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成都述職

第247章 成都述職

在東漢末年當鹹魚,很容易最後鹹死了自己都不知道。

這是一個亂世,你方唱罷我登場,所謂的太守郡守,都不過是亂世中的一條人命而已。

哪怕到了張溪這個位置,恐怕也不見的有什麼好結果,畢竟這年頭太守或者都督陣亡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鹹魚是不能當的。

可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了,劉備親自出面來跟你解釋任命理由,相當於是主公承認這次是委屈你了,那做屬下的,難道還要坐地起價麼?!

再一個.南郡那地方,張溪真的不放心。

公安和武陵兩個地方,分別是文聘和徐庶,看守長江要道,看似穩妥,但實際還是有隱患的。

徐庶的才智不差,這幾年也有治政一方的經驗,但終究領兵經驗太少,只有上次荊南之戰時,領兵救援湘潭的作戰經驗。

對付一下呂蒙,可能問題不大,但如果呂蒙和周瑜一起上,張溪真不放心。

而文聘嘛,智勇雙全,對付一下孫十萬,應該是遊刃有餘,但面對呂蒙和周瑜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是有完全的把握。

更何況,東吳還有一個魯肅呢,如果魯肅到那個時候依然活着,而他也參與到背刺荊州的戰鬥中來,那事情就更麻煩了。

不是不可能的,魯肅這個人雖然主張孫劉聯盟,但孫權進兵荊南的時候,魯肅也沒有攔住,後來談判的時候,魯肅也是寸步不讓。

換句話說,如果魯肅覺得全取荊州對江東是利大於弊的,他也不會去堅守什麼孫劉同盟。

所以南郡太守.其實也不算差。

如果將來關羽還是按照歷史線的那樣,發動襄樊之戰,那麼江陵這地方,是絕對不能不留人的,更不可能把這活交給糜芳這個潛在的二五仔。

所以,張溪接受了這個任命。

但張溪也有條件。

如果可以的話,張溪打算把李球和張嶷也帶去江陵,做自己的屬官。

李球和張嶷兩個人,是張溪親自徵辟的,在二元君主制下,他們其實可以算是張溪的臣屬,也可以算是劉備的臣屬,就看兩個人怎麼選了。

劉備同意了張溪的要求,同時也派人去徵求李球和張嶷兩個人的建議。

這一來一回需要時間,而且張溪難得回一趟成都,劉備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跟張溪詳談,因此,張溪並不會立刻前往江陵上任,而是在成都住下了。

住在諸葛亮的府邸裡了,誰讓這傢伙房子挺大,家裡就兩口子外加一些僕人呢。

這也是張溪第一次,正式的見到諸葛亮的媳婦兒這個死魚頭,到處跟人說自己媳婦長的醜,根本就是別有用心。

這叫長得醜麼?!

除了稍微黑了點,那個身材,那個聲音,那個好吧,不能那個啥了,再那個啥,孫尚香要殺人了。

真的,就是好奇嘛張溪回到自己房間後,再三跟孫尚香解釋,真就只是好奇。

在荊襄那會兒,大家都說諸葛亮的媳婦兒又黑又醜的,今天第一次見,因爲高出預期太多,所以驚訝了一下,絕對不是見色起意。

而孫尚香呢,很容易的就相信了張溪的話。

倒不是孫尚香變得好哄了,而是在孫尚香眼裡,黃月英確實算不上漂亮。

皮膚黢黑,頭髮發黃乾枯,五官只能說是周正,絕對算不上漂亮跟自己比起來,估計也就是身材比自己好這一點吧。

但孫尚香表示,這只是生孩子的後遺症而已,等過上幾個月,小正兒斷奶了,那時候孫尚香就一定會把身材鍛鍊回來的。

再說了,張溪要是好色的話,完全可以去找小八嘛,小八的身材一直保持的很好,又年輕,又膚白貌美的,張溪放着這樣的妾室不看,看人家黃月英幹啥嘛。

所以嘛,孫尚香真沒這個閒工夫跟張溪生氣,有這個閒心,還不如逗弄一下小寶呢。

嗯,就是小食鐵獸,孫尚香給它取名叫小寶來着。

真的,有那麼一瞬間,張溪懷疑孫尚香也是起名無能星人她的黑馬叫小紅,養個熊貓叫小寶,這能是會取名字的人乾的事兒?!

