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山王姿亡齊

中山胡人大力士先後擊敗趙國戰車和鐵騎。趙國爲了暫避鋒芒,主動後退三裡。

此戰,也是中山王姿繼位以來對趙國作戰,獲得的首次勝利。中山王姿何曾有眼前的風光,也就忘了趙國圍城之事,喝得伶仃大醉,不省人事。

這時,陰簡公闖入中山王姿的寢宮,喊道:“王上,大事不好了。”

“有什麼事,明日再說。”中山王姿被人打攪美夢,回了一句。翻了一個身,呼呼大睡。

趙國攻破靈壽,中山國危在旦夕。

陰簡公也管不了那麼多,泣聲道:“王上,趙軍攻城了。”

中山王姿囈語道:“有吾丘鴆及大力士在。趙國豈能攻破靈壽。這些日,趙國攻伐我國,寡人很久沒有閤眼安心入睡。”

陰簡公呼道:“王上,趙國已經攻破了靈壽。”

中山王姿猛然睜開雙眼,坐立在牀榻上,喝道:“你說什麼。”

陰簡公見王上大禍臨頭,還不相信趙國攻破了靈壽,不忍又說了一遍,“趙國已經攻破了靈壽外城。”

中山王姿聞言,雙眸噴射出怒火,“你胡說。吾丘鴆和大力士剛擊敗趙軍。趙軍不敢與我們爭鋒,主動後撤三裡。昨夜,寡人還親自爲有功的將士慶功。你告訴寡人,趙國攻破了靈壽外城。陰簡公,你膽敢是嚇唬寡人的吧!”

陰簡公急得跺腳道:“今日,我軍和趙國交戰。吾丘鴆爲國戰死。”

“什麼。吾丘鴆死了。”中山王姿雙目無神,“寡人的大力士了。”

“趙國輪番向我軍發動進攻。我軍戰不能勝,又不能退。吾丘鴆和大力士力戰趙軍,氣竭而亡。”陰簡公泣道:“王上在酒宴之中,羞辱司馬子期。司馬子期不堪受辱,攜帶家將,打開北門,並將靈壽城內兵力部署的戰略圖,獻給趙君。趙君趁着夜色,一鼓作氣,攻下了外城。此刻,趙軍兵峰已抵達宮城。”

“司馬子期膽敢背叛寡人。”中山王姿咆哮道:“寡人自覺沒有虧待司馬家父子,他們爲何會背叛寡人。”中山王姿眸色露出殺意,“寡人要誅滅司馬家。”

“王上,大敵當前。不是追究司馬喜、司馬子期父子的責任。司馬家在宮中,黨羽甚多。王上要殺司馬父子,定會引發宮變。還請,王上三思。”

“宮城守衛如何。”

“大司寇親自在宮門督戰,抵禦趙國。宮城尚在我們手中。”

中山王姿聽聞趙軍攻破靈壽外城,吾丘鴆和大力士爲國戰死。如今,趙國兵峰抵達宮城。局勢發展下去,趙國早晚就會攻破宮門,進入中山宮。

中山王姿想到此處,打了一個寒顫,驚慌失措喊道:“召文武大臣入宮。”

中山宮內氣氛凝重,衆人也是焦躁不安,生怕趙國攻了進來。

中山王姿聽着外面的喊殺聲,驚恐萬分,“趙軍來了,我們該怎麼辦。”

中山王姿話語剛落,一名戰甲殘破,臉上佈滿血色的將官奔了進來,“王上,宮門守不住了。”

中山王姿聞言,整個身子癱坐一團。諸臣聞言,也是亂成一團,聒噪不已。

“宮門守不住了,應該如何是好。”

“我們打不贏趙軍,還是投降吧!”

“安靜。”中山王姿喝道:“諸位,宮門守不住了。趙軍也即將來到這裡。寡人和你們都會成爲趙國的俘虜。你們說說,我們應該怎麼辦。是戰,還是降。”

陰簡公吸了一口冷氣,率先道:“趙國勢衆,我們兵微將寡,難以迎敵。王上乃一國之君,決不能投降趙人。王上,不如我們棄了靈壽城,逃吧!”

