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

中山王姿攜帶着陰後、江姬、太子等人逃到滹沱河岸邊。石樓念及中山釁王昔日的恩情,有意放了中山王姿。

中山王姿死裡逃生,狼狽不堪,仰天長泣道:“寡人以杯羹亡國,以一壺熟食得忠義之士。南有季,北有樂。寡人不聽父王之言,重用司馬父子,才落得今日這個地方。寡人悔之,晚矣。”

中山王姿忽聽趙國追兵又至,倉皇逃串,領着衆人一路狂奔,來到扶柳。

扶柳守將以最高、最隆重地禮節,迎接中山王姿入城。中山王姿從靈壽,出逃扶柳,肝膽盡碎,整日過得戰戰兢兢。夜不能寐,食之無味,提心吊膽趙國會打過來。

陰後也害怕成爲趙國的俘虜,向中山王姿建議道:“出逃齊國。”

跟着中山王姿出逃的大臣附和這個提議。

經此一嚇,中山王姿早已經沒有君主的儀態,但出逃齊國還是令他有所忌諱,“寡人是中山國的王,怎能逃亡齊國。寡人真的去了齊國,就再也回不來了。”

陰後道:“王上休要多心,我們前往齊國是爲了避難。”

“避難。”中山王姿愣了半會,慘笑道:“數年前,寡人是中山國的王,坐擁八百里疆土,文有張登、爰騫等人,武有樂舉、季辛等人。中山國人才濟濟,猛將、賢臣如雲。寡人重用司馬喜,導致朝着混亂。寡人因一杯羊湯,司馬子期叛國。南有季,北有樂,可安天下。寡人沒聽君父之言,才落得今天這般下場。寡人愧對先祖,愧對父王。”

陰後攬過中山王姿的頭,放入懷中,安慰道:“王上,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中山王姿鼻涕橫流,肝膽俱碎道:“江山亡於寡人之手。寡人對不起先祖啊!”

陰後道:“王上,我們還沒有輸,還可以重頭再來。只要王上還在,我們還能重拾山河,血洗國恥。”

中山王姿心灰意冷道:“寡人已經輸得一塌糊塗,豈有重頭再來之日。”

“王上,我們去齊國避難,並向齊國尋求援助。”

中山王姿道:“齊國豈會幫助寡人。”

“王上,難道忘了陰簡公和田簡兩位卿士說的話。”陰後提醒道:“越王勾踐被吳國夫差,圍困會稽山。越王勾踐沒有呈一時之勇,與吳人血戰,爲國而死。越王勾踐自願前往吳國侍奉吳王夫差。越王勾踐雖身在吳國,但不忘亡國之恥。臥薪嚐膽二十年,不但復國,還擊敗吳國,北進中原,稱霸諸侯。王上,還沒有到山窮水盡地地步。我們還有機會振興國家,擊敗趙國。”

中山王姿抹去眼角地淚痕,“縱然寡人效仿越王勾踐,但齊人豈會幫助寡人。”

陰後脣角含笑道:“王上,莫非真的忘了,田簡和陰簡公說的那些話。”

中山王姿心力交瘁道:“這些時日,寡人都是惶恐度日。田簡和陰簡公兩位卿士說的話,早已經忘得一乾二淨。王后,寡人是不是太沒用了。”

陰後一根修長地手指,抵在中山王姿的脣角,“趙國兵圍靈壽,我和王上的心情也是一樣。我們從靈壽逃了出來,足以證明上天護佑王上,護佑中山國。王上,命不該絕,必有大展宏圖雪恥之日。王上忘了田簡和陰簡公兩位卿士說的話,可否容我提醒王上。”

“王后,不必多禮。有什麼話就說吧!”

“王上,我們把中山國的疆土獻給齊國。”

中山王驚恐道:“獻土。”

陰後見王上如嚇壞的孩子,語調溫柔道:“我們獻土,齊國和趙國就會發生爭鬥。趙國勢弱,自然不敢和齊國開戰。”

“寡人若獻土,這與亡國有何區別。寡人不亡於趙,也亡於齊。”

“齊王得了我國數百里疆土,又不能很好管轄。齊王見王上獻土稱臣,心中大悅,必會裂土封賞王上,以續宗廟。我們藉助齊國的力量,一邊休養生息、暗中積蓄力量。另一邊,挑撥齊、趙兩國爭鬥,坐收漁利。一旦,中原戰事將起,格局有變。我們伺機而動,中山國復興有望。”

“這個計策是不錯。”中山王姿表情難堪道:“寡人向齊國獻土、稱臣,有辱先祖的英明。寡人這樣做,若不能復國。百年之後,如何面對地下的列祖列宗。”

“武公征伐諸侯,英雄了得。但晚年,被魏國攻滅,中山國亡。先祖恆公,暫且忍下亡國之辱,積蓄力量。二十年後,藉着魏、趙交惡,倚靠齊、燕諸侯的力量,再次復國。王上,莫非忘了恆公的英雄事蹟乎?”

