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王炸組合

第244章 王炸組合

年關時節,諸葛亮不好好的在成都呆着等休沐放假,居然親自跑到魚復來,找張溪談心。

目標很明確——紙。

但來的不巧,張溪這會兒沒啥心思招待諸葛亮,因爲他媳婦兒,孫尚香的預產期快到了。

張溪現在挺緊張的。

小暄暄出生的時候,張溪不在孫尚香身邊,後來孫尚香沒少拿這事兒擠兌張溪,張溪也能理解。

當時的孫尚香是第一次生產,內心應該是很彷徨無助的,偏偏這時候張溪不在,連個捱罵的人都沒有,孫尚香能扛過來,對少也算是她堅強的表現了。

所以這次嘛,張溪真的很想多陪陪孫尚香,陪着她生產。

然後就被孫尚香給推着出去,找諸葛亮了。

現在的孫尚香可是一家主母,很要面子的。

自家夫君不理國事,就呆在後院陪着妻妾,這要是傳出去,像什麼樣?!

以張溪現在的社會地位,不會有人說張溪是胸無大志,只會有人說他孫尚香治家無方,以“腰”法迷惑夫君,不夠賢良淑德。

自家好閨蜜步練師,爲了幫助夫君穩定益州局勢,都能親自做媒,讓劉備納益州吳氏女爲側室呢,自己可不能讓閨蜜給比下去了。

再說了,又不是這兩天就要生產,醫者說還有半個月呢,至於嘛。

張溪就這樣,很不情願的來見了諸葛亮。

諸葛亮也是拿這貨沒辦法。

有時候吧,張溪這個人是非常睿智,有先見之明的,但有時候吧,諸葛亮都恨不得把這傢伙拎到角落裡訓一頓——分不清輕重啊。

你媳婦生孩子,跟紙張能造成的震動比起來,哪個重要?!

但諸葛亮知道,這貨大概率會說他媳婦兒重要算了,跟他生不起這個氣。

還是說正事兒吧。

諸葛亮這次扔下公務,從成都跑來魚復,就是爲了這個紙張的事情而來。

這個事情麻煩,但同樣的,也是劉備集團的一個機遇。

諸葛亮作爲世家出身,自然知道世家對紙張的態度,同時也更清楚,世家在這件事情上,可能會有的反應。

諸葛亮怕張溪一時不慎,鬧出不可挽回的錯事,因此纔在跟劉備商量完畢後,緊趕慢趕的跑來魚復,問清楚這裡面的原委。

張溪明白了諸葛亮的來意後,先帶着諸葛亮參觀了一下造紙作坊。

諸葛亮眼睛都直了。

雖然諸葛亮也知道,蔡侯造紙用的是麻料,已經是用料相當便宜的了,但.用竹子造紙?!

這年頭的巴蜀地區,竹子到處都是,這玩意兒一年就能長成一片,那原材料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再看看其他的材料,草木灰這東西也是到處都有,樹皮草莖滿山都有,唯一比較耗成本的東西大概就是用來燒竹的木炭,但那玩意兒的成本也高不到哪兒去。

倒是製作週期是個麻煩的事兒,浸泡竹子的時間至少要三個月,長一點的要半年以上,所以現在張溪這邊能造出來的紙張數量也不多。

但這個就不是問題,只要一直浸泡着竹子,那麼半年後不就可以持續生產了麼?!

用這種方式造出來的紙張諸葛亮都不敢想,將來巴蜀大地會發生什麼樣的變革。

參觀完造紙作坊後,諸葛亮的第一反應就是叫人去給陳到傳令,讓他調派士卒對造紙作坊進行全方位的防護,除了張溪,諸葛亮外,其他人沒有劉備的手令,任何人不準出入。

造紙的工匠們也不要到處亂走了,在作坊附近給他們造房子,暫時先安頓下來,等到事情解決後,再決定這些人的歸屬。

做完這些後,諸葛亮開始對着張溪一頓噴。

其實張溪也不是沒有概念,他還是做了一些防護措施的。

但這麼重要的地方,你就派了幾十個郡兵守衛?!

郡兵啊,那基本都是當地人吶,誰沒個三姑六婆,親戚朋友的,誰又能保證這些人跟本地世家沒有牽連的?!