“逃。”中山王姿冷笑道:“百姓扶老攜幼,四下奔命。宮外的情況,一片混亂。趙國重兵圍城,我們能夠逃亡何處。”

田簡答道:“我們西面、北面、南面被趙國圍困,不通諸侯。我們往這三個方向逃,等於羊入虎口,自取滅亡。事到如今,只有東邊的疆土還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只能向東邊逃跑。”

陰簡公也道:“扶柳是我們東邊的軍事重鎮。哪裡也沒有被趙國攻陷。扶柳地勢險要,城池堅固,又有大河依託。此城,又離齊國不足二十里。我們逃到扶柳,一邊固守城池,號召全國,迎戰趙軍。另一邊向齊國求助。”

“我們和齊國一起攻打燕國。我們不顧盟約,私自撤兵回國。齊國北邊被燕、趙聯合擊敗。濮水之邊又被秦、韓、魏諸侯擊敗。齊國對我國恨之入骨,咬牙切齒。”中山王姿悲憫道:“齊國豈會出兵救我。”

“趙國獨自吞併我國數百里疆土。齊國豈能置之不理,任由趙國變強。”田簡又道:“王上,我們以疆土獻給齊王,對齊國稱臣,拖齊國捲入戰火。我們趁勢挑撥齊、趙兩國的關係。我們就可以藉助齊國的力量復國。”

中山王姿眸色無光,問道:“齊國會幫寡人復國?”

陰簡公胸有成竹地答道:“我們把疆土獻給齊國。趙國必不敢吞併我國的疆土。齊國得了我國的疆土,也不能有效的管理。齊王必會裂土以封王上。王上,上能守住宗廟,延續國祚;下可安境,保民。此刻,我們只能倚靠齊國才能存活。一旦,中原有變。我們復國有望。”

田簡附和道:“魏國以樂羊亡我,殊不知數十年後。先祖恆公,利用諸侯之爭,倚靠齊人之力,光復家國呼?”

中山王姿念及先祖的功業,再想到自己的處境,噙着眼淚道:“容寡人好好考慮。”

“王上乃一國之君,既不能降趙,也不能投齊。齊、趙是一丘之貉,皆想亡我中山。我們怎能與之爲伍。”公子尚身穿戰甲,怒氣勃發大步走進中山宮,雙眼迎視中山王姿,有意提高音調,“王上是一國之君,應該仗劍,爲國、爲民而戰。縱使戰敗而死,不負先祖之名,也不負男兒之軀。”

“王上若戰,成就了男兒之名。也沒有辜負先祖的榮譽。但王上爲國戰死,中山國便亡了。王上成爲亡國之人,就會遺臭萬年。宗廟社稷毀於王上之手。先祖子孫也爲因爲王上而滅絕。”田簡冷笑道:“王上豈能流傳千古。”

“王上是一國之君,就應該爲江山社稷,背城一戰。王上寧死不受辱,因江山社稷而亡。上對得起先祖,下對得起百姓。”公子尚怒喝道:“縱使遺臭萬年,也不負男兒之身。”

陰簡公辯解道:“越王勾踐不因爲國家存亡之際,用一腔熱血與吳國決戰。二十年後,越王勾踐復國雪恥,稱霸諸侯,建立功業。也不失男兒之身。王上不如暫且忍受今日之恥,效仿越王勾踐,臥薪嚐膽。”

田簡也道:“王上仗着血勇之氣,與趙軍對戰。王上之舉,將會激怒趙軍。城破之日,趙軍將會屠殺百姓,毀我宗廟。靈壽城內、城外將會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王上爲了逞一時之勇,導致子嗣斷絕,宗廟不能延續。王上就是千古罪人。上,對不起先祖開疆拓土的恩德。下,不能延續宗廟社稷。”

公子尚眸色之中噴出火焰,“王上是一國之主,豈能棄民於不顧,逃亡他國受辱。王上就應該與國家共存亡。城在人在,城毀人亡。此乃大丈夫所爲。”

“此乃莽夫之舉。”陰簡公怒斥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趨利避禍。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王上今日受辱,伺機東山再起,復國雪恥。這纔是真正的大丈夫。因爲一時血氣之勇,導致家國毀滅,子嗣斷絕,宗廟難續。豈是大丈夫之所爲。”

田簡也道:“能屈能伸,方爲大丈夫。先祖恆公若不能忍受亡國之恥,與魏人血戰到底,我國只怕早就亡了。我國幾次滅國,幾次復國。就是因爲先祖能屈能伸,隱忍雪恥。”

中山王姿見兩方爭吵不下,頭痛不已,厲聲道:“你們不要吵了。寡人心意已決,務須多說。”

公子尚揚聲道:“王上,請三思。”

“你是寡人的弟弟,也是先王之子。你身上也留有先祖的血液。寡人逃亡齊國,向齊國求助。”中山王姿諄諄教導,“寡人不在國中這段時間。無論大小事物,由你裁決。你可代行寡人的權利。”

公子尚道:“王上…”

中山王姿截斷道:“寡人的江山就拜託你了。”

公子尚見中山王姿心意已決,難以改變他的想法,說再多也沒用,領命道:“王上親自前往齊國求援,臣願領兵爲王上殺出一條血路。”

