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

午時剛至,中山宮向趙國送來書信。書信的內容只有四個字…寧死不降。

趙雍看了這四個字,眸色平靜地將國書遞給肥義。中山國如此挑釁趙君,趙君倒也不生氣,反而還有幾分讚賞對方的勇氣,心想:“國難之時,中山王姿還有幾分男兒熱血。”

肥義看不懂趙雍心中所想,接過書信,對着衆人大聲念道:“寧死不降。”

“這就是中山王給寡人的答案。”趙雍抖擻精神,“傳令下去,踏平靈壽,盪滌中山。”

趙國諸將見中山王竟然送來這四個字,不僅太過狂妄,簡直是自尋死路。趙國諸將,一致認爲應該用武力攻破中山,領命道:“喏。”

趙雍的眼神,往中山宮的方向看去,“中山王,寡人就順你之意,成全你爲國戰死的美名。”

這時,一名士卒進入大帳,急色道:“君上,石樓將軍等人正在賬外,負荊請罪。”

“石樓將軍正在賬外,負荊請罪。”趙雍聞言大驚,率領諸將走出大賬。只見,石樓跪在地上,揹着荊條。石樓身後也跪着百夫長以上的將領。

石樓見趙雍走了出來,請罪道:“末將,有負君上之恩。請君上責罰。”

趙雍問道:“石老將軍,你這是爲何。”

“臣,放走了中山王。”石樓眸色之中充滿愧疚,“此事,乃我一人所爲,與諸將士無關,故特來請死。”

田不禮問道:“石老將軍,昨夜出逃的人是中山王。”

石樓點了點頭道:“正是。”

趙爵問道:“莫非石老將軍不敵中山王,令他逃了。”

石樓愧色道:“臣率領將士追趕,與中山王三戰,最終在滹沱河岸邊,追上了中山王率領的殘軍。”

太子章問道:“石老將軍與之一戰,敵不過中山王。”

“非也。”石樓道出心中所想,“臣不忍傷他性命,更不想將他活捉,折辱他。臣念及先王昔日的恩情,故而放了他。”

“石老將軍見到中山王,心中不忍,又念及中山釁王昔日之恩,故意放了他。石老將軍,你放走的人是中山王,此乃大罪。”肥義緩了緩語氣,“我們若生擒中山王,便能以此爲契機,攻破中山國。石老將軍,你犯下大罪,應該如何處罰你。”

石樓道:“此乃我一人之罪,我甘願受死。”

趙國諸將見石樓放走中山王姿,錯失了攻破中山國的良機,扼腕嘆息。如果能夠生擒中山王,攻破中山國不廢吹灰之力。可惜啊!中山王竟然逃了。

田不禮是趙國右司寇,對趙律瞭然於胸。石樓故意放走中山王,有私通的嫌疑。若不按趙律重處,恐怕難以立威。

但石老將軍深受中山國降將擁戴。處死石老將軍,會令中山國降將誠惶誠恐。若因石老將軍之死,引發大動亂。中山降將爲了自保,反戈一擊,軍心必定大亂。

田不禮想到此處,冒出一滴冷汗。但爲了維護趙律,維護趙君之威,田不禮也不退讓,“君上,石將軍故意放走中山王,按律當斬。”

趙雍看着中山降將一干人等,尚未說話。石樓閉上滄桑地眼神,慷慨赴死道:“臣,願以死謝罪。”

中山國降將聞言,齊聲道:“末將願隨石老將軍一同赴死。”

“你們都起來吧!”趙雍不但沒有責罰石樓,反而以禮相待,親自上前攙扶起他,“石老將軍重情重義,豪氣干雲,乃大丈夫耳。寡人豈能因爲中山王一人,而失去一員虎將。”

石樓聞趙君之言,睜開雙眼,心中越發愧疚,“君上,臣有罪,豈能如此厚待我。臣放走中山王,誤了君上大事。臣,願以死謝罪。”