也就是自己來的及時,不然這個造紙工藝,恐怕早晚要流落到民間去,被世家大族們掌控。

諸葛亮還指望着用這個造紙術,鞏固劉備在益州的統治呢。

張溪一開始也沒意識到諸葛亮這麼慎重的原因,但隨後,諸葛亮把他和劉備商量的結果,跟張溪說了一下。

造紙術這個東西,現在並不是傳到民間去的好時機。

現在的世家力量太大了,你強行推廣造紙術,就等於是在剝奪世家的經義解釋權和話語權,把世家從超然的地位上拉下來,讓他們變成普通的地主階級這些世家是不會坐以待斃的。

諸葛亮是世家,所以他非常瞭解世家,很清楚這麼做的後果。

但紙張這個東西,一旦推廣開來,是有利於劉備擴大人才庫,收穫寒門和百姓人心的東西,所以推廣肯定是要推廣的,不能守着寶山餓死。

這事兒,諸葛亮和劉備商量下來,絕對還是要慎重,不能一下子鋪開,只能有限度的推廣紙張。

不能急躁,應該一步一步的來,慢慢的推廣,在讓世家能接受的同時,一點點的挖世家的牆角,慢慢的削弱世家的影響力。

所以諸葛亮的意思是,從世家中挑選個別好控制的,讓他們代爲發行紙張,這樣在轉移矛盾的同時,劉備集團也可以退居幕後,不會正面吸引仇恨。

至於世家是不是會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劉備,這個諸葛亮不擔心。

這年頭的世家,整體力量確實強大,但從來都不是一塊鐵板,同郡世家之間,都有着不小的矛盾。

再加上諸葛亮知道世家的做派,只要能讓家族獲利,哪怕是蠻夷他們也會爭相效力,但如果不能給世家帶來好處,那麼即使伱是再造大漢的光武帝,他們也會把你拉下龍椅。

光武皇帝可以靠拉一派打一派的方法解決度田事件,現在諸葛亮不過是效仿先例而已。

至於寒門和百姓.諸葛亮也沒辦法,只能一點一點的來,等到劉備匡扶漢室,穩定天下格局後,再想辦法照顧他們。

畢竟這事兒不是糧食,缺了也不會死,優先級自然就調後了。

跟張溪解釋完這些後,諸葛亮這才傳達了劉備的命令——造紙術及工匠等,全部遷移到成都,在劉備沒有決策前,巴東郡不得擅自推廣造紙術。

如果沒有前面的這些解釋,諸葛亮怕張溪心裡有疙瘩,現在解釋完了,諸葛亮等着張溪的反應。

張溪的反應嘛他把雕版印刷術給拿出來了。

雕版印刷術真不是啥有難度的技術,陰刻陽刻這些東西,這年頭的碑文上就應用了,甚至有些經典就是刻在碑上的,還會有人專門刷墨去拓印下來,用於學習。

所以張溪是真心覺得奇怪,怎麼就沒人從碑拓上,聯想到雕版印刷呢?!

然後張溪就想明白了——這年頭能用紙張去印碑拓的人,特麼都是一些豪門世家。

這幫人能給你發明出雕版印刷術出來?!

百姓和寒門士子就算想到了這個方法,但找不到合適的紙張,誰還會費勁去研究什麼雕版印刷?!

所以嘛,張溪在研究出能用的造紙術之後,立刻就把這個雕版印刷術給弄出來了。

雕刻不難,唯一麻煩的是墨.要在紙張上印刷,現在的松煙墨都不太好用,得用油墨。

張溪手上沒有這方面的制墨工匠,正尋思着,是不是再問江東那邊要點制墨匠人呢。

諸葛亮表示,我主劉皇叔橫跨荊益二州,還缺你那點制墨的工匠?!還需要問江東孫權要?!

不就是往墨水裡摻雜膏油麼,只要有了這個思路,諸葛亮相信總有匠人能找到合適的印刷用墨的。

至於這個雕版印刷術,跟造紙術一樣,全部收歸成都,巴東郡不得擅自推廣。

這個張元長.果然真的就不能讓他閒着,閒着容易出大事兒。

但這種大事.果然還是讓他繼續閒着比較好。

諸葛亮是什麼人,還能看不出這個雕版印刷術就是配合紙張,跟世家爭奪經典註釋權的利器。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但凡世家的力量弱一些,諸葛亮都有心強行推廣了.可惜,不行,這年頭世家的力量真不是吹的。

有錢,有糧,有地,有人口,有聲望,還掌握了民間輿論.根本就是鬆散的小諸侯,鬧起事情來,後果真的很嚴重的。

具體什麼後果,可以參考涼州豪強是怎麼聯手坑手握重兵的馬超的。

神威天將軍在涼州都混不下去,不得不帶領部衆投奔劉備,現在世家如果真的要聯合造反,那問題真的是大了去了。

諸葛亮也是無奈,但沒辦法,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現狀,要改變,得慢慢來。

起碼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手段了,可以從世家那邊慢慢的撬開一個口子,而這個紙張和印刷術,就是撬開口子的利器。

不得不說,紙張和印刷術真的是相輔相成的好東西,這個張元長果然才思敏捷,能搞出.嗯?!好像有哪裡不對?!

諸葛亮很敏銳的察覺到了張溪這套組合拳的異常點。

張元長會造紙倒是不算特別稀奇,畢竟東萊那邊的左伯也曾經造出左伯紙,可能是張溪看到了紙張的好處,讓匠人們專門研究的。

但張溪造完紙之後,立刻就把印刷術給弄出來了不對,這小子肯定是早有預謀,不然不可能這麼快的就搞出跟紙張完美搭配的印刷術出來。

諸葛亮一想到這兒,立刻打起了精神,逼問起張溪來。

然後吧,張溪就搶了他徒弟的成語,期期艾艾的告訴諸葛亮,自己這段時間,琢磨出了一個人才選拔制度——科舉制。

你看哈,紙張有了,造紙術也有了,那科舉這個東西,不是應該隨之而誕生了麼?!

可諸葛亮聽完後,頓時不僅覺得牙疼,他還頭疼。

這個張元長.要不讓他回家陪老婆算了?!

(本章完)

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925章 誤會第959章 中計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1136章 出賣第606章 回軍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908章 請帖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840章 潰逃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665章 突圍第118章 苦肉計第915章 增援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503章 誰謹慎?!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056章 水戰(四)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166章 暴露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547章 逃命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25章 徐庶第72章 軍械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1013章 交鋒第1005章 勸降第80章 水戰第831章 議策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118章 苦肉計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204章 猶豫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619章 誤判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93章 投石機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430章 任免第297章 不合第902章 折中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211章 豪賭第354章 曹操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43章 龐統第757章 離間計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183章 秋收第1136章 出賣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502章 重想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883章 嚇退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483章 賈詡之計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812章 擊潰第263章 忙碌第686章 公平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80章 迎親第883章 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