公子尚率領僅存的甲衣之士趁着夜色,與趙軍交戰。中山王姿在混戰之中,攜帶陰後、江姬、陰簡公、田簡等十幾名大臣以及五千將士向東而逃。

中山國戰力大增,宛如猛獸最後的掙扎。趙雍調遣重兵,親自督戰。

石樓、孫潛、季剜正在酣戰之中,忽然有將士來報,“石將軍,有大量的軍力,向東而逃。”

石樓果斷下令,追擊這支逃跑的中山軍。

中山王姿奪路而逃,走出十里,便聽見追兵之音。

孫潛大呼道:“中山小兒,你父親聽信讒言,亂殺忠臣良將。今日,我便爲父兄報仇。”

陰簡公高喝道:“王上先走。末將殿後。”

陰簡公率領一千將士,折返與趙軍交戰。

中山王姿繼續往前逃命,漸漸地聽不見身後追兵的聲音,大笑道:“寡人總算死裡逃生了。”

突然間,火光昭耀天地。

一人怒喊道:“中山小兒,你可還記得我嗎?”

中山王姿藉助微弱地火光看去,怒喊道:“季剜,寡人不曾虧待你,你爲何要殺寡人。”

季剜長笑道:“我父親統領南疆與趙國作戰,一心爲國。而你,聽信讒言,竟然冤殺了我父親。今日,我要爲父親報仇。”

中山王姿大罵道:“你父親深受國恩,而不知報效寡人。卻倚仗軍功,脅迫寡人,還殘殺忠臣。寡人殺他以正天道,何錯之有。”

“我父親要反你。你豈能殺得了他。”季剜怒罵道:“中山小兒,你落得如此下場,乃咎由自取。中山小兒,休要走,還我父親命來。”

季剜衝了過來,直取中山王姿的性命。田簡見狀,擋在中山王姿前面,大喊道:“王上快走。”

中山王姿嚇得肝膽俱裂,嚷道:“快走。”

中山王姿狼狽不堪的逃跑,身邊的大臣和將士越來越少。這時,中山王姿一路東跑,來到滹沱河岸邊,見無路可走,嘆道:“我命休矣。”

忽聞,後面的追兵越來越近。

少傾,趙國追兵趕來。

石樓喊道:“王上,投降吧!”

中山王姿哭泣道:“石老將軍,寡人不曾虧待你。你就不能放寡人一條生路。”

石虎嚷道:“石老將軍,不能放他走。趙君得知此事,我們如何交代。”

石豹也道:“來人,給我殺了中山小兒。”

石龍也道:“中山王,你也是熱血男兒,拔出長劍,爲了你的尊嚴而戰。”

一路東跑,中山王姿早已經肝膽盡裂,哪有勇氣與之交戰,開口求饒道:“石老將軍,我父王是如何對你的,你難道忘了嗎?”

石樓惦記着先王的恩德,在看着眼前可憐的中山王姿等一行人。殺了他們,勝之不武,於心又不忍,閉目揮手道:“石氏一族,深受先王的恩情。他也不曾負我們。讓他走吧!出了什麼事,我一人承擔。”

石樓在這些人之中也很高的威望,他一開口,衆人也不在說話。

石樓重情重義、一諾千金。中山王姿見他發話,自然是不會殺他,也不會活捉他回去邀功。但,石樓身邊的將士,他拿捏不準。中山王姿也害怕出現變故,嚇得落荒而逃。

天色漸明,中山王姿總算擺脫了趙軍追兵。中山王姿出逃時,五千軍力。此刻,身邊的軍力不足百人。一夜之間,他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王,跌落成亡命之徒。

中山王姿大哭道:“南有季,北有樂。若非寡人自毀長城,怎會落得如此。”

中山王姿唏噓不已,淚如雨下。忽然見軍中有兩名滿身傷痕地將士,問道:“你們爲了寡人,可曾後悔。”

“末將的父親因反對司馬相儒學之策,被先王下獄。若不是王上的一壺熟食,救了我父親。我父親就餓死牢中。王上繼位,大赦天下。我父親被放了出來,還得以洗刷冤屈。”那人眼角有些淚痕,“我父親臨死前說王上若有難,要我們以死相報。我們護送王上出逃,正是爲了履行父親的承諾。”

中山王姿,仰天長嘆道:“寡人因杯羹亡國,因一壺熟食而得忠義之士。施與不在多少,仇怨不在深淺。寡人明白這句話時,悔之晚矣。”

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三十九章 迷霧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晉撤軍,義渠再起風雲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八十四章 期許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三十七章 臨別寄語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主父咸陽議天下(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陽,定三川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二百二十九章 趙國五使入諸侯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七章 韓候康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國諸公子之亂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五十七章 合縱諸侯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三百六十六章 寂寞沙丘冷(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十八章 太傅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國,我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山王姿迎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三百零二章 楚太子質於齊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主父咸陽議天下(上)第二百五十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武卒對戰秦銳士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十六章 折衝樽俎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