揭破。公子尚穩定心神,語調平和地答道:“吾王身體欠安,不能主持朝政。中山國的政務,一切有我做主。大使有什麼話對我說就是了。”

這幾年,趙國數次征伐中山國。中山王姿因忌憚趙國,染上重疾的消息,早已經傳了出來。此戰,趙國攻破靈壽外城,兵峰抵達宮城。中山王姿聞訊,自然嚇得臥牀不起。

李疵也沒有半點起疑,問道:“大司寇的意見能否代表中山王。”

公子尚神情鎮定,擡手道:“大使,先說說你的來意。”

李疵凝視着公子尚的雙眸,想要從通過他的眼神,洞穿對方眼神背後的那顆心,“趙國兵強馬壯,十萬大軍正在宮城外面。中山國兵微將寡,難以迎戰。中山國國勢衰微,氣數已盡。兩國在打下去,只會徒增傷亡。吾君仁善,不願看到靈壽城生靈塗炭、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中山國不如降了我國。吾君承諾,中山王願降,必會裂土善待之,以延續中山宗廟。”

“中山雖弱,但也不至於連誓死捍衛疆土,爲國而戰的決心都沒有。”一人喝道:“我們寧可戰至一兵一卒,也決不投降。”

“城在,人在。國破,家亡。我等誓死,願爲中山,拋頭顱灑熱血。”

“我們寧死也不受辱。”

“我們與中山共存亡。”

面對中山大臣聲勢浩蕩誓死保衛疆土。李疵臉無懼色,淡定從容,問道:“大司寇,這也是你的意思。”

公子尚見趙使能夠在這種情況下,還穩如泰山,心道:“趙君身邊的能臣還真不少。”

公子尚沒有多餘的時間感慨,平靜地應答道:“大使,你所見所聞,還要我說嗎?”

李疵也不理會中山大臣,眼神迎向公子尚,很認真地說道:“說與不說,對於大司寇而言,沒有任何意義。但對我而言,卻是十分重要的。”

“哦。”公子尚假裝不懂,試探性地問道:“大使想聽見什麼話。”

李疵肅道:“中山國宗廟能否延續,還在於大司寇之言。”

公子尚笑道:“大使是在威脅我嗎?”

李疵也笑道:“你們還有更好的選擇。”

“的確,我們沒有更好的選擇。”公子尚也不願意墮了男兒之氣,語調平和道:“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是生,還是死。”

李疵看着對方語調平和,卻透露出殺氣的眼神,也不示弱,“大司寇,願生,還是願死。大丈夫何不爽快些,給句痛快話。”

“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人乎?”公子尚換了語調,又道:“有時候死,比生更有意義。正如你們中原人所說,魚,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

李疵淡淡問道:“看來大司寇已經給出了答案。”

“如使人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爲?由是則生而有不用,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公子尚續道:“我時常不懂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大使能否爲我解惑。”

“素聞中山釁王諸子之中,公子尚聰慧好學。今日聞之,果真如此。中山釁王也算英雄了得。可惜啊!他將王位傳給了中山王姿。大司寇是中山國的王,中山國豈會落得這般窘境。”李疵環顧左右,勾人回味,然後又選擇適可而止,結束這個話題,“大司寇選擇捨生取義,我還能說什麼。”

一人高喝道:“大丈夫,理應捨生取義,豈能貪生怕死。”

其他人也跟着附議,與趙國血戰到底。

公子尚聽到對方一席話,眼神滑過一絲不快,心想:“他若是王,中山國又會如何。論才華、學識、用人、武力、膽識和魄力,他皆比中山王強。可,就因爲他是庶出,身份低微,只能屈居人下。”

公子尚也時常仰天大嘆:命運不公,天道不公。

李疵從公子尚一瞬即過,隱晦的表情之中,讀懂了對方心裡在想什麼。李疵也不進一步追擊,環顧着殿內所有人,回擊道:“諸位願戰,趙國迎戰便是。趙國破城之日,便是爾等子嗣斷絕之時。”

李疵這句話既有挑釁之意,同時又有威脅恐嚇之意。正所謂,國之將亡,必有忠良。十里之內,必有忠臣義士。中山國不願意降,而願意爲國而戰。趙國傾盡全力與之一戰,也算是成就了他們的忠義之名。李疵也知道。亂世之中,不免有許多沽名釣譽之輩。這裡的人雖有爲國戰死之人,但也有怕死之人。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勸降已然不能進行。李疵看了公子尚一眼,平和道:“大司寇,我們開戰吧!”

公子尚見李疵撂下這句話就走,完全沒有繼續勸降的意思。公子尚抑制住心中的慌亂,爲了給自己多爭取點備戰的時間,忙喊道:“大使,且慢。”

李疵停下腳步,也不回頭,“大司寇決定效仿聖人捨生取義,我們已經沒有談下去的必要。多說無益,我們開戰吧!”

公子尚見對方語調堅決,完全沒有緩和的空間。自己再不示弱,趙軍便會立馬進攻。公子尚要與趙軍對戰,就要時間整頓軍備,示弱道:“歸降一事,乃國家大事,我豈能做主。容我稟告吾王,三日後在給趙君答覆。”

李疵見對方示弱,少了男兒氣概,到有幾分輕蔑對方。

人啊!總是說得好聽,做起來難啊!

