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

臨近年節,整個開封城都洋溢在歡樂的氣氛中。

趙禎輕車簡從,沒有帶他那龐大的儀仗,僅帶了兩個小黃門,和殿前司的日常當值衛士,由御街出了南薰門,渡過汴河浮橋,來到萬勝門外的永寧侯府。

迎接皇上,應當迎出多少路程,什麼禮儀,都是不能馬虎的。早有宮裡的禮官到了徐平府上,把這些禮儀詳細講解,並隨時跟在身邊指導。

徐平一家把皇上趙禎迎進侯府,謝恩見駕,各種繁瑣的禮儀。諸般罷了,行禮受禮的都出了一口氣,衆人移到徐府的後園。

徐正雖然是一家之長,到底身份低微,近距離跟皇上接觸一次就已經不得了,足夠他跟前殿上朝的那班同僚吹噓很久。趙禎向徐正夫妻賞了宮裡帶出來的一些珍稀貢物,兩夫妻便明智的退到自己院裡,不出來打擾了。

徐平覺得行禮麻煩,趙禎又何嘗不覺得麻煩。他的身邊隨時有人盯着,除了在後宮沒人管束,一旦出來,一言一行都有人告訴他不該這樣不該那樣。

今天的陽光很好,碧藍的天空萬里無雲,陽光照耀,竟然有些春天的氣息。

到了遊廊裡坐好,大家請了茶,氣氛便輕鬆下來。

今天隨行的沒有宰執大臣,只有皇上身邊的詞臣,專職和兼職的學士院人員。翰林學士馮元,兼職的有知通進銀臺司石中立,知制誥鄭向,同修起居注宋祁。這些人官職高低不等,更同的特點就是經常在皇上身邊轉悠。

用過了茶,趙禎就注意到了身邊的遊廊玻璃窗上的畫,盯着看了一會,對身邊的馮元道:“這莫不是燕學士手筆?”

幾個詞臣上來看了看,一起答道:“必然不會錯了,燕學士以詩入畫,別人縱然想學也學不來。”

說起這些就是詞臣的專長了,徐平也插不上話,讓下人上蔬果來。

一個一個盤子和精製的小籃子擺上來,徐平對趙禎道:“陛下,先用些瓜果。”

趙禎拿了一根頂花帶刺的黃瓜起來,驚奇地問道:“寒冬季節,哪裡來的胡瓜?就是夏天存下,現在也沒有這般水靈!”

其他幾個人上來,看着桌上涼拌的菠茶、苦瓜之類小菜,一如夏天的時候,都是滿面驚奇,問徐平:“這個時候,府裡從哪尋來這些鮮菜瓜果?”

徐平笑着指不遠處的暖棚:“不是外面尋來,是自己種出來的。”

一衆人這才注意到不遠處的暖棚,都好奇地起身,湊到近前去看,嘖嘖稱奇。

徐平向衆人介紹了這暖棚的原理,也說了是剛從中牟莊園裡搬到這裡來的。至於這些天天讀聖賢書的人物到底能不能聽明白,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把棚門打開,趙禎帶着一衆詞臣進了棚裡,看着滿棚的綠色,只覺得春天一下子就來了。左看右看,看個不住。

趙禎忍不住問徐平:“這還是你府裡那個巧手匠人建起來的?果然是好!寒冬季節能夠吃上一口綠菜,就是宮裡也千難萬難,不想你府裡竟然能直接種出來。”

徐平道:“陛下說的是孫七郎,這暖棚雖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也出力不少。”

“好,好,過幾日讓他玉津園裡,也一樣建一座起來。閒時種些花卉,到了冬日種些綠菜送到宮裡,改善一下口味。”

趙禎說到這裡,又看着暖棚所用的玻璃道:“你府上怎麼有這麼多這種好物?”

徐平忙道:“微臣在邕州時,見過幾個遠洋來的商人,學了這燒玻璃的法子,在自己莊裡試着燒了一些,正好用上。這幾個月燒製成功,正要上奏陛下,可在東京城裡建個專燒玻璃的場務,除了宮家使用,還能向外發賣。”

嶺南在唐時與海外貿易,確實善於燒製琉璃器,徐平的話半真半假,誰又會深究?這個時代把這種東西通稱琉璃,但也有把海外來的透明器皿稱爲玻璃的,以與國產的琉璃器相分別。方法既然來自海外,燒出來的稱爲玻璃也沒什麼。

趙禎想了一下,對徐平道:“石全彬提舉條例所,事務不多,可着他提舉措置,在京城裡設一個玻璃場。你獻此法,當別有賞賜。”

讓石全彬提舉此事正合徐平心意,自己還想着藉着官家的玻璃廢料制些奢侈品賺錢呢,熟人做事當然最方便。

看過了暖棚,徐平又稟過了燕肅的蓮花漏。有徐平說項,趙禎最終同意再給燕肅一次機會,到時指派學士參加,與司天監一起試看蓮花漏的精度。

重回遊廊坐好,僕人上了酒菜來,便就着暖棚裡摘出來的新鮮瓜果,大家邊喝酒邊說些閒話。以詩詞見長的宋祁因爲在暖棚里長了見識,還作了首詞出來。

不知不覺就不到了中午,趙禎需要歇息,徐平便引着到了後園中新建的書閣裡。

在閣子裡坐好,徐平告退。

“且慢,難得今日有暇,我們君臣便閒談幾句。”

趙禎叫住徐平,讓他在下首坐了,示意跟在身邊的小黃門到房外等着吩咐。

自從回到京城,徐平便知道這個年代除了首相,臣子其實是很難有機會跟皇上單獨相處的。他因爲李用和家的關係,算是趙禎的近臣,回京這半年來,實際上除了回京的時候入殿述職,便再沒有與皇上單獨面對面交談的機會。

單獨把自己留下來,必然是有重要事情要問,只是不知道要問什麼。

趙禎看着徐平,緩緩道:“最近呂相公和張相公說過幾次,現有茶法多有不便,要變更茶法。你任鹽鐵副使,如何看?”

聽見又是問茶法,徐平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前兩天李諮問他,他就覺得難以回答,沒想到沒過多久皇帝又問。

“稟陛下,微臣最近整理三司案卷,只是有些頭緒,事情還拿不準。茶法要不要改,如何改,現在還說不好。”

“哦,爲什麼拿不準,說來聽聽。”

徐平沉默一會,沉聲道:“因爲整理三司案卷,微臣發現,陝西以茶鹽入邊,朝廷廢錢無數。但三年來,卻無一石糧入陝西!”

第25章 廷辨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129章 刻漏社第206章 望遠鏡第18章 春忙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34章 雜事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25章 搜尋第22章 試學士院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63章 放生池第125章 歸正人第38章 統計學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20章 早朝第34章 磨鍊第29章 邕諒路第82章 祭奠續第10章 治術(一)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51章 新市場第92章 收權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16章 如和縣第97章 布衣上書第161章 開課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34章 都不可行第71章 北巡第19章 出行第155章 接風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1章 再臨鄭州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191章 反擊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57章 原則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78章 提攜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0章 詔旨回京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121章 煙花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36章 手舞足蹈第3章 人之將去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298章 夜襲第43章 重逢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01章 提舉官第1章 桂州第75章 世道變了第24章 大動作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61章 入社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36章 狂徒第148章 軟着陸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69章 山雨欲來(下)