“謝罪,不一定要用死。石老將軍,寡人還要仰仗你,建立功勳。豈能讓你去死。”趙雍語調溫和道:“寡人就讓石老將軍以戴罪之身,將功贖罪,如何。”

石樓見趙君的心胸和氣魄,以及容人的雅量,遠勝中山釁王、中山王姿父子二人。趙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沒有將中山降將區別趙人對待,而是一視同仁。

趙君對中山國降將,也沒有絲毫的芥蒂和防範之心,反而委以重任。趙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石樓等人。

石樓幸運自己在有生之年,德遇賢主,起誓道:“臣,誓死效忠君上。”

中山降將也道:“臣等誓死效忠君上。”

趙雍對着諸將行國士之禮,“我有諸位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諸將齊聲道:“我等誓死追隨君上,建立功業。”

肥義、田不禮等人,見君上簡單的幾句話,頃刻間就化解了潛在的危機。趙軍上下沒有因爲石樓私自放了中山王,相互猜忌,自亂陣腳,反而更加團結一致,同仇敵愾。

肥義看着趙君偉大的背影,心道:“君上之氣度、魅力,無人能及啊!趙國也會在君上的帶領下,走上強盛之邦。”

當下,趙雍將石樓、孫潛、季剜等人請進大帳,商議軍政。

趙雍也不瞞他人,問道:“寡人派人去中山勸降。中山國給寡人的答覆…寧死不降。如今,中山王逃了。與我們對戰的人是中山王姿之弟。公子尚不願辱了先祖的英明,寧可血流成河,也不願降了我們。此戰,我們還要繼續打嗎?”

石樓放走了中山王,急於將功抵罪,自告奮勇道:“臣願領兵,爲君上攻下靈壽。”

季剜、孫潛等人也道:“臣亦願往。”

趙國諸將也請戰道:“臣等願攻破靈壽,盪滌中山。”

趙雍沉默片刻,嘆道:“諸位,我們罷兵息戰吧!”

趙君之語,超出了衆人意外之外。

田不禮急道:“君上,中山王逃離中山國。中山國羣龍無首,正是我們攻伐靈壽,蕩平中山最好時機。請,君上下令,與之開戰。”

衆將也齊聲道:“請,君上下令開戰。”

“寡人罷兵息戰,有三個原因。”趙雍道:“其一,我們攻伐中山,折損了諸多將士。其二,中山國國內有數萬甲兵,能與我們一戰。貪生怕死的人都跟着中山王姿逃離靈壽,留下來的皆是爲國之士。一旦,我們發動滅國之戰。公子尚會號召將士,與我們血戰到底。其三,中山王姿往東而逃,必會向齊國求助。我們攻滅中山,齊國也不會坐視不管。”

肥義思忖少許,答道:“君上所言極是。中山人尚武、彪悍。一旦,我們發動亡國之戰,他們定會爲國死戰。縱使我們攻下了靈壽,也不能徹底亡了中山。”

司馬望族道:“中山國幾次滅國,幾次復國。足以證明其生命力頑強。魏國滅了中山,但不能亡其信仰。二十年後,中山再次復國。前車之鑑,歷歷在目。”

“我們攻破了靈壽外城,即將攻破宮城,佔領中山宮,亡中山國。”田不禮不甘心道:“亡中山,以拓疆土,延續簡襄之志,以雪先君之辱。我們多年付出的心血,即將成功。難道我們就這樣功虧於潰嗎?”

趙爵、趙希等人也道:“臣等也不甘心”

“你們不甘心。寡人更不甘心。但滅亡中山,還需萬全之策。寡人要的,不僅是攻滅中山。寡人要這塊版圖,永遠歸我趙國,再無中山。”

趙雍迎向諸將不甘心地眼神,“攻伐中山,需要步步爲營。我們既要攻滅中山國,廣拓疆土,還要滅亡他們的復國之心。同時,我們攻伐中山之舉,也不能暴露自身的實力。從而引來諸侯干涉。這一次,我們攻滅中山,差一步之遙。那就留給下一次,一舉攻破中山。”

太子章道:“君父,我們就這樣撤軍?”