但不管怎麼說吧,張溪暫時在諸葛亮的府邸裡住下了。

諸葛亮和張溪日常都是去劉備的益州牧府商議正事兒,商談紙張發行和代理的問題,而孫尚香和黃月英,則在諸葛亮的家裡,兩個人交上了朋友。

意外的,孫尚香跟黃月英挺合得來的。

兩人牽線的機緣是小寶。

某天,吃飽喝足了的小寶爬到窗臺上曬太陽,懶洋洋的樣子一下子就俘獲了黃月英的心。

但小寶不理黃月英。

熊貓就是如此,習慣了一個人的味道後,它們不會輕易接受另一個人的味道,所以黃月英根本沒法讓小寶接受她。

然後吧,聰明的黃月英就通過跟孫尚香交好關係,一步一步的接近小寶。

雖然黃月英交好孫尚香的目的不純,但兩個人交談下來卻發現,互相都挺對胃口的。

兩個人都不是那種依賴夫君的人,也都有各自的追求。

孫尚香除了騎馬打獵外,最大的理想就是成爲一個合格的主母,而黃月英,她除了當主母外,最大的愛好就是鑽在典籍裡,試圖復原一些早已失傳的東西。

兩人的理想雖然不同,但對於自家夫君的態度,都是出奇的一致.支持,但不依賴。

這纔是兩個人能交流下去的關鍵。

黃月英帶着孫尚香觀看她復原的一些東西,而孫尚香也向黃月英請教,管理一個家族的經驗。

當然,兩個人共同的愛好,就是逗弄小寶,看着小寶翻滾取樂。

有時候諸葛亮和張溪都不太能理解,怎麼這兩位,還能互相交上朋友的,明明興趣愛好完全不同的啊。

但.不是壞事。

在成都大概等了一個月,張溪終於等來了李球和張嶷二人,兩個人都決定,跟隨張溪前往江陵。

畢竟兩個人都是張溪徵辟入仕的,現在張溪希望他們兩個人跟隨,他們不是不能拒絕,只是拒絕了之後,名聲會有些不好聽。

其中李球更看重的是這方面的名聲,而張嶷並不是。

張嶷是寒門出身,他雖然藉着交好李球的關係被推薦當官,但真正用他的人是張溪,給他機會帶兵的也是張溪,所以張嶷對張溪是很感激的,張溪要去江陵,還點名要他跟隨,他當然是二話不說的同意了。

因此,兩個人交割了巴東郡的職務後,就趕到了成都,匯合了張溪。

這時候劉備也把一些事情準備的差不多了,也就沒有繼續挽留張溪,並且親自送張溪出城門,送他去江陵上任。

一方太守而已,當主君的親自送,而且還送出了成都大門,由此可見張溪在劉備心中的位置。

再加上知道內情的人都明白,張溪這次調任江陵,更多是去躲災的,一方面是劉備對他的保護,同時也是劉備欠下了張溪的情,早晚有一天,這個人情是要還回來的。

到那時候,張溪絕對不止是一郡太守,一方總督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不管是諸葛亮,法正,龐統這些真心來送的,還是許靖,秦宓,楊洪,吳懿這樣爲了混交情來送的,張溪的上任送行人數,簡直是創紀錄了。

而張溪呢,帶上自己的一家人,外加李球和張嶷二人,一起前往江陵上任。

順帶一提,小寶留在了諸葛亮的家裡。

孫尚香本來想帶着小寶一起去江陵的,但張溪費力的勸說,告訴孫尚香,只有在巴蜀之地,這隻小東西纔有活下來的可能,要是去了江陵,它會水土不服的。

吃就是個大問題,江陵那邊雖然也有竹子,但跟四川的竹子品種是不一樣的,熊貓吃的不順口,會餓死的。

再一個,這一路上顛簸的,又要坐船,萬一小傢伙暈船得病啥的,可咋整?!

所以孫尚香雖然捨不得,但還是把小寶交給了黃月英照顧,也好在一個月的時間,小寶也已經習慣了黃月英的味道,不會因爲孫尚香走了就覺得不適應。

就這樣,張溪帶着一羣人,浩浩蕩蕩的從成都出發,回巴東郡的魚復,從那裡坐船,順流而下,在八月中旬,抵達了公安。

先跟文聘打了個招呼,然後按照劉備的命令,去看望了一下寄居在這裡的劉璋,以及依然忠心守衛着劉璋的張任。

劉璋的小日子其實過的不錯。

劉備沒有剋扣屬於劉璋的財物,並且生怕招人罵,在公安安置了劉璋之後,還給劉璋劃撥了一千頃的田地,許他自己招募流民耕種,而且這些田地有特例,不需要交稅。

所以劉璋雖然沒有了權利,但小日子是過的真不錯,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南郡的首富。

當然,這只是爲了讓劉璋安分守己,如果劉璋有什麼異動,要利用耕種的流民做點什麼的話,文聘可不會對劉璋客氣什麼。

劉璋自己也知道這點,所以他雖然不甘心,但絕對不敢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出來,看到張溪來看望他,還非常熱情的招待了張溪。

一頓宴席招待之後,劉璋突然的對張溪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公義正值壯年,亦治軍有方,豈可隨吾這塊朽木共腐。”劉璋對着張溪,拱手說道,“今璋有一不情之請,還請將軍徵辟公義爲將,許其建功立業,封妻廕子。”

說完,劉璋起身,要對張溪跪拜。

張溪趕緊的扶住.好傢伙,真不敢讓伱拜,回頭傳出去,不知道的還以爲我是劉備派來逼迫你的呢。

可劉璋的要求,張溪也不能輕易答應啊。

張任陪同劉璋隱居公安,一方面是因爲張任忠心,另一方面,劉備也是要留着張任,告訴世人自己沒有虧待劉璋。

如果張溪來拜訪一次劉璋,結果帶走了張任.世人會怎麼想?!

(本章完)

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354章 曹操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59章 諸葛出山第934章 誘敵第77章 練兵衝突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91章 準備退路第214章 勸降?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407章 詐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620章 潰敗第430章 任免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870章 夜襲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486章 衆議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70章 江夏太守第486章 衆議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956章 影響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143章 龐統第143章 龐統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10章 新年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644章 議事(一)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808章 添油第1228章 練兵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96章 周瑜退兵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606章 回軍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267章第142章 分地盤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32章 江夏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934章 誘敵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586章 險計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324章 激將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704章 挑明第817章 關中亂戰第828章 潼關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