中山王姿想到先祖恆公的英雄事蹟,漸漸從慘敗的陰影之中走了出來,問道:“寡人逃亡齊國,縱使得以復國,如何面對國人。”

陰後道:“晉文公年少時,曾顛沛流離數十載,回到晉國繼位。晉文公開創霸業,國人有說什麼嗎?大丈夫能屈能伸,豈能因爲一時不利,而忘了心中的志向。我相信王上能夠復興中山國,叱吒諸侯。”

中山王姿見一介女流就有如此膽色,自己身爲男兒之身,豈能不如她。中山王姿一掃心中地悲傷,振作起來道:“爲了中山國,寡人受點屈辱又算得了什麼。明日,寡人就動身前往齊國,向齊王求助。”

……

中山王姿臨走前對着扶柳守將諄諄囑託,讓他守好扶柳,並許下重諾,禮遇衆人。扶柳守將宣誓道:“城在人在,城毀人亡。”

中山王姿帶着陰後、江姬、太子、十幾名大臣和兩百將士,以及‘城在人在,城毀人亡’,這八個字,踏上了逃亡齊國之路。

中山王姿也不知道這一次離開之後,何時才能回來。剛走出扶柳城,中山王姿命人停下車,凝望了最後一眼自己的城池。注視良久,方纔回到城內,含淚道:“啓程。”

齊將田英正在齊、中山兩國邊境巡遊。忽見中山國境內來了大隊人馬。田英見隊伍中有四輛馬車,數百甲士手持兵戈而來,也不敢大意。

中山人馬離齊、中山邊境尚有三箭之地。齊副將周望高喊道:“來者何人。”

中山王姿命人停下馬車。一人高喊道:“中山王是也。”

周望大笑道:“休要胡言亂語。中山王正在中山宮,豈會來到此地。”

中山王姿走下馬車,行禮道:“寡人正是中山王。”

田英雖然得知眼前之人是中山王,但也沒有禮遇他,反而譏諷道:“中山王,你不在靈壽好好呆着,來這裡做甚。莫非中山宮的美人歌舞,不能讓中山王行樂。中山王纔來到此地狩獵不成。”

齊國將士聞主將之言,跟着大笑起來。

中山王姿單手握拳,極力抑制心中地怒氣,平靜地答道:“非中山宮美人歌舞,不能讓寡人行樂。寡人來這裡也不是爲了狩獵。”

周望見中山王面對這般屈辱,還能忍,取笑道:“難不成中山王來這裡是爲了觀賞齊、中山兩國交界的自然風光不成。”

“兩位將軍,實不相瞞。我來此地是爲了避難。”中山王姿語調悲嗆道:“趙國攻打我國,兵圍靈壽。寡人是來向齊國求助的。”

田英聞言,頓時臉色一沉,“什麼,趙國出兵攻打靈壽。”

中山王姿自覺臉上無光,語調悽傷,“寡人本該爲國戰死。但一想到宗廟社稷,唯有忍受屈辱,苟且活着。寡人來此是爲了向齊國求助。齊國幫助寡人擊退趙國。寡人願以疆土贈送之。”

周望心中輕蔑道:“自己怕死就是了,還說得如此冠冕堂皇。中山王,你也不知羞恥。”

田英見趙國出兵靈壽,神情凝重道:“我雖痛恨,趙國攻打中山國。我心中也十分同情中山王你的遭遇。奈何此事,我做不了主。中山王不如去臨淄向吾王求助。”

中山王姿忙道:“寡人正有此意前往臨淄,還請將軍行個方便。”

十幾年前,齊國攻燕,得而復失。燕、齊兩國成爲死敵。趙國攻破中山,齊國西邊就會出現一個強大的趙國。如今,齊國和楚國戰事僵持不下。一旦,燕、趙聯手攻伐齊國。齊國北邊有燕、西邊有趙、南邊有楚。齊國的局勢,危矣。

田英見事態緊急,也不在譏諷中山王姿逃亡之舉,“周望,這裡的事情,我就交給你了。”