太平之時,個個都是忠臣良將愛國之士。然,當真正面臨國難危亡之際,又有幾人願意爲國而死。面對山河殘破,國破家亡。那些在危難之時,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毅然挺身而出。試圖以微弱之力,力挽狂瀾。縱使他們是以卵擊石,壯志未酬。但他們身上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寧死不屈的氣節,令人崇尚。

所謂英雄,就是如此。爲國、爲家,他們不顧局勢,毅然選擇以卵擊石。一個沒有英雄的國家,是沒有前途光明。一個沒有氣節的國家,註定是無可救藥。那些爲國而亡的英雄,千百年後,必然會流傳千古,激烈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後繼的前進。

“我們就以三日爲限。”李疵拋下三個字,走出了中山宮。

公子尚見趙國使者傲然一身,語氣逼人。在看着宮中地大臣,心道:“這幾年,趙國在富國強兵,不惜放下身份,推行胡服騎射。中山國又做了什麼。此時的中山國,豈能與趙國抗衡。三日後,若無諸侯相助,若無奇蹟的事情發生,就是中山亡國之時。”

公子尚看着殿內大臣被趙使的話嚇破了膽色,譏諷道:“三日後就是我們和趙國最後的期限。諸位是戰,是降。你們有何話說。”

中山宮內,大臣的意見不一。

有的人覺得大勢已去,爲了保全宗廟社稷,爲了避免靈壽城內生靈塗炭、血流成河,主張獻城投降。也有的人覺得,他們和趙國有近百年的恩怨情仇。他們降了趙國,就成了亡國之人。也不會得到趙國的禮遇。

無國、無家,四處飄零的亡國之人,是天底下最可憐之人。

他們獻城投降,就成爲趙國的奴隸。與其沒榮譽、沒身份,苟活於世。還不如痛痛快快與趙國進行最後的決戰,爲國最後一戰。爲國而死,豈不是大丈夫。

中山宮內,對於請降和請戰之間展開了激烈討論。

近臣道:“大司寇,你是什麼意見。”

公子尚眼神有些迷惘,看不清眼前的方向,悵然少許,嘴裡吐出八個字,“爲國而戰,寧死不屈。”

……

趙雍派李疵前去中山國勸降,一是爲了試探中山國最後的底線,進而離間中山國君臣;二是爲了觀察,中山國的實力。

李疵出使歸來,面見趙君,“君上,臣回來了。”

趙雍問道:“李疵,此行,可有收穫。”

李疵答道:“君上,中山國宮城內有數萬甲衣之士,足以與我們一戰。”

趙雍問道:“我們和中山國一戰,有幾分勝算。”

李疵答道:“國家存亡之際,必有忠臣。我們與之對戰,縱使勝了,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趙雍琢磨少許,又問道:“你去勸降,中山王是什麼意思。”

“臣沒有見到中山王。”

趙雍驚道:“你沒有見到中山王?”

“是的。臣沒有見到中山王。”李疵見中山宮裡面的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趙雍對着衆人問道:“公子尚是什麼人。”

肥義答道:“公子尚是中山釁王之子,也是中山王姿同父異母的弟弟。中山釁王之中,公子尚最聰慧,也是力主用武力敵對我國之人。”

李疵接話道:“公子尚願捨生取義,與我們一戰。此戰慘烈程度,不亞於攻破靈壽外城。”

田不禮喊道:“靈壽外城我們都攻下來了。區區宮城,豈能抵達我們十萬大軍的攻勢。君上,中山王不願臣服我們。我們就用武力,擊敗他們,迫使他們臣服。”

趙希、許鈞、趙袑等將領齊聲道:“請君上下令,與之開戰。”

太子章道:“君父,我們不能立馬攻伐中山。”

趙雍問道:“爲什麼。”

“中山國答應三日後給我們答覆。期限未至,我們出兵攻伐,就會失了道義。”太子章見君父沒有反對,又道:“中山國地勢險阻,城中有山,山中有城。且不說,我們攻城,會折損多少兵力。縱使我們攻下靈壽,中山國也會不服。”

肥義也道:“魏國用武力攻破中山國,但中山人從未停止反抗。中山人頑強的鬥爭精神,我們是不能忽視的。”

“孩兒認爲,攻城爲下,攻心爲上。我們要在精神上徹底擊潰他們,方能讓中山人爲我所用。”

趙雍問道:“肥義、樂毅、司馬望族,你們是什麼意思。”

衆人皆道:“臣等附議。”

“好吧!寡人就給他們三日。”趙雍眸色露出殺氣,語調霸道,“三日期限一到,中山王不給寡人一個滿意的答覆。寡人就揮軍踏平靈壽,盪滌中山。”

轉眼間,三日已過。

午時,中山宮送來一份書信。

趙雍觀之,笑道:“中山王願爲國而死。諸位,你們說該怎麼辦。”

肥義打開書信,只有四個字,大聲念道:“寧死不降。”

“這就是中山王給寡人的答案。”趙雍喝道:“傳令下去。踏平靈壽,盪滌中山。”

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八章 分化第八十二章 韓姬瑤第二百四十七章 這纔是我的好孩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六十八章 齊國撤軍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魏有武卒,趙有鐵騎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爲永恆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一百零二章 大秦銳士誰與爭鋒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晉的噩耗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五十八章 三晉恩怨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爲永恆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武卒對戰秦銳士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八章 分化第二百零三章 齊、楚、越混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七章 韓候康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山王姿亡齊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二百二十七章 林胡王歸降獻馬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噲讓國,燕國禍亂起第九十七章 大婚日第二百五十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十六章 折衝樽俎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一章 趙國殤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七十六章 上黨郡第二百四十七章 這纔是我的好孩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有異象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狗盜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二百五十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八十四章 期許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晉之兵素悍勇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