趙雍道:“撤軍之前,寡人要好好勒索中山國。寡人要削弱中山國殘餘的國力。此戰之後,中山國如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我們姑且讓中山國多存活幾日。”

午時已過,趙國仍沒有進攻中山國。

公子尚身穿戰甲,居高臨下俯視着宮城外密密麻麻的趙軍,納悶道:“奇怪。我們如此羞辱趙軍,趙軍竟然不攻城。這是爲什麼。”

近臣道:“難道是趙國怕了我國。”

公子尚搖了搖頭道:“趙國十萬大軍,兵鋒正盛,豈會怕了我們。趙君制衡臣子有術,攻伐之戰,又步步爲營。趙君的性子,讓人捉摸不透。”

近臣道:“趙國不發動進攻,那便是有意於我們議和。”

公子尚想了想前幾次攻伐之戰,趙國在大獲全勝的情況下,不乘勝追擊,反而主動締結和平,喃喃道:“難不成趙國真的打算和我們議和。”

就在此時,趙國大軍主動撤出靈壽外城,並後退三裡。司馬望族單騎來到宮城下,高呼道:“吾君不忍兩國兵戈,血流成河。吾君欲與你們議和。”

一人喝道:“要戰就戰,費什麼話。”

司馬望族道:“中山王都拋棄你們,遠逃他國。你們還要爲他而戰。”

“胡說。我們的王上豈會拋下我們,私自逃跑。”

“中山王姿若在城內,何不請他出來。”

中山王姿逃離的消息,很快在中山國散開。中山守軍得到這個消息,軍心不穩,一片大亂。他們爲王上,爲國而戰。縱使身死,他們無怨無悔。如今,王上棄他們而去。他們的奮戰,還有何意義。

公子尚見軍心散亂,大罵道:“趙國有意泄露王上遠逃的消息,亂我軍心,手段的確高明。”

“大司寇,我們該怎麼辦。是戰,是降。”

“我們兵微將寡、軍心不穩。這種情況下,是打不贏趙軍。我們寧死不降,是不願折辱了大丈夫之身。”公子尚嘆道:“趙國主動議和,我們沒有更好的選擇。議和吧!”

公子尚見趙軍撤出外城,並後退三裡,率領文武大臣,與趙國議和。

公子尚見了趙君,質問道:“中山國無罪,趙國爲何攻我。趙國乃禮儀之國,趙君乃禮儀之君。兩國國書墨跡未乾,趙國出兵再次伐我。趙君就不給我一個說辭。”

趙雍見公子尚儀表不俗,問道:“你就是公子尚,中山釁王之子,中山王姿之弟。”

公子尚也被趙君強大的氣勢鎮住,冷笑道:“趙君乃大國之君,竟然認識我。”

趙雍道:“寡人爲何要攻伐中山,你要理由。寡人可以給你一千個理由。大爭之世,你覺得如何。”

公子尚一時語塞,不知如何應答。

“寡人聽說中山國攻破燕國,用燕國重器,鑄造鎮國之寶。寡人也想觀之。”趙雍又道:“寡人聽聞中山王有絕色美人,擅長舞姿和音律。寡人請中山王將美人送來邯鄲一看,但中山王不給寡人面子,羞辱寡人。寡人就只好親自來到靈壽,看一看所謂的中山美人。”

趙雍見公子尚臉色越發難看,問道:“你還要寡人給你理由嗎?”

“不敢。”公子尚不願自取其辱,“趙君,我們還是商量議和之事。”

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陽,定三川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兩百一十二章 欲建萬世之功第二十七章 卸劍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姬延和秦王蕩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二百四十七章 這纔是我的好孩子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陽血戰(下)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三十一章 先輩遺志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十章 繼位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八十七章 迎親使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武卒對戰秦銳士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詛楚文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十章 繼位第二十章 《管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一百六十五章 張儀第二次欺楚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世之君?禍亂之君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第七十二章 各自的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十八章 太傅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爲永恆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八十四章 期許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函谷攻秦之時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六十八章 齊國撤軍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