周望從沒見過主將臉上會有這種表情,也不敢馬虎,領命道:“喏。”

田英行禮道:“中山王,我親自送你去臨淄,面見吾王。”

中山王姿回禮道:“如此甚好。”

齊國臨淄

齊王田闢彊收到來自田英的文書,連忙召集大臣問道:“趙國趁着我們和楚國交戰之際,出兵攻伐中山國。趙國攻破靈壽,中山國危在旦夕。中山王姿逃亡我國,不日將在田英的護送下抵達臨淄。中山王姿向我們求助,我們是救,還是不救。”

田和道:“趙國趁着我們對戰楚國之際,出兵中山。趙君實在下了一步好棋啊!”

田闢彊冷哼一聲道:“趙君雖然下了一步好棋,但寡人不能讓趙君如願攻破中山。”

田和聽出齊王話外之音,忙道:“王上,我們不能救援中山國。”

“寡人不救中山國,趙國就會亡了中山。”田闢彊揚聲道:“幾年前,寡人大意,才讓楚國趁虛而入,一舉攻破越國。楚國纔會成爲大江上的巨無霸,挑戰我國的地位。這幾年,寡人聯合韓、魏三徵楚國,就是爲了打壓楚人。楚人的氣焰被我們壓下去了,我們西邊又出現了一個強大的趙國。寡人決不能讓趙國羽翼豐滿。寡人走錯了一次,決不能走錯第二次。”

田和急色道:“王上,我們插手中山國內政。就等同和趙國開戰。如今,我們正在和楚國對戰。燕國休養生息這麼多年,也時刻準備南下攻我。我們和趙國交惡,北邊有燕、南邊有楚、西邊有趙。我國以一國之力,迎戰燕、趙、楚三國局勢對我們不利。王上,請三思啊!”

太子田地也道:“請父王以大局爲重。”

衆人也跟着附議。

田闢彊鼻息沉重道:“你們莫非都認爲寡人糊塗了不成。”

“臣等不敢。”

“趙君滅了中山國。趙國南北疆土連成一片。到那時候,趙國的實力將會大增。代郡的兵馬能夠及時南下馳援邯鄲。如今,趙國和諸侯交好。一旦,我們和趙國交惡。趙國就可以聯合燕、魏、韓、秦、楚、宋等諸侯國攻伐我們。我國危矣。”田闢彊咳了兩聲,又道:“中山國的存在,不僅可以牽制燕、趙,還能分割趙國南北疆土。中山國必須救。”

田和是聰慧之人,自然明白齊王所說的。齊國不救中山,趙國南北連成一片,實力大增。到那時候,齊國和趙國對戰,誰輸誰贏,還不好定論。

如果趙國合縱,聯合諸侯攻齊,齊國危矣。但,齊國精銳在與楚國對戰。齊國想救中山國,也是有心無力。

田和皺眉道:“王上,爲了中山,得罪趙國。我們就可能同時迎戰燕、趙、楚三國,這樣的代價是否太沉重了些。”

田闢彊道:“代價是大了點。但寡人毫不在乎。寡人救中山,一是爲公。救中山,不但可以牽制燕、趙,還能弱趙。二是寡人和趙君個人恩怨。寡人和趙君之間的新仇舊恨,也該徹底了斷了。”

田地道:“父王,我們全力應戰楚國,沒有多餘的兵力救援中山國。”

“楚國要打。燕國要防。中山國要救。趙國也要打。寡人三徵楚國,秦、趙兩次壞了我國的好事。此次對戰楚國,寡人豈能不做好準備。”田闢彊道:“周最,你前往垂沙,催促匡章,對楚作戰,速戰速決。”

周最領命道:“喏。”

“趙國攻破靈壽之時,也是我們出兵攻趙之日。”田闢彊喝道:“祖父可以圍魏救趙、圍魏救韓,桂林、馬陵擊敗魏國。寡人也可圍邯鄲救中山,擊敗趙軍。寡人要將齊國失去的東西,全部找回來。”

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姬延和秦王蕩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二百三十八章 中山王姿獻城求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一百零二章 大秦銳士誰與爭鋒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二百三十八章 中山王姿獻城求和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趙國五使入諸侯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三百零一章 何以度餘生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一百一十九章 罪己詔(上)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齊、韓、魏三國伐秦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七章 韓候康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爲永恆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二十章 《管子》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七十六章 上黨郡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一百七十四章 遊大陵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九十七章 大婚日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諸侯定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