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私宴交談

第248章 私宴交談

張溪真不想收張任,這麼做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劉備取益州,已經讓自己的名聲有損了,所以劉璋退位後的生活,劉備必須好好的對待,張任願意陪着劉璋,劉備反而是比較期許的。

有些名聲上的事兒,有總比沒有好。

但現在的情況是,劉璋主動提出要讓張任入仕,張溪也沒有正經理由拒絕劉璋。

“公義將軍忠勇,昔日雒城之下亦不得降,只願朝夕相伴季玉公,此事.公義必不應也。”

張溪只能拿張任忠義無雙,必不肯擅離劉璋作爲藉口,勸阻劉璋。

結果劉璋就叫來了張任,以主公的名義要求張任出仕劉備.雖然出仕後,張任的主公可就不是劉璋了,但劉璋還是這麼做了。

張任當然不願意啊,他得看護好劉璋。

如果沒有自己看護,萬一劉備這個人背信棄義,派人暗殺了劉璋可怎麼辦?!

劉璋給氣的,心說劉備真要暗殺我,就靠你一個人,攔得住什麼?!

劉備把張任留在自己身邊的心思,劉璋怎麼可能不知道,好歹也曾經是一方之主的。

確實,這幾年劉備需要張任這個人證,證明劉備不曾虧待劉璋。

但過幾年呢?!等劉備徹底掌控了蜀地之後呢?!

反正劉璋是不覺得,那時候劉備還會放過自己,給自己弄個什麼“病故”啥的,太正常不過了。

所以張任留在自己身邊,其實並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危。

倒不如你出仕劉備,我身邊沒有自己人了,這樣劉備反而能對我安心。

如果張任還能在劉備的帳下建功立業,那麼張任的地位越高,劉備方面就越要投鼠忌器,擔心張任的反應,他劉璋反而越安全。

這些話,不好當着張溪的面說,所以劉璋就拉着張任去了後堂,兩個人嘀嘀咕咕了好久,出來後,張任就不反對出仕了。

張溪能說啥?!

難道說自己看不上張任那兩下子?!

說真的,張溪確實看不上張任那兩下子。

這個張任,不是演義線的張任。

演義線的張任,那是把劉備按在地上摩擦,順便射死了龐統的名將。

但這位,是歷史線的張任,他是負責被劉備按在地上摩擦的貨。

但不管這個張任的水平怎麼樣吧,話都到這個份上了,張溪只能先答應了下來。

先收下,等帶着張任到江陵見了關羽,讓關羽給張任任命好了。

反正時間也不長,從公安過江就是江陵,大概也就是五六天的路程。

到了江陵,孫尚香帶家屬從人前往新設立的南郡太守府收拾屋子,而張溪這帶着張嶷,李球,張任三人,去見了關羽。

張嶷,李球是張溪帶來的人,自然由張溪負責給他們安排職位,這方面關羽是不能插手的,理論上講,兩個人的官位是平級的。

而張任嘛,關羽看着別提多順眼了,當場任命張任爲裨將軍,歸公安守將文聘指揮。

關羽本身只是蕩寇將軍,他能一上來就任命張任爲裨將軍,已經是格外看重張任了。

之後的安排也是非常的貼心,知道張任忠心,既然劉璋現在住在公安,那就讓張任去文聘那邊當將軍,也能讓張任盡心盡力一些。

誰讓張任忠義呢,關羽就喜歡這樣的人.有沒有本事咱們可以另說,但忠心絕對是這個時代最難得的品質。

關羽也不擔心張任當了將軍,就會策應劉璋做什麼,一方面有文聘看着,另一方面,張任既然能對劉璋這麼忠心,那對待自己的職位和新主公,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畢竟這次出仕,張任的主公就不再是劉璋了,而是劉備了。

至於張溪嘛.關羽在見完張任,李球,張嶷三人後,專門留張溪在關府過夜,順便商談一些公務。

主要是劃清楚兩個人之間的職權界限,省的將來互相之間有嫌隙,提前說好比較好。

當然,這些事兒就不要讓不相干的人蔘與了,屬於關羽和張溪兩個人關起門互相商量決定的事兒。

因此,關羽是專門把張溪請到了後院,擺下了酒宴,兩個人邊喝酒,邊談這事兒。

張溪對此倒是沒有什麼異議。

但聊着聊着把,張溪發現,好像關羽和他,兩個人對權責這塊,理解的有點出入。

嗯,不是什麼大的分歧,只是有一點小小的出入。

關羽認爲自己雖然只是襄陽太守的官職,但他受劉備所託,有總督荊州的職能,又鎮守在江陵,因此以江陵爲中心的南郡大小事務,都應該聽他的。

至於張溪,因爲有劉備的親筆信解釋原委,關羽也願意讓出一部分的職權,就讓張溪負責南郡的政務好了。

比如說春耕秋收啦,收糧徵稅啦,興修水利啦,安撫百姓啦,修補城牆啦大概就這些。

簡單來說,關羽的意思就是他負責軍務,而張溪負責南郡的政務。

張溪原則上是不反對這麼分配,但有一點.他是南郡太守,那麼南郡的兵馬,他至少要有名義上的掌控權。

關羽作爲總督荊州的鎮守將軍,確實是可以隨時調動南郡的兵馬,但是必須行文告知。

這是原則性的問題。

一郡太守是軍政皆管的,而關羽總督荊州這件事,雖然也是事實,但還是得按照規矩來辦。

關羽要調武陵和零陵兩郡的兵馬北上,不一樣要行文給徐庶和潘濬,他們倆是有知情權的。

因此,張溪要求關羽也給與自己這樣的尊重。

這只是一個尊重而已,關羽總督荊州,真要調兵,誰也不可能攔着。

可關羽覺得這就是多此一舉。

他人就在江陵啊,又不像武陵和零陵那樣在荊南,來回傳令和一紙公文的效果是一樣的。

再一個,平日裡南郡的兵馬都歸關羽管,也都是關羽在負責操練的,就算現在有了張溪這個南郡太守了,但士兵還是聽他的啊,何必過這一道手呢?!

然後張溪不得不解釋,這是程序問題,同時也是爲了關羽着想.州牧越過太守調兵,朝廷會怎麼想?!

雖然知道關羽跟劉備之間的關係非常親密,也知道劉備異常信任關羽,但劉備畢竟在成都,從江陵去一趟成都也不容易,何必給小人把柄和藉口呢?!

關羽頓時沉默不語,不再在這個方面跟張溪糾纏了。

而張溪也鬆了一口氣要這個兵權,真不是張溪要跟關羽作對,主要是爲了以防萬一。

歷史線上,關羽失荊州不是大意,公安,江陵兩個地方,他是安排了人守衛的,而且人數都在萬人左右,真不算大意。

這次關羽丟荊州,是真的被背刺,也沒想到士仁這個劉備集團元老,糜芳這個劉備的小舅子,居然會這麼幹脆的投降江東,一點反應時間都不給他.士仁還能說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但糜芳這個就真的無法理解了。

而且呂蒙這個人,拋開戰略眼光不提,光說這次白衣渡江,僅靠一些僞裝就破了關羽的沿江防禦措施,只靠一封信和一張嘴就說降了士仁和糜芳,後來也是實打實的用自己的指揮才能把關羽給堵死在臨沮,最後擒獲關羽的。

但演義線上的關羽,自負的真就跟白癡差不多,而呂蒙也跟僥倖成功的小人一樣。

張溪要這個兵權,就是爲了防止萬一關羽腦子一熱走演義線,那樣的話,張溪手裡有兵權,起碼可以堅守江陵城,爲關羽回軍爭取時間。

現在關羽讓步,張溪自然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趕緊的見好就收。

再之後,兩個人一邊喝酒,一邊討論了一些事情,不僅僅有成都中的一些政務策略,也談到了劉備取益州時候的一些戰事,最後扯東扯西的,也不知道怎麼就聊到馬超的事情上去了。

關羽想問問張溪,馬超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畢竟張溪是在成都城下見過馬超的。

關羽真就是純好奇,畢竟西涼錦馬超的威名,二爺也是聽說過的,想聽張溪講述一下這位到底是何等神采之人。

可張溪喝了點酒,再加上從上輩子開始就對馬超看不起,所以開始叨叨起來。

在張溪看來,關羽問這個問題就缺心眼。

你關羽是誰啊,劉備的義兄弟,被曹操擒獲後雖然投降了,但一聽說劉備的消息,立刻掛印封金的前來投奔。

可馬超呢?!

頂着伏波將軍馬援之後的名頭,名家出身,結果造反害死自己老爸,允降又殺降的害死老婆孩子就這貨,縱使再勇猛,伱關羽跟他比,那不是跌份麼?!

關羽聽了張溪對馬超的評述後,非常慶幸現在已經是晚上了,而且兩人是關起門來喝酒聊天說的這事兒,現場連關平都不在.不然張溪這個評價要是傳出去了,那馬超不得恨死張溪啊。

趕緊訓斥一下張溪,告誡他不可酒後無德亂說話,然後.輕飄飄的把這個話題給滑過去了。

有時候吧,關羽也真的是拿張溪沒辦法。

因爲早期張溪一直是跟寇封,關平一起廝混,所以關羽在心裡,一直是把張溪當成子侄輩看待的。

哪怕張溪在巴東郡設伏擊敗夏侯淵,關羽說起這個事兒來,也是用來告誡,激勵關平的,不是當成同僚獲得了多大的成績來肯定的。

大概也跟二爺覺得擊敗個夏侯淵不算什麼了不起的戰績有關吧

但二爺可以這麼覺得,那是因爲他是二爺。

其他人要是真的覺得夏侯淵不是啥厲害角色,那真的就是腦抽抽了.反正關平是不會覺得夏侯淵是弱雞的。

總之吧,二爺是把張溪當成晚輩看的,而馬超呢,二爺眼裡馬超是名家出身,又曾經是一方諸侯,應該是跟自己平輩的.晚輩這麼評價長輩,總是不好的。

但馬超這個長輩,張溪這個晚輩,二爺還是知道誰更親的,所以嘛,二爺雖然訓斥了張溪,但給的定義就是酒後亂說話,將來真要傳出去,他二爺作證,張溪只是喝多了胡咧咧,你馬超難道還要跟一個晚輩計較不成?!

總體來說,關羽還是護着張溪的,看着張溪喝的有點多,開始胡咧咧了,趕緊叫來關平,安排房間給張溪,讓他好好的休息。

等明天酒醒了,就給送回自己家去。

再然後,讓張溪休息三天,三天後,正式上任。

(本章完)

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267章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46章 家內瑣事第865章 戰後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251章 調人第225章 處置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621章 跑了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1020章 兜圈子第131章 攻城(二)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1051章 戰略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46章 回府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302章 于禁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942章 守關第539章 追擊夏侯楙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367章 花關索第984章 聯姻第478章 爭論第25章 徐庶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394章 矛盾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1184章 急襲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534章 陳倉道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478章 爭論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1184章 急襲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650章 大雪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1192章 中計了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242章 楊儀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264章 再見面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1209章 變數第938章 求戰第584章 失敗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696章 合議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553章 調兵第626章 敗退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1030章 另一路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97章 法正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